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企业生存的命脉.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56633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企业生存的命脉.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品质-企业生存的命脉.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品质-企业生存的命脉.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品质-企业生存的命脉.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品质-企业生存的命脉.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质-企业生存的命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企业生存的命脉.(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质,企业生存的命脉 质量信誉对于企业来讲,是关系到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一个不讲质量信誉的企业,是不可能长期盈利的;一件不讲质量信誉的产品,是不可能成为知名品牌的。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成功的道路可能多样,但是有一条法则要遵守:必须对客户忠实地、持续地履行质量承诺和约定,才能使企业的信誉得到巩固和提高,企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商品领域中有句名言:没有品质,就没有明天。的确,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质更是组织竞争制胜的关键所在,是开拓市场,持续前进的动力与保障。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品质创造了利润、生产力、市场和未来。何谓品质?或许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地认知和理解。好的质量、好

2、的服务,好的管理等等,这一切都与品质有千百种关系,因此,我们决不可能用一句话,几个词就简单说成是品质规范。其实,品质应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得时代,不同的背景,不同客观及主观条件都可能造对品质的不同理解。在科技优与一切,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这个时代更有必要建立起对品质的正确理解和重视,要求我们对品质理念有适应时代的更进一步的深彻领悟。首先,品质应以顾客为中心的,应满足顾客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顾客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轴。因为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自然品质也是以顾客的标准来衡量。好的品质首先就是符合顾客的需求,由顾客来评断。而并非是单纯一个超高技术指标或是一项标新立异企业活动就

3、能包含其内涵。某专家曾言:顾客是产品好坏的最终裁判,是否适用才是决定品质的关键。因此一个企业的一切都督应以所面对顾客群为根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产品的品质水平,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而不是刻意追求绝对的完美,绝对的完美却是凌驾于顾客之上的那些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外之物,若如此那么我想也无所谓品质了 第二,品质是基管理,生活,决策,产品,员工等各方面的综合。也许一提起品质,人门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产品质量。的确,产品质量是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品质决不是仅包括此的一个范畴。品质这个词,抽象企业的所有活动,是基于管理、生活、决策、产品、员工等各个方面。品质来源与企业的各方各面。因为企业与之相关的

4、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彼此联系的,纯粹孤立于一个方面的决不是现代经济条件下的品质概念。只有企业塑造了一个追求品质重视品质的管理氛围与环境、文化、生活等个方面的复合体系时强调品质才有意义,真正意义上的品质才成为可能。也就是说为了实现企业的品质,需要建立起决策品质、管理品质、工作品质、环境品质,而达到提升品质的目的。第三 品质永无静止之标准品质是自我不懈的反省与改进。在追求品质中进行改进,通过改进追求更高品质。品质随需求及各项条件不断改进,才是品质的核心思想。品质实质上是追求卓越永无止境的学习。提升品质的目标是追求零缺点,是追求好品质的历程。品质不是争取获得的一项成就,而是支持某个人与公司生命与灵魂的精

5、神力量,是在永无止境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境界。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吉斯曾言;美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非目的和状态是方向而不是终点。同样有一个例子,在日本有一家录影机的厂商,其标准在一九九五年要求不良率为百万分之一,这个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相当高了,但到了今年其所要求的是每二百万个零件中只允许有一个不良,由此可见,他们的追求品质的精神. 第四,努力保证实现“零缺点”似乎一看到“零缺点”,我们就会从直觉上来判断说产品或服务的零缺陷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这里所指得零缺点,也不是绝对的指某项产品或服务的尽善尽美。近来提出的经济管理中的“零缺点”;是指企业活动应保证企业所设的品质等级,能够完全符合起标准。拿刚

6、刚所举的日本公司的例子来讲,既定标准为百万分之一,那么在这个标准之上,就可以从产品质量方面来讲是达到零缺点了。也就是说标准既然定下来,就要作为一个发生作用的行动的尺度与标准,并以此作为我们工作考核的重要方面。如若标准只是标准,只是先于行动之前的一中构思或浮于文字之上的东西,那么,我们也就失去了追求品质的根基,更不要谈去追求尽善尽美了.第五,品质的核心一品质文化教育.很多人都在谈文化,并将几平所有的问题都归于文化一词,行为是种方化,公德是种文化。品质也是一种文化,而且一个追求卓越品质的企业首先要在企业中树立其这种文化,造就一种有利的氛围与自然而然的习惯。任何教育的基本目的,都在于使我们免除无知和

7、固执,品质教育也不例外要解决品质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是从心态意识的改造作起,进行企业的文化革命,要先从观念的改变,造成行为的改变,再从个体行为的改变造成整体行为的改变,从而形成新的习惯,价值观以及新的行为规范经过这一下列的质变,量变, 品质也许正在生根,我们所有得一切都在变化。品质自在其中自现了。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现在所接受的一切都在发生着绝对的和相对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那些只是大呼小叫而不敢真正接受考验的“口头品质”者,不可能再有如此多的机会来投取了,因为当我们都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只会成为“品质”的战败者。只有那些牢牢抓住”真正的品质”,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一切,

8、一天比一天进步的人,才能成为品质时代的胜者“产品即人品”,全员树立正确的“质量观”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为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富绅一直把员工培训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专门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制定出全年的员工培训计划,并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培训。所有的新入厂员工,首先必须进行为期一星期的入厂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公司情况介绍,安全消防常识,思想品德教育及ISO9000的基本常识等,培训达标时,再分配到各相关部门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达到公司培训的具体要求,持证上岗。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

9、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

10、性,如果我们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控制,我们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给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沉重负担及损失。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工序发现弥补,这更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 第四,树立品质的程式意识。 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式做,如果不按程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第五,树立品质的责任意识。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认为,质量问题有

11、80%出于管理层,而只有20%的问题起源于员工,也就是说,管理者可控缺陷约占80%,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于20%。 区分操作者可控缺陷也管理者可控缺陷的原则: A.操作者知道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B.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C.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格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D.操作者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 如果上述四点都已得到满足以及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均具备而故障依然发生,则认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 如果上述四点中有任何一点不能得到满足或者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不具备而产生故障,那就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只有了

12、解品质问题的责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改善问题将品质提高。 第六,树立品质的持续发送意识。 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回圈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PDCA回圈模式,PDCA回圈模式可简述如下: P计划:根据产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计划; D实施:实施计划; C检查:根据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检验;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产品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不断上升,也只有这样不断地提高质量及创新,才会不断地取胜于市场。 第七,树立品质的成本意识(即品质标准意识)。 保证品质,追求利润是企业永远的目标。企业要发展,不得不注重生产的成本,然而成本与品质息息相关,品质做得

13、好,可以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经常遭到客户退货投诉,那么他的成本将会很高,甚至将企业逼到绝境。好多企业衰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客源、没有订单,而是因企业内部管理得不好,成本降不下来而无法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但品质也不是越严对企业越有利。相反,过分地提高产品品质将造成品质过剩,也同样提高生产成本。所以我们在生产时,要求各工序和环节严格按客户标准要求去做,这样我们才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第八,树立品质的教育意识。 伴随时代的发展,品质管理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需要学习。二十一世纪成功的企业将属于那些学习成长型企业,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全员工作创新能力,将会使企业欣欣向荣,日新月异。所以说,“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随着人们对品质意识的认知的不断提升,其品质意识也会相应提升: 判断一个企业的品质达到什么程度,大体可以依据此表进行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