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和智能环境感知系统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67780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8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和智能环境感知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和智能环境感知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和智能环境感知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和智能环境感知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和智能环境感知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和智能环境感知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和智能环境感知系统(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理工大学学校简介武汉理工大学学校简介I 信息与算机技术信息与算机技术 .1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工厂数字设备智能集中控制系统的研制.1 企业信息协同工作平台.1 小型模块化可重组多功能移动机器 及其开发与仿真平台1 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和智能环境感知系统.2 基于信息融合的油液监测智能化方法研究.3 分布式非确定 QOS 多播由路协议的研究.3 多维数据分析软件及应用系统.4 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4 混凝土安全性专家系统.5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系统.5 营业收费管理系统.6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7 交易数据挖掘及综合查询、网上发布系统.7 银行信贷诉讼时效管理系统.8

2、现代轿车实时 CAN 网关(AM96)研究开发 8 智能可重构的企业资源 ERP 系统9 汽车仪表信息系统.10 代码式预付费水表.11 大口径无线 GSM/GPRS 远传水表 .12 大口径水表无线抄表系统.12 体育竞赛图像时系统.13 车牌识别系统.14 i 武汉理工大学学校简介武汉理工大学学校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 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占地面积 4000 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逾 152 万平方米。拥有四座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 366

3、余万册。 学校学科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史学、 教育学、医学等门类。现有本科专业 79 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 个、二级 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7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及特色、 优势学科 28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9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62 个、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8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135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 站 13 个。有 21 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以及 MBA、MPA、MFA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 权,有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其中国家重点 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业性实验基

4、地 3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 程研究中心 24 个。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近 3000 (教职工总数近 6000 ) ,其中教授 582 ,副教授 1173 。两院院士 6 (含双聘 4 ),国家“ ”2 ,国家“973”和“重大科学研究”首席科学家 2 ,国家级教学名 师 2 ,特聘(讲座)教授 5 ,楚天学者特聘(讲座)教授 13 , 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75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 , “新世纪百万才工程”国家级选 9 ,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 政府专项津贴员 212 。学校有普通本科生 36100 余,博士、硕士生 16200 余,外

5、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 319 。 学校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 “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获国家级科技奖励 10 项。2008 年到校科研总经费 4.2 亿元,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 57 项,其中 省部级科技奖励 26 项;申请专利 283 项,获授权专利 205 项;被“三大检索”收 录科技论文 1223 篇。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以光纤传感器、高 ii 速船舶、电动汽车以及新材料、港口机械、先进制造等为代表的校办科技产业 健康稳步发展,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 800 余亩的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已形 成规模,200

6、8 年科技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108 亿元。 学校以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才为根本 任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努力达到“厚基础、宽口径、 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要求。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 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国家级工科基础课程(化 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 3 个国家级才培养模式创新 实验区,是国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学校。2007 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 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目前有国家精品课程 16 门,省级精品课程 63 门;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 9 项、省部级优秀教

7、学成果奖 68 项;毕业生就业 率一直稳定在 94%以上。 学校坚持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化氛围与水平,先后与德国、英国、 日本、法国、美国、荷兰、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的 100 多所大学 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和名誉教 授;采取多种方式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出 国深造,并接收来自德国、法国、日本及非洲等国家的留学生。 学校坚持“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 的发展思路,依托行业特色和工科特色,先后成立了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 大行业董事会,组建了校友总会和 51 个地区校友会,与各地方政

8、府合作及产学 研基地 95 个;学校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 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 武汉理工大学坚持“育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以“厚德博学、追求 卓越”为校训,坚持实施特色战略、协调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创新战略,力 争到 2020 年左右把学校初步建成“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 的多科性、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 1 信息与算机技术信息与算机技术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工厂数字设备智能集中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工厂数字设备智能集中控制系统的研制 该项目针对国内离散制造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构建了基于 EPA 的

9、离散 制造企业数字设备集成控制系统,具有通讯、管理和控制功能,实现了数字设 备间的实时通讯;采用 EPA 协议,研制了适用于多种工业以太网协议的开放式 网关和数字设备通讯模块;开发了基于 EPA 的离散制造企业的工厂数字设备集 成控制网络系统,在国内率先提出采用工业以太网实现工厂数字设备的集成控 制, 所研究开发的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工厂数字设备集成控制系统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 填补国内空白,在离散制造企业的工厂数字设备集成控制技术研究方面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2007 年通过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 企业信息协同工作平台企业信息协同工作平台 该软件以员协同为核心,实现了员、信息、应用、流程等协同功

