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考试复习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0681822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8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考试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医院感染考试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医院感染考试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医院感染考试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医院感染考试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考试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考试复习题(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防控知识复习题(通用)(247+147+162=556)一、判断题(247)1.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感染控制科。(对)2.临床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过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或霉变等。(对)3.医疗机构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关于组织实施军队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的通知的规定进行报告。(对)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对)5.可通过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错)6.只要在住院患者手术切口处分泌物培养出病原体就应诊

2、断为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错)7.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对)8.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对)9.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错)10.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颈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错)11.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对)12.通过空调冷却水传播最常见的细菌是军团菌。(对)13.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

3、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错)14.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错)15.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2类或2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错)16.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增加耐药菌感染。(对)17.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是细菌可以产生药物灭活酶或钝化酶。(对)18.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周用量。(错)19.医院感染监测的定义: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

4、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20.医院感染产生的危害:加重医疗护理工作负担,降低医疗工作效率,增加个人国家经济负担,造成卫生资源浪费,妨碍现代先进医疗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对)21.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先进行。(错)22.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对)23.全院综合性监测是指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

5、危险因素的监测。(对)24.目标性监测是指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是一种回顾性调查方法。(错)25.感染源就是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对)26.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对)27.针对不同疾病传播途径的隔离措施包括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对)28.机体抵抗力低下、免疫功能不全、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慢性肝病、肾病、婴幼儿、低体重儿、高龄患者等是医院感染的主

6、要易感人群。(对)29.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错)30.飞沫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错)31.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对)32.隔离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对)33.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化学灭菌剂浸泡。(错)34.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的化学灭菌法可选用环氧乙烷。(对)35.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

7、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对)36.在进行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其他污物的操作时应戴一次性手套进行防护,操作结束后只要摘除手套,不须再用速干手消毒剂或洗手。(错)37.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对)38.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对)39.卫生手消毒是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常居菌的过程。(错)40.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错)4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对)42.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或生

8、活垃圾。(对)43.手的清洗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44.目前医院的消毒灭菌更加重视“彻底清洗、尽快清洗和注意细节”。(对)45.无菌物品开包后,有限使用期限为20小时。(错)46.高效消毒剂是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错)47.标准预防的概念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对)48.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对)49. 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

9、顺序为:亲脂病毒、亲水病毒、细菌繁殖体、真菌。(错)50. 膀胱冲洗是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错)51.艾滋病预防性用药应在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36小时。(错)52.HBV暴露后,未接种疫苗者,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对) 53.医务人员洗手方法中要求认真揉搓双手至少30秒时间。(错)54.隔离病房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红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错)55.对感染或携带MRSA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人,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毒。(对)56.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防治

10、条例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指的是鼠疫和霍乱。(对)57. 通风换气是最常用、最方便的空气净化方法。(对)58.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及储物间、配餐室均属于清洁区。(对)59.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使用后医疗用品处理室、内走廊等,均属于潜在污染区。(对)60.静脉置管,成人置管应首选股静脉。(错)61.静脉置管无菌操作时,可以铺小无菌洞巾。(错) 62.卫生手消毒是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对)63.暂居菌是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接触被污染的物表是可获得,也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对) 64.手清洁

11、用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时应每周清洁与消毒。(对)65.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6-8小时。(对)66.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对)67.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对)68.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转让、买卖医疗废物。(错)69.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告标识和警告说明。(对)70.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等,不得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和感染性废物一起收集。(对)71.隔离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分

12、泌物,体液等应当严格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对)72.自身感染又称外源性感染,其感染源来自病人自身(错)。73.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5秒钟,流动水洗手(对)。74.新生儿在住院48小时内出现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属于医院感染(错)。75.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对)。76.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对)77.已明确为病毒感染者,可同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性感染。(错

13、)78.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原则,可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和限制使用两类。(错)79.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如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错)80.I类切口一般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81.不能盲目采用广谱抗菌药或联合用药预防感染。(对)82.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品种作为局部用药。(对)83. 清洁切口是指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对)84.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对)8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

14、菌等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对) 86.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对)87.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对)88.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临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对)89.医院感染监测内容最主要的是环境卫生学监测。(错)90.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

15、要三线药物治疗时,应由科主任签字。(对)91.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可以超过2小时后输入(错)92.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93.实施处方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规定,未列入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如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结核、抗真菌药物)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零售药店无需凭执业医师处方即可销售。(错)94.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95.患有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在佩戴好外科口罩的情况下可以参加手术。(错)96.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对)97.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消毒。(错)98.对免疫力极度低下的患者,须选择能杀灭各种病原菌的广谱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用药,以预防所有可能入侵体内的病原菌引起的感染。(错)99.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增加与抗菌药物泛用和不合理应用关系不大。(错)100.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对)10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24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