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0933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汇管理制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外汇管理制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外汇管理制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外汇管理制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外汇管理制度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汇管理制度改革(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篇一: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与展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济和金融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中国外汇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逐步走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调节占主导的历史新阶段。在此过程中,我国的外汇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XX年全年交易额已超过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则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亿美元猛增到20XX年9月的22726亿美元,增长了14475倍。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社会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不断提升,要求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快改革,以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总的来说,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统

2、收统支、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阶段(19531978);改革开放后经济转型时期的外汇管理阶段(1979199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的外汇管理阶段(199420XX);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机制进一步完善时期的外汇管理阶段(20XX年以来)。(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与所有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面临“双缺口”的资金困境,即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大。由于经济建设资金严重匮乏,生产力相对落后,商品出口能力较弱,加之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造成我国外汇资金缺口很大,在组织进口物资及参与国际交往等方面都显得支付力量不足,对外投资

3、更是无从谈起。在这种背景下,为保证有限外汇资金的重点使用,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外汇管理体制,对外汇的收支进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行使外汇管理职责,中国银行是国家唯一的外贸外汇专业银行。简言之,企业所有的外汇收入,都必须卖给国家,需要使用外汇时,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同时,限制对外借款和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我国既无外债也无内债。国家每年制订外汇收支计划,“以收定支,以出定进”,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维护外汇收支平衡,并且实行固定汇率制,严格盯住汇率安排。(二)改革开放后经济转型时期的外汇管理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3年,对于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4、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为配合改革开放,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逐步在外汇分配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实行计划分配与市场调节并存的双轨制原则,在保留原有的计划收支制度的基础上,引入市场分配机制。为统一管理外汇,做好外汇收支的计划管理和检查监督,1979年3月,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革中国银行体制的请示报告,决定成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在汇率上,国家实行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为调剂汇率逐步发挥作用提供了基础条件。1981年1月1日,我国贸易内部结算价为1美元兑元人民币,而官方牌价为1美元兑元人民币。实际上,按照当时的官方牌价很难买到美元,造成了“有价无市”

5、的局面。此后,随着美元的不断升值,官方汇率不断贬值,直到1984年12月,官方牌价才逐渐追平了贸易内部结算价。1985年1月1日,贸易内部结算价被取消。同时,为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国家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即外汇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平衡,同时留给创汇企业一定比例的外汇,以解决进口物资所需的资金。在此基础上,国家开始建立有形的外汇调剂市场。如果企业留成的外汇有多余,可通过这个市场卖给需要用汇的企业。至此,市场机制开始被引入外汇分配领域。1985年11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了境内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至1993年底,全国陆续共成立了121个外汇调剂中心,其中18个为公开调剂市场。当时,全国进出口收付汇中的8

6、0已采用外汇调剂市场价格结算。可见,外汇调剂市场已在外汇供求中发挥重要作用,反映出当时中国外汇制度的改革及时地适应了经济改革开放的需要。为适应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国家及时地放松了银行外汇业务的准入,允许办理外汇结算业务的银行从原来中国银行一家扩大到工行、农行等其他商业银行。在引进外资方面,国家制定并且执行鼓励利用外资政策,放宽对外资使用的限制,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根据有关政策分别实行免税、低税、退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允许境内居民个人持有外汇,允许其在银行开立外汇储蓄账户,并且发行了外汇兑换券。在资本管制方面,对资本对外输出给予限制。总体而言,为克服长期存在

7、的外汇短缺问题,这一时期国家制定的整体策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在进出口方面实行“奖出限入”政策,制定一系列奖励出口的政策,比如企业出口创汇1美元,政府给予奖励1分钱人民币的政策。另外,对出口采取补贴、外汇留成和退税政策等;同时对进口用汇实行一定的限制,确保外汇用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和项目。 第二,在资本项下实行“宽进严出”政策。积极利用外资,通过举借外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来弥补境内外汇不足的缺口,对外直接投资则限制较严。第三,在外汇收支方面实行“增收节支”政策。第四,在产业政策方面实行“填平补齐”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生产相应的机器设备以替代进口,从而减少外汇支出。(三)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的外汇管理阶段。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明确要求:“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按照这个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进行了一系列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消外汇上缴和留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放宽人民币经常项目的限制,为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创造条件;继续重申禁止境内外币计价、结算和流通,停止发行外汇兑换券

