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33203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制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制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制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制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制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制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制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的分析(上) 2012年12月19日 15:54 来源:经济学家2012年第6期 作者: 字号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5内容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摘 要:文章基于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制度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市场化水平、政府治理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起到了抑制作用。从东部地区来看,市场化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分别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促进和抑制作用。从中部地区来看,市场化水平对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西部地区来看,市场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均对西部地

2、区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促进作用。控制变量人力资本对全国和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促进作用。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影响机制,省际面板一、引言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程加快。与此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差异非常突出。如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排名前三位的省市是浙江、辽宁和山东,投资流量分别是26.21亿美元、17.74亿美元和15.88亿美元,而排名后三位的省市是贵州、青海和西藏,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分别只有510万美元、110万美元和29万美元。如何解读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省际差异非常突出的现象,从而寻找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

3、影响机制,成为摆在学者们面前的一个亟须研究的课题。虽然我国各省区宏观上共享有同样的成文法,但由于各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资源、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尤其是我国渐进性的改革开放推进战略导致我国各省区之间的制度变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造成了各地区之间的制度质量差异,这种制度质量差异可能形成对我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不同的影响机制。关于制度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已引起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如李敬、冉光和、万丽娟1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过程及其特征进行了考察。熊伟、熊英、章玲2以修正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制度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即制度通过影响企业优势、内

4、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进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阎大颖、洪俊杰、任兵3基于制度的视角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政府政策扶持、海外关系资源及自身融资能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能力具有重要影响。阎大颖、任兵、赵奇伟4从组织社会学视角的制度理论出发,探讨了企业选择跨国并购和合资新建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决策动因,并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进行了实证研究。陈丽丽、林花5从投资动机的角度研究了制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市场寻求型与战略资产寻求型的企业,我国资源寻求型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对制度因素的重视程度最低。李凝、胡日东6引入制度理论对中国OFDI的地域分布特征进行了解释,发现

5、转型期制度约束与制度缺失是中国OFDI高度集中于避税地的重要原因。陈思、王方芳7发现东道国对投资的保护制度不是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已有的成果对于研究类似问题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但综合现有研究发现,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目前的研究多是基于总体的宏观层面展开,这些研究将中国各地区视为同质的经济体。其实,中国各地区之间由于风俗习惯、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及制度变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将各省市视为独立的经济体、全国视为各经济体的联合进行分析更为恰当;二是目前虽有从制度角度来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但这些文献多是从东道国制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而从母国制度因素的视角

6、来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还非常少。因此,本文尝试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基于母国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影响机制。二、模型设定关于制度与经济的关系,传统经济学认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诸如资本、劳动力、资源、知识等变量,而制度是外生变量,从而忽视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社会的资源及知识存量一定的情况下,制度的变迁同样能带来经济绩效的变化。制度可以降低经济发展中的交易费用、建立激励机制以及减少或约束破坏经济发展的行为。因此,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度的演变可以经由习惯、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以及成文法等构成。虽然经常遇到制度规则的突变,但实质上

7、制度演进的过程却是渐进的。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对外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制度对对外直接投资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均处于渐进式的演变过程中,计划经济“大一统”式的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目标的各项制度逐渐确立。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一国正式制度的特征如法治完备性和执法效率、产权保护程度、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市场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效率。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社会普遍认可的传统习俗、文化意识、道德观念等4。由于非正式制度在测度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本文所选择的制度指的是正式制度。为进一步研究制度因素对我国

8、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拟分别从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来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驱动。考虑到2003年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非常小,并且不稳定,不具有统计意义。因此,本文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所采用的数据时段为20032010年。1.法律制度(law)成熟的市场经济表明,完善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对于激发经济人充分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法律制度本身难以量化,本文使用知识产权保护来衡量法律制度环境。樊纲、王小鲁等8计算过我国各省市历年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本文直接引用他们的数据。2.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涉及的层次非常复杂,本文拟从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度以及反映政府参与经济活动

9、的程度即政府治理来反映各地区经济制度的差异及动态演变。(1)市场化水平(market)所谓市场化,是指对正在进行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体制转轨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一项规章制度的变化,而是一系列经济、社会、法律以及政治制度的变革。由樊纲、王小鲁测算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是目前较权威的测量我国各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指标体系,该指数在综合权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及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等方面的演进进程,通过赋以相应的权重,测算出我国各省市的市场化相对指数。本文直接引用樊纲、王小鲁的计算结果。(2)对外开放度(open)在开放经济背景

10、下,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直接影响该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对外贸易制度难以度量,但是可以利用各地区对外开放度这个指标来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制度。因此,本文采用对外开放度来衡量对外贸易制度,其数据由我国各地区对外贸易额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之和占GDP的比重来衡量。(3)政府治理(govern)政府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衡量政府治理的指标比较多,基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这一特殊时期,本文采用地区财政支出占当地GDP比重来衡量政府参与经济的程度。3.控制变量:人力资本(human)本文选择人力资本作为计量模型的控制变量。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是该地区人力资源

11、的重要体现,可能对该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关于人力资本的测度方法比较多,相对权威并且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是用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来度量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方法。该方法以6岁及以上人口为总样本,假定各级别教育的教育年限分别为文盲0年、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专及以上16年,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公式为:小学比重6+初中比重9+高中比重12+大专及以上比重16。本文使用这种测度方法来计算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本文构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我国各省市对外直接投资,为体现制度因素对我国各省市对外直接投资的长期累积效应,本文使用我国各省市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

12、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全国样本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如表1所示。表1 全国样本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基于此,本文构建的计量经济模型为:lnofdiit=0+1marketit+2lawit+3governit+4openit+5humanit+it+it为进一步研究制度因素对我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地区差异,本文分别从全国样本、东部样本、中部样本和西部样本等视角进行计量分析。我国大陆共包括31个省市地区,由于贵州和西藏的数据不完整,在此将其剔除。因此,本文包括的地区共有29个省市(剔除贵州和西藏)。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9个省市。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广西、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等9个省市。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JL015);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148);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QN-017)(作者: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郑展鹏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刘海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