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与制备实验介绍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55434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0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成与制备实验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合成与制备实验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合成与制备实验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合成与制备实验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合成与制备实验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成与制备实验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与制备实验介绍(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 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 学院名称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方向)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测试楼 实验成绩 二一五年六月 五 二一五年七月填写说明1、 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2、 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3、 格式要求: 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

2、五号字底端居中。 具体要求: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第1章 (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燃烧法合成红色发光材料Li2CaSiO4:Eu3+实验目的:1、 掌握燃烧法的实验原理和材料的基本测试方法;2、

3、掌握燃烧法合成Li2CaSiO4:Eu3+粉体的制备过程;3、 研究Eu3+浓度变化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原理燃烧法是指通过前驱物的燃烧合成材料的一种方法。当反应物达到放热反应的点火温度时,以某种方法点燃,随后的反应即由放出的热量维持,燃烧产物就是拟制备的目标产物。其基本原理是将反应原料制成相应的硝酸盐,加入作为燃料的尿素(还原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经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溢出大量的气体,进而燃烧得到产物。 nSi(O2C2H5)4+nH2O= nSi(OH) 4+4nC2H5OH6LiNO3+3Ca(NO3)2+ 3Si(OH) 4+ 12CO(NH2)2 =3Li2CaSi

4、O4+12CO2+4NH3+24H2O+16N2用燃烧法合成发光材料具有相当的适用性,燃烧过程产生的气体还可充当还原保护气氛,并具备不需要复杂的外部加热设备,工艺过程简便,反应迅速,产品纯度高,发光亮度不易受损,节省能源等优点,是一种很有意义的高效节能合成方法。实验药品及仪器药品:三氧化二铕(Eu2O3),硝酸钙(Ca(NO3)24H2O),尿素,正硅酸乙酯(Si(OC2H5)4),硝酸锂(LiNO3),浓HNO3,去离子水。仪器:电子天平,量筒,烧杯,移液管,磁力搅拌器,恒温干燥箱,刚玉坩埚,马弗炉,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荧光光谱仪(FL)。实验配比按Li2Ca1-xSiO4:xEu3

5、+ (x=0.03,0.04,0.05,0.06)配比,以Eu3+浓度为变量设计实验,实验共计4组,各实验药品质量/体积如下表所示:药品名称实验编号质量(g/ml)硝酸锂1、2、3、41.379(g)正硅酸乙酯1、2、3、42.33(ml)尿素1、2、3、42.4(g)乙醇1、2、3、44(ml)硝酸1、2、3、42(滴)/ 1(ml)水1、2、3、42(ml)/ 5(ml)硝酸钙12.2906(g)22.2670(g)32.2434(g)42.2198(g)氧化铕10.0528(g)20.0704(g)30.0880(g)40.1056(g)实验步骤:1.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正硅酸乙酯溶液缓

6、慢滴加到适量的乙醇和水混合溶液中,并添加少量HNO3作为催化剂,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0.5小时,得到正硅酸乙酯的水解溶液A;2. 按Li2Ca1-xSiO4:xEu3+ (x=0.05,0.07,0.9,0.11)化学计量比,精确称取各原料。3. 将称取的Eu2O3溶解于浓HNO3(需要用电炉加热)得到溶液B,将事先称好的Ca(NO3)24H2O、LiNO3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C; 4. 将B、C溶液加入到溶液A中,再加入称量好的尿素,在75继续加热搅拌0.5小时左右,得无色凝胶;5. 将上述溶胶快速转移到刚玉坩埚中,置于马弗炉中,于700恒温焙烧1小时后取出得白色粉末样品;6. 采用XR

7、D、FL等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实验流程简图:实验现象观察与记录观察记录溶解、搅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对得到的样品性状特征进行描述。在暗室中,通过紫外灯照射合成样品,初步观察样品的发光亮度和发光颜色,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合成样品的发光情况进行相互对比,来观察不同的实验条件对合成样品发光情况的影响。测试与分析将合成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等测试,进行合成物的物相组成、发光性能等分析,分析了解样品的发光性能与合成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1.荧光光谱分析选择组别为:硝酸钙2.2198(g),氧化铕,0.1056(g)(1) Li2CaSiO4:Eu3+的激发光谱分析,如图1所示由图可看出Li2CaS

8、iO4:Eu3+材料的激发光谱(=620nm),其为196-496nm范围内的宽带谱,在约296-321nm附近激发效果最好,在此范围出现了平台,除336nm处的激发最薄弱外,其余都能有效激发。(2)发射光谱分析,如图2所示由图可看出Li2CaSiO4:Eu3+材料的发射光谱(=394nm),为501-751nm的宽带谱,其峰值位于大约621nm,在大约601nm存在相对较弱的发射肩,其峰值的出现可能是由于Eu3+的跃迁所致。2.X-Ray衍射分析,如图3所示从X-Ray衍射分析图谱可以看出,其具有两个强度相对较大的衍射峰,该粉体约在25.20和37.90衍射峰强而尖锐, Li2CaSiO4:

