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新元古宙主要岩石地层单位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6675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210 大小: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新元古宙主要岩石地层单位_第1页
第1页 / 共210页
【精选】新元古宙主要岩石地层单位_第2页
第2页 / 共210页
【精选】新元古宙主要岩石地层单位_第3页
第3页 / 共210页
【精选】新元古宙主要岩石地层单位_第4页
第4页 / 共210页
【精选】新元古宙主要岩石地层单位_第5页
第5页 / 共2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新元古宙主要岩石地层单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新元古宙主要岩石地层单位(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元古宙主要岩石地层单位(岩群、岩组)特征地层名称 阿勒通沟组 地层名称(英文) Aletonggou Fm阶代码 Z1 地区代码 4命名:1937年 E. Norin命名;命名剖面位于铁门托洛盖塔拉西北的铁门托洛盖;参考表剖面位于中库鲁克塔格、和硕县乌什塔拉以南的照壁山。沿革最初 E. Norin命名的阿勒通沟组是在喀拉帖肯乌拉(Karatekenula)山脉外侧的山前和铁门托洛盖塔拉发育的一套喷发岩地层,主要是霏细角斑岩、石英斑岩和与砾岩、长石砂岩、石英及绿泥石板岩互层的火山碎屑岩。当时与贝义西组关系不明。1957 年邓自华根据实地调查,认为 E. Norin的阿勒通沟组,实际为贝义西组的

2、相变产物,从而将这一名称摒弃,统称贝义西组。19571959 年朱诚顺、陈哲夫等(1981),曾将 E. Norin划分的阿勒通沟组与特瑞爱肯组合并,统称奥吞布拉克岩系,并划分为上、下两个次级地层单位。上部以冰碛岩为主;下部为火山岩及碎屑岩。19771979 年高振家、朱诚顺等(1981)复查了上述地区,认为 E.Norin所命名的“阿勒通沟组”,并不相当于贝义西组,是产于特瑞爱肯冰碛岩(杂砾岩)之下并呈假整合或不整合覆盖在照壁山组之上的另外一套火山岩及碎屑岩沉积,建议把这一套地层,恢复使用阿勒通沟组。高振家等测制了照壁山、辛格尔塔格、玉勒衮布拉克等地的参考剖面。通过对完整剖面的研究,高振家等

3、(1984)重新厘定阿勒通沟组的含义为:整合于特瑞爱肯组杂砾岩(冰碛岩)之下,假整合(或不整合)于照壁山组砂岩之上。岩性以细碎屑岩为主,局部相变为火山岩,中、下部常夹有海相杂砾岩(冰碛岩)及薄层碳酸盐岩或少量火山岩。特征本组主要由灰色、灰绿色及少量红褐色中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和纹层状板岩所构成。其特征之一,是在细碎屑岩中有时可见有大小不一的砾石(坠石);砂岩中有数量不等的块状冰碛泥砾岩(杂砾岩)的不稳定夹层(单层有数十到一百余米)及灰岩薄夹层或透镜体。砂岩中发育有波痕及斜层理。在部分地区,本组上部常有较多的中酸性、酸性(少量基性)火山熔岩及凝灰岩。在细碎屑岩中产丰富的微古植物,含 Tra

4、chysphaeridium cultum,T. Hyalinum,Pseudozonosphaera asperella,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ensis,A. Umishanensis等。本组分布面积甚广,西起西库鲁克塔格的喀拉帖肯乌拉、西山口,向东到和硕县以南、尉犁县以东的中库鲁克塔格地区的照壁山、幸格尔塔格,以及兴地以北的柯斯坦布拉克,一直东延到东库鲁克塔格、玉勒衮布拉克一带;在南部的牙尔当山亦有出露。主要特点是在西部火山岩夹层逐步增多(以上部较发育),中部地区火山岩甚少,碎屑岩中落石普遍并夹有较厚块状冰成砾岩(杂砾岩,厚度从 20130m以上)。在东部火

5、山岩亦不多见,但常有凝灰砂岩等夹层。本组底部与照壁山组为假整合或局部不整合接触,其间常有一层块状冰成岩(杂砾岩为界),是分层的主要标志之一。顶界与特瑞爱肯组为不整合接触。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自 5801500m左右,中部较厚,向东、向西变薄,中部局部地区(柯斯坦布拉克)厚度可达 2017m。备考编撰者高振家作者1E.Norin年份11937作者2陈哲夫年份21981作者3高振家年份31984系名 新元古界地层名称 阿奇克巴西组 地层名称(英文) Aqikbaxi Fm阶代码 Qb 地区代码 6命名:方锡廉 1980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新疆叶城县棋盘乡阿奇克巴西沟地区。沿革本组原为地质部第十三大

