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添历史文化艺术对旅游景区的促进作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55833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添历史文化艺术对旅游景区的促进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增添历史文化艺术对旅游景区的促进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增添历史文化艺术对旅游景区的促进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增添历史文化艺术对旅游景区的促进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增添历史文化艺术对旅游景区的促进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添历史文化艺术对旅游景区的促进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添历史文化艺术对旅游景区的促进作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增添历史文化艺术对旅游景区的促进作用 摘 要:旅游景区记载着城市的发展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景区景点规划建设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正在成为闻名遐尔的旅游热点景区景点,但在旅游景区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资源的文化内涵缺失,特色不浓,人力资源缺乏,宣传力度不够等。结合我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如加强名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加大宣传力度等。 关键词:历史;旅游景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文化生活特别是旅游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大众所接受。

2、近年来,旅游的游客量大增,不仅北京、西安、杭州、桂林这些历史旅游景区景点游客量大增,而且位于云南边陲地区的丽江古城和位于中原地区的山西平遥以及江南水乡古镇同样能引发旅游热。很多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骄人成绩,说明发展旅游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许多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没有达到资源利用的效果最大化。 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的了令人欣慰成绩,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存在问题,特作出以下开发对策探析: (一)加强名城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内涵 文化资源是需要深入挖掘的,过于表面的开发只会使得旅游景区的特点成为众多旅游景区中的普通者。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可依照历史

3、文化底蕴、符号、景观的不同处理原则,择其精华,选其要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以虚映实,映出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比如,商丘市可以围绕“火文化”主题从古城内部到周围的地形地貌、交通设施以及与重要历史内容有关的景点进行全面开发,从火神台到街区的各个角落都展示出火的魅力,只有这样深入挖掘“火文化”的内涵,才会使得消费者对商丘独特的文化所吸引。 (二)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 概括地说,旅游景区的文化资源有两大类: 一类是物质文化遗产,即名胜古迹; 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故事和传说以及文学艺术作品。这两类文化遗产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激励后世传承历史优良传统和创造未来辉煌成就的光荣

4、使命。因此,它们之于旅游景区的开发利用,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意义。旅游景区的影响力的产生和增强,很大程度上是标志性建筑的功效。这些文化资源定格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是那个时代的历史缩影,通过它们可以解读历史、接受教育、传承文化。标志性建筑巨大的辐射功效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使旅游景区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发展,必须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 要想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必须对名城本身的特色文化加以有效整合,而要想对名称本身的特色文化加以有效而合理的利用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注重文化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应充分挖掘名城本身深层次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不要把开发利用单单地集中于名称观光旅游上,要找出找准旅游

5、资源的丰富内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即争取开发出特色的文化产业。其次,要把开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开发中应把视野放开阔,不要紧紧盯在“有形的物质性旅游资源”,还要放在“无形的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上。再次,要选准突破口,不同的名城各有各的特色之处,如南京可以以明文化和民国文化为突破口,北京以故宫、长城为突破口,而像商丘这样的小城则需以“火文化”和“商人文化”为突破口,这样才能开发出其他景区景点所没有的特色文化精品工程。 (三)加强人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就我国旅游景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人力资源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强人才建设,提升发展素质。首先,高薪聘请、吸引优

6、秀人才的加盟。人才是旅游景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宝贵资源和财富,只有人才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建立“人才引进基金”,不惜重金聘用人才,用优厚待遇吸引旅游专业人员到名城从事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完善人才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创造促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对吸引到的人才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等方式加以稳定。其次,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目前旅游景区需要的是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导游、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从长远来考虑,为保证我国旅游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熟悉当地情况的本土旅游人才。对此,应加

7、强与省内外著名院校旅游机构的密切配合,或选派优秀旅游从业人员前往高校学习专业知识,或直接吸收旅游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或招聘高校富有行业经验的旅游教师,或与其它著名旅游培训机构进行师资交流,或聘请专家、官员授课。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对主管部门的干部、各级行政部门的领导、相关企业的职员进行综合或专门的业务培训,以适应客源市场的开发。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文化认同感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旅游业的优势所在,过去之所以不为人知或很少被人了解,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认识不足及对外宣传不够。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文化旅游对促进旅游景区发展以及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性作用。因此,旅游相关

8、部门要大量出版中、英文刊物、光碟,并通过互联网专线宣传介绍旅游景区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游客对文化旅游的认知面,增加其旅游兴趣。要善于利用媒体在报纸杂志上做宣传,可以联合电视台拍摄旅游景区文化遗产介绍的纪录片、宣传片在国家级电视台播放,宣传名城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及历史杰出人物,编拍成影视作品,供全国观众观看,激发人们旅游兴趣。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旅游景区建设文化强市、重塑旅游景区奠定了良好基础。旅游景区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在对旅游景区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以当地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等自身条件为依托,争取发现并且努力克服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创新和特色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和谐有利的大环境。总之,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景区景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潮流,我们只有在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不断发展完善开发利用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政策措施以及具体方法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建设、重塑旅游景区的目标。(作者单位:成都蓝马景观装饰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