9、Eu3+粉体的结晶程度较好。 注意事项:1、 准确称量样品;2、 严格按照实验流程操作;3、 注意安全;二、燃烧法合成钒酸盐发光粉体及性能测试实验目的:1、 掌握燃烧法的实验原理;2、 掌握燃烧法合成钒酸盐粉体的制备过程和方法;3、 掌握燃烧法合成稀土掺杂钒酸盐粉体的基本工艺参数;4、 了解材料的测试表征方法。实验原理燃烧法是指通过前驱物的燃烧合成材料的一种方法。燃烧过程的本质是高放热性化学反应,反应体系经外部能量诱发局部化学反应(点燃),形成前沿燃烧波,燃烧波伴随着剧烈的传热、传质等过程使化学反应持续蔓延,直至整个反应体系,最后达到合成所需材料目的。由于燃烧反应过程异常剧烈,反应物几乎瞬间点

10、燃达到高温生成产物,加之热空气强烈对流使生成的细小产物颗粒“飞散开”并快速冷却,因此燃烧法的合成产物一般非常蓬松,无需进行研磨便可获得分散性良好、粒径均匀的粉体材料。该法作为新材料制备的高新技术,具有节能、高效、合成产物质量高、合成产品成本低、易于实现规模生产等特点。其基本原理是将反应原料制成相应的硝酸盐,加入作为燃料的柠檬酸(还原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经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溢出大量的气体,进而燃烧得到泡沫状材料,该泡沫状物质不结团,易粉碎。实验药品及仪器药品:Ca(NO3)24H2O,LiNO3,Bi(NO3)35H2O,NH4VO3,NH4Cl,Eu2O3,柠檬酸,浓硝酸,蒸馏

11、水。仪器:药匙、烧杯、移液管、洗耳球、刚玉坩埚、电子天平、高温马弗炉、紫外灯、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光谱仪。原料配比:配比一:硝酸钙硝酸锂硝酸铋柠檬酸氯化铵氧化铕偏钒酸铵1.34610.41371.41162.52170.00160.04751.0528配比二:硝酸钙硝酸锂硝酸铋柠檬酸氯化铵氧化铕偏钒酸铵1.27520.41371.41162.52170.00320.04751.0528配比三:硝酸钙硝酸锂硝酸铋柠檬酸氯化铵氧化铕偏钒酸铵1.13350.41371.41162.52170.00480.04751.0528配比四:硝酸钙硝酸锂硝酸铋柠檬酸氯化铵氧化铕偏钒酸铵0.99180.

12、41371.41162.52170.00640.04751.0528实验步骤:7. 将称量好的Eu2O3放入烧杯中,用移液管量取1.5ml浓硝酸加入其中,加热除去多余的浓硝酸。按上述配比称取Ca(NO3)24H2O,LiNO3,Bi(NO3)35H2O, NH4Cl,柠檬酸放入上述烧杯中加10ml蒸馏水溶解。然后缓慢加入称量好的NH4VO3。8. 在75左右,磁力搅拌40min,溶液由橙黄色变为深蓝色均匀的溶胶。9. 将该溶胶盛于刚玉坩埚中,放入预热到680的马弗炉中燃烧合成并保温1h,出炉空冷得到最终产物。10. 在紫光灯下观察样品的发光情况。实验流程简图: 实验现象观察与记录观察记录溶解、

13、搅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对得到的样品性状特征进行描述。在暗室中,通过紫光灯照射合成样品,初步观察样品的发光亮度和发光颜色,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合成样品的发光情况进行相互对比,来观察不同的实验条件对合成样品发光情况的影响。测试与分析将合成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测试,分析测试数据,了解样品的发光性能与合成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注意事项:4、 严格控制物料的配比;5、 严格称量;6、 严格控制搅拌温度;7、 观察实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实验结果与分析:从X衍射分析可以看出,在约32处图样出现最高峰,此时峰值最大,且峰值在1mol%4mol%范围内,随之升高而降低,1mol%时的峰值最大。对比几组Ca含量可以看出,Ca含量为2mol%和3mol%时,衍射峰的强度越高。 学生实验 心得通过两周的综合实验,从实验的要求,到实验的规范操作,老师都给予了细心的教导。明确了材料制备与合成实验的要点及思路。观测到了实验的现象,学会通过仪器来测定样品的性能。学生(签名): 年 月 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