6、队七中队胡冰、吴文奎、曾亚参等(1957)所划分的志留系中泥盆统苏库洛克岩系。1977 年新疆区域地层表,据叠层石等将其称为苏库洛克群,时代改为蓟县青白口纪;19771979 年马世鹏、汪玉珍等又将苏库洛克群进一步划分为玉沙斯组(下部)和阿奇克巴西组(上部),并据层位及叠层石、微古植物等将时代暂归属于青白口纪(马世鹏等,1991)。特征由杂色砂泥岩和硅质岩等组成,分上、下两段。上段上部以杂色砂泥岩为主,为紫色、灰绿色相间及灰色薄层粉砂质泥岩、硅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不均匀互层,水平纹层发育,向下则为钙质长石石英细砂岩夹纹层状粉砂质泥岩,底部有一层砾岩;下段下部为灰绿色、灰色、紫色厚层及中厚层硅质岩

7、夹少量黄色细砂岩、粉砂岩。硅质岩中含叠层石及菱铁矿条带,向上为灰绿色、紫色厚层砂泥质硅质岩与泥质硅质岩互层,夹泥岩,水平纹层发育。本组下段硅质岩中叠层石丰富,计有:Inzeria f., Cryptozoon f., Tungussia f., Gruneria f., Conophyton f., C. Sukulokense, Jacutophyton f., Anabaria f., Baicalia f., Gymnosolen f., Jurusania f.等。本组分布不广,主要分布在哈拉斯坦河至新藏公路附近,其余地区多已被剥蚀。一般出露厚为 180m,以阿奇克巴西沟厚度最大,为

8、476.7m。本组与下伏玉沙斯组之间为假整合。与上覆地层之间为不整合,在哈拉斯坦河附近及苏库洛克地区,本组上部主要被下震旦统牙拉古孜组所不整合。备考编撰者高振家作者1方锡廉年份11980作者2-年份2-作者3-年份3-系名 新元古界地层名称 八道江组 地层名称(英文) Badaojiang Fm阶代码 Z 地区代码 18命名:1960年长春地质学院吉南区测队命名,1964 年俞建章等首次在公开刊物上引用该组名。命名剖面位于浑江市南约 15km的八道江青沟子。沿革特征本组底部以含硅质灰岩与下伏万隆组分界,上部以厚层叠层石灰岩为标志与上覆青沟子组分界。主要由一套浅色碎屑灰岩、叠层石灰岩组成。本组可

9、划分为三个岩性段: 下段,浅灰色中厚层藻屑灰岩及叠层石灰岩,夹三层硅质岩;中段,灰白色厚层灰岩及叠层石灰岩;上段,浅灰色厚层叠层石灰岩。总厚度在 289586m之间。本组与下伏地层万隆组为整合接触。该组产叠层石,主要化石群型有: Badaojiangella badaojiangensis, Baicalia aimica, Colonnella f., Gymnosolen f., Inzeria f., Jurusania f.等。微古植物: Trachysphaeridium sp., Asperatopsophosphaera umishanensis, Trematosphaerid

10、ium sp., T. Minor, Polyporata obsoleta 等。本组主要分布于吉林省浑江、鸭绿江、三统河等流域。备考编撰者尹崇玉作者1俞建章年份11964作者2-年份2-作者3-年份3-系名 新元古界地层名称 八公山组 地层名称(英文) Bagongshan Fm阶代码 Qb 地区代码 20,21命名:徐嘉炜 1958年命名八公山群。1978 年华东地区区域地层表(安徽分册)正式引用该组名。命名剖面位于安徽寿县八公山,参考剖面位于安徽凤阳县宋集。沿革1958年徐嘉炜命名八公山群,包括上部石英岩、中部页岩及下部石英岩。1977 年安徽区调队更名八公山组,限定含意为下部石英岩。特

11、征本组底部以石英砾岩与下伏曹店组分界。主要岩性为灰白、乳白色中至厚层含海绿石、含砾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底部为石英砾岩。本组区域分布局限,主要出露在凤阳、淮南地区,淮北、徐州及鲁南等地也有出露。岩性单一稳定,局部具交错层、波痕等沉积构造,属滨海-浅海相石英砂质沉积。厚度变化较大,淮南地区从 11192m或更厚。鲁南、徐州及淮北一带,自北向南从 78m 增至 536m。本组与下伏地层的接触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覆于曹店组之上,为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二是在缺失曹店组的地段直接超覆于凤阳群千枚岩甚至更老的片岩之上,多表现为不整合接触。备考八公山组石英砂岩曾在李四光所著中国地质学附的地层表中被称为伍山石英

