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临床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068499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DF 页数:79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临床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临床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临床研究(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方医科大学2 0 l l 级硕士学位论文 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 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临床研究 C l i n i c a lR e s e a r c ht o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A c u t eC e r e b r a lA r t e r y O c c l u s i o nb yM e c h a n i c a lf h g m e n t a t i o na n dE m b o l e c t o m y B y s t e n t sC o m b i n e dw i t hI n t r a a r t e r i a lT

2、 h r o m b o l y s i s 课题来源:自选 学位申请人 导师姓 名 专业名称 培养类型 培养层次 所在 学院 李立恒 江桂华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学术型 硕士研究生 南方医科大学 第三临床学院 2 0 1 4 年2 月2 6 日广州 硕士学位论文 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 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临床研究 硕士研究生:李立恒 指导教师:江桂华 摘要 背景与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 m SA c u t eI s c h e I I l i cS 仃o k e ) 是指脑动脉 主干或皮质支急性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迅速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 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具有起病急和

3、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严重威 胁了人类的生命健康,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其治疗重 点在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闭塞脑血管的再通,迅速改善局部脑组织的缺 血、缺氧,最大限度的恢复缺血半暗带区域的脑细胞功能,降低脑卒中的致 残率和死亡率。时间就是生命,超早期溶栓治疗已获得充足的循征医学证据 并已经在临床推广应用1 0 多年,尽管如此,无论静脉内溶栓治疗还是动脉内 溶栓治疗都存在溶栓治疗时间窗的限制,静脉溶栓的4 5 h 时间窗太短,大多 数患者常因错过治疗时间窗而延误了治疗的“黄金时间”,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 家也只有2 3 的患者有条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而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虽 然

4、可以延长到6 小时,但动脉插管的操作本身会延误给药时间,并且随着治 疗时间的延长,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也逐渐增加,而真正获益的患者仍然 是少数。血管内机械性治疗( m e c h a I l i c a lm e m p y ,M T ) 近年来正逐渐兴起,机 械碎栓和支架取栓是当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两种有效方法:微导丝、微 摘要 导管的机械推拉作用与支架网孔的切割作用可以粉碎部分非机化性血栓组 织,机械碎栓的作用在于碎裂血栓组织,加快了闭塞血管的再通,增加了溶 栓药物与血栓的接触面,机械碎栓后泵入溶栓药物可以作用于碎裂的血栓组 织,防止血栓残留和继发性脑栓塞的发生;支架取栓则可以将大部分血

5、栓组 织直接取出体外,使闭塞段血流尽可能快的恢复,缩短了血管再通时间,同 时大大减少了溶栓药物的用量,降低了溶栓药物导致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R o t h 等报道了使用S 0 1 i t a i r eA B ( e v 3I n c ,P 1 y m o u t h ,M N ) 支架进行机械性取 栓,术后有9 0 9 患者有效开通闭塞血管,平均开通时间是( 2 7 7 士1 1 8 ) m i n ,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C a S t a J l 等报道了采用S o l i t a i r eA B 治疗急性缺血性卒 中患者取得了9 0 的血管开通率,治疗时间平均5 0 m i n ,

6、没有与手术相关的不 良事件发生。S o l i t a i r eA B 支架是一种可回收的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目前临 床常用的S o l i t a i r eA B 支架直径为4 r 衄和6 m m 两种规格,因此,适合治疗的 血管直径是2 0 5 5 m m ,2 n 吼以下的脑血管闭塞则无法行支架取栓术,而微 导管碎栓的治疗技术则可以应用到小于1 m m 的颅内血管闭塞。可见,机械性 碎栓和支架取栓两种方法治疗m S 各自有优势和不足之处,然而,对于两种 治疗方法之间的比较,目前国内报道尚少,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经微导管机 械碎栓和S 0 1 i t a i r eA B 支架取栓两种方

7、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安全 性,旨在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具有 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收集2 0 1 0 年5 月至2 0 1 3 年1 2 月我院神经内科共8 2 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 9 例,女性3 3 例,年龄3 6 岁8 5 岁,中位年龄6 1 岁,按治疗方法分为碎栓组5 8 例,行微导管机械碎栓联合动 脉溶栓治疗,取栓组2 4 例,行S o l i t a i r eA B 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两 硕士学位论文 组患者的发病时间均为3 5h ,两组患者均采用局麻下经股动脉穿刺置管入路 行脑血管

8、造影( d i g i t a ls u b t r a c t i o na I l g i o g r a p h y ,D S A ) 检查明确责任血管闭塞 部位及可能存在的颅内、颅外侧枝循环血管,碎栓组5 8 例患者通过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D S A ) 诊断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3 5 例,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闭塞 1 7 例,大脑前动脉闭塞2 例,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4 例,取栓组2 4 例患者通 过D S A 造影诊断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1 4 例,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闭塞6 例, 大脑前动脉闭塞1 例,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3 例,碎栓组应用P r o 乒e a t 微导管 系统( 2 7

