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20655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垂直与平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6465页的内容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

2、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开始吧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展示各种情况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

3、看?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进行分类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预案:a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b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c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2引导学生分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3师:对于他们小组的这种分法,你们有问题吗?设想:当出现“b”情况后,教师要引

4、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想象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并把直线画得长一些,使学生明白,看起来快要相交的一类实际上也属于相交,只是我们在画直线时,无法把直线全部画出当出现“c”的分法时,开始同“b”的做法一样,先使学生明确快要相交的一类也属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再使学生明确分类时要统一标准相交的一类,快要相交的一类,不相交一类,这样分类是以相交与否为分类标准而相交成直角是根据两条直线相交后所成角度来分类的二者不是同一标准,所以这种分法是不正确的从而达成分类的统一,即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总之,在分类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看似两条直线不相交而事实上是相交的情况先想象是否相交,再请一两名学生动手画一画,

5、从而达成共识三、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的含义揭示平行的概念师:那剩下的这组直线相交了吗?想象一下,画长点,相交了吗?再长一点,相交了吗?无限长,会不会相交?师:这种情况你们知道在数学上叫什么吗?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知道为什么要加“互相”吗?谁能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小结: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直线会出现几种情况?揭示垂直的概念师: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师:你认为在这些相交的情况中哪种最特殊?师: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而其他情况相交形成的都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师: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呢?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

6、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互相垂直四、练习巩固,深化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1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你能举几个例子吗?3咱们看看几何图形中有没有垂直和平行的现象?五、拓展延伸,发展空间观念师:下面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每根小棒代表一条直线1摆出两根红色小棒与绿色小棒平行,想象有多少条直线跟绿色小棒平行观察发现规律2摆出两根红色小棒与绿色小棒垂直,想象有多少条直线跟绿色小棒垂直观察发现规律六、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公开课: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

7、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学生分析:“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的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

8、季度的天数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猜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2、说一说下面节日的日期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

9、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二、探究新知1、认识年历这是一张2003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汇报结果: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师:哪两个

10、月是连续的大月?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2、计算平年全天的天数师:一年有多少天呢?、师: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317+304+28=365天师:通过计算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平年全年是365天3、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师:一年中哪月是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左拳记忆大小月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48页,看下面的一段话:“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

11、天?哪个月除外?儿歌记忆大小月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带领学生读儿歌练习: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这些节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3、认识平年、闰年2003年各月的天数我们知道了,那么别的年份各月的天数是不是这样呢?概括:每一年的12个月中,都有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份天数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在所不同,我们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提问:二月份的天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平年、闰年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请同学们观察下表,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根据年份发现什么规律?使学生理解通常每四年一闰的道理闰年的公历年份与4有什么关

12、系?请学生计算1989年到1994年各年份除以4,看看发现什么规律?三、巩固练习1、一年有多少天?2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3、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4、填一填一年有个大月,个小月5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8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是月和月四、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2、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取得很大的进步五、作业课本P56的第5、

13、6题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织金县中寨小学孟元承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唯一的曲线图形,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此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诸多直线图形圆的认识教材编排思路是从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教学这部分内容,既能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也是为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

14、,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画图、比较、猜想等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情感与态度目标: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美和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图教学难点:归纳圆的特征一、铺垫孕伏1、复习旧知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的平面图形,仔细想一想有哪些常见的平面图形?提问: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2、揭示课题演示:一个小球,小球的一端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

15、手拽住绳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提问:小球的运动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引入:对,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个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二、探究新知教学例11、请看幻灯片2,提问: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上有圆吗?,提问:你在哪里还看到过圆吗?2、提问:你们见过篮球吗?你认为它也是一个圆吗?,指出: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所以球不是一个圆,但球的切面是圆形3、尝试画圆、谈话:用你喜欢的工具画一个圆提问:在刚才画圆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圆和以前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指出: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教学例21、在画圆时,我们通常会借助一个专门的工具,那就是圆规老师手里拿的就是一个圆规,它有两只

16、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2、边讲解边演示圆规画圆的方法第一步: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第二步: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第三步: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强调: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重心放在针尖一脚上;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3、尝试画圆讲述:现在请你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分别定为2和4cm,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自己试着画两个圆4.介绍圆心、半径和直径讲授: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讲授: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通常用字母r表示提问:那你有没有发现圆规两脚间距离和半径有什么关系?讲授: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5、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题三、深化感知1、认识半径特征比一比:讲述:给大家10秒时间,看谁在自己的圆中画的半径最多!追问:还能继续画吗?能画得完吗?说明了什么?量一量:提问:用直尺量一量这些半径,你有什么发现?议一议:追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