12、岩(英文版1939,中文版张文佑编译,1952),杨志坚(1960)改称伍山组,后为一些文献引用。鉴于伍山组一名的命名人及命名地点均不详,作者认为用八公山组名称为宜。编撰者尹崇玉作者1徐嘉炜年份11958作者2安徽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年份21978作者3-年份3-系名 新元古界地层名称 白杨沟组 地层名称(英文) Baiyanggou Fm阶代码 Z 地区代码 10命名:甘肃地质局第二区测队五分队 1977年命名,其命名剖面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青乡白杨沟东山。沿革本组最初曾被前人归属于下古生代,1959 年祁连山科考队,曾认为属寒武奥陶系的一部分;1974年甘肃区测二队汤光中等首次提出震旦

13、系白杨沟群。1977 年该队五分队所著北祁连震旦亚界的初步划分一文首次公开发表上述名称,并划分为上、下两个岩组。邢裕盛等(1989)改为白杨沟组,时代仍归属于震旦纪。特征该组分为上、下两个岩(亚)组,下岩组为灰紫色冰碛-巨砾砾岩(杂砾岩)、杂色片状钙泥质胶结的冰碛砾岩和灰色角砾岩;上岩组下部为灰紫色、灰绿色砂质板岩与角砾状灰岩互层;上部为浅黄色、紫灰色薄层泥质灰岩与泥钙质、砂质板岩互层夹细砂岩与薄层铁矿层及粉砂岩。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本组下岩组砾石中具冰川擦痕及压坑等,属冰川沉积。亦有人认为部分为冰水沉积。目前在该组尚未发现化石。它分布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大河两岸的二道沟口、白杨沟口至小柳沟

14、西北一带,其顶界未出露,底部与下伏青白口系大柳沟群为不整合接触。厚9361270m,其下岩组一般为 364935m;上亚组为 140335m。备考编撰者高振家、范国琳作者1邢裕盛年份11989作者2-年份2-作者3-年份3-系名 新元古界地层名称 白兆山组 地层名称(英文) Baizhaoshan Fm阶代码 Z2 地区代码 36命名:湖北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所 1982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湖北省安陆县东 3km白兆山。沿革本组最初为李捷、朱森 1928年所命名的震旦灰岩;1966 年陕西省地质局秦岭区测队在郧县幅改震旦灰岩为灯影组和陡山沱组;1982 年湖北省地矿局区调所在宜城、随县 120

15、万区调时,因据岩石特征与扬子区有差异,而创立白兆山组和岔河组代替灯影组与陡山沱组。特征本组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灰黑色、褐色中厚层状硅质岩,其中有具硅质条带和团块的白云岩、灰岩夹层;下段为灰白、灰及深灰色灰岩、白云岩及具硅质条带和结核的白云岩、灰岩夹层及硅质岩薄夹层。本组下部与岔河组为整合过渡,下伏层为变碎屑岩偶夹灰岩夹层;上部与含化石的下寒武统余家冲组亦为整合;主要分布在湖北随县南部及北部黑屋湾上市、京山县安陆县北部、枣阳清潭大碑店及高城应山县郝店等地。总厚 419m。其下段碳酸岩自东向西、向北均渐减薄至尖灭,在随县柳林一带厚 196m,随县冬青庙,下段仅有 6m;北部大碑店厚 32m。上段

16、硅质岩在区域上出露稳定,是与下寒武统分界的标志,但厚度亦变化较大,随县柳林最厚可达 161m,白兆山厚 20m;宋河双尖山厚 42m,北部大碑店石盘寺地区厚 129m。在京山县福音冲本组硅质岩中曾报导有 Praechroocus sp.,目前本组时代归属于晚震旦世晚期。备考编撰者高振家作者1李捷年份11928作者2朱森年份21928作者3-年份3-系名 新元古界地层名称 白竹组 地层名称(英文) Baizhu Fm阶代码 Qb 地区代码 49命名:广西区调队 1966年命名, 命名剖面位于广西融水县林洞白竹屯。沿革本组建立以来,原划归板溪群(新元古界)。80 年代初重新划归丹洲群。一般认为丹洲群应老于 800Ma,划归新元古界。但刘鸿允等认为本群与震旦系下统莲沱组相当而划归震旦系。特征本组可明显分为两段。下段:底部为灰至灰绿色变质砾岩、含砾粗砂岩、含砾绢云石英千枚岩,下部为变质砂岩夹千枚岩或片岩,千枚岩夹变质砂岩;上部基本为片岩或千枚岩,厚 2375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