9、并逐步退出流通。1996年,我国宣布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的规定,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这一系列的改革使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的货币竞相贬值,金融形势动荡。如果当时人民币也采取竞争性贬值的方式,会对亚洲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党中央、国务院综合考虑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从而稳定了亚洲国家的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随后,中国采取一系列稳定汇率的金融措施,人民币的汇率一直稳定在1美元兑元人民币的水平上,直到20XX年,我国汇率一直浮动不大。(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机制进一

10、步完善时期的外汇管理阶段。20XX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贸易顺差急剧扩大,外资大量流入,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20XX年之后,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对央行发行货币造成较大压力。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国内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条件日趋成熟。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改革发展的需要,中央决定再次进行外汇体制改革。20XX年7月21日晚,我国再次宣布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从单一盯住美元改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货币兑换起始水平从元人民币/美元调整为元人民币/美元。同时,实施一系列配套

11、外汇管理政策,包括提高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提高个人因私购汇指导性限额和简化手续凭证;扩大银行为客户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调整银行挂牌汇率管理;并加强外汇政策的宣传和培训;等等。这些举措为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的企业、银行逐步适应市场汇率波动的变化创造了条件。中国现阶段外汇管理体制特征中国现阶段外汇管理体制有六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人民币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资本和金融项目部分实现可兑换。企业可以将经常项下交易所取得的外汇卖给银行,也可以开立外汇账户,自主支配。同时,我国在服务用汇、个人用汇方面的限制也基本放开了。考虑到现阶段的国情和金融安全的需要,目前在资本和金融项下还实行一定的

12、限制,我国对外投资尚处于逐步扩大阶段,特别是金融投资方面,迄今为止的投资规模还是较有限的,这也正是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冲击较小的原因之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定义划分,资本项下需要管制的项目为40项,分为七大类。截至目前,我国完全实现可兑换的有5个项目,基本可兑换的有8个项目,部分可兑换的有17个项目,不可兑换的有10个项目,即目前已有75的项目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可兑换,仍不可兑换的项目占25。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在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力度,尤其是证券项目的开放力度较大。过去,我国居民是不可以到境外证券市场进行投资的,境外的资金也不可以在中国证券市场进行投资。20XX年以来,随着QDII

13、和QFII制度的实施,为国外证券资本走进来、国内证券资本走出去建立了渠道。同时,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步伐也明显加快,一些国内企业已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最近,中石油、中铝、中国投资公司等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不断扩大。这种局面都与近年来国家逐步放开资本和金融项目外汇管制政策有关。二是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国在人民币汇率的安排上,始终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力求保持国家经济、金融的平稳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汇率问题上是非常谨慎和务实的。我国汇率改革的目的是让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基础越来越坚实,逐步提高汇率弹性,让更多的市场

14、主体参与汇率形成,使汇率不断贴近市场合理均衡水平。三是实行统一规范的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目前,中国外汇市场的网络交易平台日趋发达,产品工具日益增多,交易机制和交易方式不断创新,市场参与主体大幅度增加并更加多元化。几年前,我们的交易方式只有一种,即竞价交易。从20XX年开始,我们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等制度,并逐步增加交易的品种,开展远期、掉期产品的交易,使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增强。与此同时,我们培养、锻炼了一批具备自主定价能力的中资做市商银行以及熟悉国际、国内规则的优秀本外币交易员。四是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重视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的编制质量和公布频率。我国国际收支相

15、关数据报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报表质量不断提高,公布频率加大。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其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每半年公布一次,从20XX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次国际投资头寸表,外债数据则是每季度公布一次。五是实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对于外汇业务,我国仍然采取市场准入的监管制度。国家外汇管理局与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对所有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实行监管。其中,银监会对其所管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信托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实行本外币统一监管,但证券经营机构和保险经营机构的外汇业务市场准入仍然由外汇局按照人民银行的授权来实施监管。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各种制度和电子技术手段,对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

16、的跨境收付行为实行监测。六是外汇管理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修订完善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外汇管理框架和法规进一步健全。当前中国外汇管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对外交往的扩大,我国的国际收支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82年,国际收支规模很小,外汇储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1950年,我国外汇储备仅有亿美元,直至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外汇储备也仅有亿美元,人均仅为美元。改革开放后,19821993年,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交替出现,外汇储备先降后升。19941996年,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基本形成。199720XX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