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威-髓母细胞瘤基因影像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068286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姚振威-髓母细胞瘤基因影像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姚振威-髓母细胞瘤基因影像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姚振威-髓母细胞瘤基因影像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姚振威-髓母细胞瘤基因影像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姚振威-髓母细胞瘤基因影像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姚振威-髓母细胞瘤基因影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姚振威-髓母细胞瘤基因影像(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髓母细胞瘤基因影像学概况 姚振威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未来WHO分类 ISN-Haarlem 指南 接受非组织学信息 主要的焦点在分子信息 相关的临床资料 直接指导患者临床干预 “层次”报告 层次1 整合诊断(integrated diagnosis) 层次2 组织分类(histology classification) 层次3 WHO分级(WHO grade) 层次4 分子信息 (molecular information) 非组织相关信息 经常需要收集,但非必要 明确用途(外科取样,等) Arie Perry, editor-in-chief Brain Patholo

2、gy 整合诊断(层次诊断) 对基因影像有作用吗? 髓母细胞瘤新概念(2014) 非单一疾病论 生物学行为的显著变异 经典概念:MB组织分类 髓母细胞瘤(“经典型”或CMB) 三种髓母变异 组织学变异=预后相关指导 新分类 分子档案(molecular profiling) 分类,治疗决策 第一步,进行风险层次分组决定治疗 与FISH指南结合进行分组 高/低风险 DeSouza R-M et al.update on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driving targeted therapy. Front Oncol 4:176,2014 分子亚型 2种已命名的 Shh(

3、sonic hedgehog) Shh 调控正常细胞生长,分化 Wnt(wingless) 细胞增殖、形态学调控 在前-后神经轴索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分子亚型 2种非Shh,非Wnt亚型 Group 3 Group 4 影像是否有相应特征? Genovesi et al. PNAS , 2013 | E4325 4334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human orthologs of CIS-derived genes AJNR Shh 发病数占2位 占25-30% 发病年龄:婴儿(16Y) 女性多见 4种组织类型 均可见 MB变异型多于经典型 大多数促纤维增生性=Shh

4、+ 部位 源于固有颗粒层神经元前体细胞 小脑中线部位 综合征 Shh受体PTCH Germline突变GORLINE综合征 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是其重要也是最先出现的 临床表现之一 Shh Shh 影像 54%位于小脑半球 实性部分强化显著 MRI Surrogates for Molecular Subgroups of Medulloblastoma . AJNR . 2014 ;35(7):1263-9 F/24YO 头痛头痛1W。多形性瘤细胞片巢状密集分布,可见菊形团结构。多形性瘤细胞片巢状密集分布,可见菊形团结构 F/20 YO 头痛,行走不稳头痛,行走不稳2月。月。 F/37YO

5、 头痛头痛3月。圆核瘤细胞片巢状分布,核大,胞浆稀少。经典型月。圆核瘤细胞片巢状分布,核大,胞浆稀少。经典型 Wnt 占比最少 10% 源于下蚓部祖细胞 婴儿罕见 多见于儿童和成人 90%=经典型 Wnt APC突变Turcot综合征(胶质瘤息肉病 综合征) Wnt 预后 最佳 长期生存率高于90% 放疗的并发症导致的预后不佳为主 影像 主要位于小脑脚/CPA区 F/44Y O,头痛头痛 数月,数月, 多形性多形性 瘤细胞瘤细胞 片巢状片巢状 密集分密集分 布,部布,部 分区可分区可 见菊形见菊形 团结构。团结构。 经典型经典型 Group3 发病占第三位 20-25% 经典或大细胞/间变型

6、少见于促纤维增生型 多见于婴儿和儿童 极少见于青年或成人 预后不佳 最常合并转移 4种亚型中预后最差 影像 主要位于中线/小脑蚓部 Group3 M/1YO 多形性瘤细胞片巢状密集分布,可见菊形团结构多形性瘤细胞片巢状密集分布,可见菊形团结构 M/8 MO 排列成团,排列成团,GFAP/Syn(+),MIB-1 20-20% M/1 YO 头晕伴呕吐头晕伴呕吐1月,行走不稳。大圆核瘤细胞片巢状密集分布。间变性月,行走不稳。大圆核瘤细胞片巢状密集分布。间变性/大细胞型大细胞型 Group4 发病率第一位 占35% 原始型(prototypical) 除促纤维增生型外的其他类型均存在 大多数见于儿

7、童 预后中等 常可见转移 Group4 影像特点 几乎所有位于中线/四脑室 典型特征为轻度或不强化 F/6 YO 头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头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3月。小圆细胞密集分布,可见菊形团结构月。小圆细胞密集分布,可见菊形团结构 M/6 YO 头晕伴呕吐头晕伴呕吐1月,行走不稳。大圆核瘤细胞片巢状密集分布。间变性月,行走不稳。大圆核瘤细胞片巢状密集分布。间变性/大细胞型大细胞型 Take home (AJNR 2014) Wnt localized to the cerebellar peduncle/cerebellopontineangle cistern Shh arose

8、in the cerebellar hemispheres Group 3 and 4 tumors predominated within the midline fourth ventricle Midline group 4 tumors presented with minimal/no enhancement with a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91% (95% CI, 59% 98%) 展望 利用定量MR,包括 MR perfusion, spectroscopy, diffusion, susceptibility metrics 与不同分子亚型MB比较,进行深入 研究 根据不同亚型基因表达特征,进行靶向成像 和治疗 谢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