9、F ) 的导丝、导管机械性作用碎裂血栓,再将微导管置于血栓段行接 触性溶栓,取栓组应用S 0 1 i t a i r eA B 型支架( 规格:4 m m x l 5 m m 或 6 m m 2 0 m m ) 置于闭塞段动脉内,支架自然张开和Y 阀旁路关闭状态下,多 次回撤支架并取出血栓,再经Y 阀旁路回抽指引管内有无残留栓子;两组均 联合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将微导管送至靶血管的血栓段内,利用恒速泵注 射尿激酶,速度1 万U 1 1 1 i n ,造影复查了解闭塞段血流状况,前向血流达 T I C I2 3 级时结束治疗:两组术后处理相同:低分子肝素钙O 4 I n l 皮下注射 ( 1 1

10、 2 h ) 抗凝3 天,口服拜阿司匹林1 0 0m 日,波立维7 5m 日抗血小板治 疗及依达拉奉保护神经等治疗,所有患者术后三天内复查头颅平扫C T ,了解 脑梗死范围有无进一步扩大和有无继发性脑出血等。血流动力学评估采用前 向血流评定T I C l 分级( l I _ o r n b o l y s i si nc e r e b r a l i s c h 锄i ag r a d e ) ,前向血流达 T I C I2 3 级时血管再通成功,T I C l0 1 级表示血管再通失败,脑卒中严重程度 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11、 t u t e so fH e a l t l lS 昀k e S c a l e ,N I H S S ) 评分,分别统计患者术前N I H S S 评分和术后3 天N I H S S 评 分,统计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 通过S P S S l 8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各自组内手术前后N I H S S 比较采 I I I 摘要 用配对资料符号秩和检验方法,尸 0 0 5 ) 。其中碎栓组血管完全 再通( T I C I3 级) 3 9 例,部分再通( T I C I2 级) 8 例,血管再通失败( T I C l0 1 级) 1 1 例,大脑

12、中动脉主干闭塞血管再通率1 0 0 ( 3 5 3 5 ) ,颈内动脉末端 分叉处闭塞再通率3 5 3 ( 6 1 7 ) ,2 例大脑前动脉闭塞完全再通,4 例椎基 底动脉主干闭塞完全再通,1 例患者术中由于微导丝无法通过颈内动脉分叉处 闭塞段,最终放弃治疗;继发性脑出血2 例( 3 4 5 ) ,有1 例患者术中出现 昏迷,送回I C u 经颅内血肿钻孔减压等处理,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术中靶血 管血栓碎裂脱落导致远端分支栓塞出现继发性脑栓塞2 例( 3 4 5 ) ,患者症 状与术前相比无进行性加重。取栓组血管完全再通( T I C I3 级) 1 7 例,部分 再通( T I C I2 级

13、) 3 例,血管再通失败( T I C l0 1 级) 4 例,大脑中动脉主干 闭塞血管再通率1 0 0 ( 1 4 1 4 ) ,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闭塞再通率5 0 0 ( 3 6 ) ,l 例大脑前动脉主干闭塞完全再通,2 例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再通成 功,有l 例颈内动脉分叉处闭塞患者行支架取栓术后栓子脱落并分别闭塞大 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主干,造成继发性脑栓塞,造影复查血流T I C l0 级, 再通失败。 两组患者之间术前N I H S 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术后 N I H S 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尸 O 0 5 ) 。 硕士学位论文 碎栓组5 8

14、 例患者介入治疗术后3 天患者N I H S S 评分为5 0 士3 6 ,较术前 N I H S S 评分值( 1 3 8 士2 1 )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I nt 1 1 eg r o u pw 油m e c h a n i c a l 仔a g m e n t a t i o n ,3 9 c a s e sg o tc o m p I e t e I yr e c a m I i z a t i o n ( T I C I3c l a s s ) ,8c a S e sp a I t i a I I y ( n C I2c I a S s ) V A B

15、 S T R A C T a n d1 1c a S e sf a i l e d ( n C IO - 1c l a s s ) I 沁c a l l a l i z a t i o ni nm i d d I ec e r e b r a la n e r ym a i n s t e mw a S1 0 0 ( 3 5 3 5 ) ,c r o s sp o r t i o no ft e n l l i n a l i n t e m a lc a m t i da n e D ,3 5 3 ( 6 17 ) 2c a s eg o tt o t a l l yr e c a n a

16、l i z a t i o ni na n t e r i o rc e r e b r a la r t e 珂,4c a S e si ns t e mo f V e n e b r o - b a s i l a L ra n e 巧1p a t i e n tg a V eu pt I e a t l l l e mb e c a u s et l l em i c r og u i d e w i r e f a i l e dt og ot l r o u g hb l o c k e dc r o s sp o n i o no fi n t e m a lc a r o t i da r t e r y 2p a t i e n t s s u 虢r e d 舶ms e c o n d a r yc e r e b m lh 锄o H h a g e ( 3 4 5 ) 1p a t i e n ts u 腩r e df r o m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