10、能。 开发了基于知识、语音、图像、即时消息、三维 CAD 设等信息的多通道交 互工具,并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文档管理、项目管理、工作流程等实现了 信息集成。根据所提出的基于 XML 的企业应用集成方案,在技术上实现了企 业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办公自动化系统、文档管理、项目管理、工作流程等 的整体集成。该项目于 2006 年通过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 小型模块化可重组多功能移动机器小型模块化可重组多功能移动机器 及其开发与仿真平台及其开发与仿真平台 1、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目前国内对移动机器教学、科研和工业应用的实际需求,将 机器的结构、传感与控制等部分模块化,开发新型的移动机器体

11、系结构和 相应的功能模块系统。包括:上位机用户模块;超声波、寻迹、光敏、碰撞、 程器、摄像头等传感器模块;运动控制与驱动明快;底层控制器模块;基于 2 web 服务器的无线通讯模块;传感器网络通讯模块;等等。2006 年 8 月第一代 移动机器通过产品的测试和教育部组织的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 一代移动机器已多次参加地区机器比赛,获得多项冠亚军。已申请多项专 利和一项软件著作权。 2、功能特点与性能指标、功能特点与性能指标 1) 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以更具用户的要求更换结构,定制电机,传感 器,网卡等模块,可变形成多种类型的机器。 2) 可作为单机器使用,也具有多移动机器协同的能力。

12、3) 机器可编程,提供了独特的用户编程界面。 3) 可以通过 web 方式远程操作移动机器。 4) 具有和传感器网络集成,采集传感器网络上的数据的能力。 5) 具有和手机通讯的能力 3、市场前景、市场前景 随着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机器正逐步代替,在越来越多的行 业如危险行业,服务业、教育和工业等场合出现,但从教育机器的角度, 目前我国教育机器的市场就非常大,各种机器的比赛层出不穷。而目前具 有系列化机器生产能力的厂家和公司还较少。 4、生产条件、生产条件 无特殊要求,主要看公司对自身市场份额的定位。同时也欢迎有志于机器 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的企业参与,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开发。 无线传感器网络

13、开发和智能环境感知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和智能环境感知系统 1、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散布的大量具有多种传感能力的节点通过无线通讯组 网构成能分布式动态协同感知与处理环境信息,被喻为类的远程神经末梢。 本项目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需求,开发传感器网络的实验平台和仿 真系统,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路由协议,开发了用于节点定位的新型超声波传感 器节点及其定位系统,提出了多种传感器节点定位算法,将移动机器引入传 感器网络,提出并设了基于网格的传感器网络系统,实现了室内环境下的传 感器网络、移动机器和手机、算机等多种异构智能装置的集成和协作。 3 在路由算法设、节点定位、传感器网络仿真、移

14、动机器导航等方面处 于国内领先水平。已申请多项专利。 2、功能特点或性能指标、功能特点或性能指标 1)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以方便地加入各种智能设备 2)可以进行节点定位,定位精度高 3)可以通过手机、PDA 等设备访问传感器网络的节点 4)网络节点的寿命长 5)可以和 RFID 等自动识别设备集成 3、应用前景、应用前景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交通、物流、野外作业、救护抢险、复杂工业环 境和设备检测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无线通讯领域和算机网 络领域的一次巨大的革新 4、生产条件、生产条件 需要具备高频无线通讯制造和检测手段。 基于信息融合的油液监测智能化方法研究基于信息融合的油液监

15、测智能化方法研究 创新性成果:1、设制作了磨粒图像采集装置产,首次从细观的角度研究 了在 170m 厚的腔体内油液固液两相流中的磨粒运动,解释了磨粒在油池中 沉淀、翻滚、自锁等运动学特性,首次提出竖直油池磨粒图像在线采集方案。 2、在磨粒特征识别方法上,采用工构建背景光,消除背景光的分布不均。 3、通过分析显微镜磨粒三维形貌的焦平面的成像机理,采用图像形态学方法重 檐不同焦平面磨粒图像,首次提出采用显微镜测量磨粒三维表面形貌。本项目 于 2006 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鉴定。 分布式非确定分布式非确定QOS多播由路协议的研究多播由路协议的研究 本项目研究提出了适应于 QOS 多播路由的网络模型;设

16、及实现了一种动 态 QOS 多播路由协议(DQMRP) ;建议了一种非精确状态信息网络的 QOS 多 播路由协议;研制一种仿真系统。本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在国际刊 物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提交 IETF 标准草案一份。该成果对高性能路由器系 4 统的设与研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可用于具有服务质量(QOS)要求的高性 能网络视频会议及远程学习系统,可为多媒体播放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参 考。本项目于 2006 年通过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 多维数据分析软件及应用系统多维数据分析软件及应用系统 本项目成果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可以成为国产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产品的数 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面的支撑软件,也可以作为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特别是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的工具软件,还可以作为大学数理统与量 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软件,并可以向海外发行。该软件可以广泛应用到大专院校、 电信部门、银行、证券等金融部门、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