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中的先行组织者探讨.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19469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中的先行组织者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中的先行组织者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中的先行组织者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中的先行组织者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中的先行组织者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中的先行组织者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中的先行组织者探讨.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中的先行组织者探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戴维保罗奥苏贝尔所提出的。根据他的理论,学生在其自身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将决定其能否更好的学习新知识。也就是说,要想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新的知识,必须要先使学生在其认知结构中增加与这些新知识相关的认知概念。也即在传授新知识之前,需要先传授与其相关的一些“引导知识”,这就是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策略就是在教学中探求出能充当新旧知识联系桥梁的引导材料,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使其相关联进而同化。根据戴维保罗奥苏贝尔的理论,先行组织者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图片、音乐、视频等都可

2、以。不同形式的先行组织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即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增加与需要被传授的新知识相联系的概念。许多教师对于先行组织者的了解比较模糊,甚至说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概念。有教师认为导入就是先行组织者,或者说设计先行组织者就是设计导入。然而先行组织者和导入并不完全等同。先行组织者和导入都属于教学环节中最开始的部分。先行组织者是学习新知识前呈现给学生的引导性材料,导入是指课堂教学最开始的3-5分钟中师生所有的教学活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从属关系。先行组织者是存在于导入中的。由于认知上的不清楚,导致不少教师对于先行组織者在课堂导入中的运用出现偏差。最突出表现为教师只是从尽可能引

3、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来思量课堂导入。造成一种现象,学生对于学习新知识产生了兴趣,但具体到如何掌握与运用,对学生的帮助其实是微乎其微的。这样,课堂导入所要发挥的真正作用没有达到。一、先行组织者在导入中的价值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维学生由课间状态到真正进入到上课去接受新知识是有一个时间差的,如果教师精心把握好这个时间差的过渡,就能迅速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利用先行组织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教学氛围不再是无趣的知识灌输过程。通过课堂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期待心理、求知意图。这些方面得到激励,教学就会在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过程中完成。帮助学生接受,引导学生建构

4、引导是强化导入效果,并将其渗透于整个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课堂教学开展极为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做好引导工作。如果导入环节仅仅是作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不着眼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就很难对学生的认知行为或认知技能有意促进。教师在引导工作上需要做到,明确学习目标,指定学习课题,确定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进度,提示学习方法,指导思维方向。根据戴维保罗奥苏贝尔的理论,设计出具有清晰度高、稳定性好、包容性广的先行组织者,是促进学生吸收接纳新知识,防止外界干扰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好的先行组织者能让学生发现自己认知结构中已存在的、有帮助的概念,把要进行学习的知识纳入其中,使形成关联进而同化,达成学习的目的。教师充当呈现者

5、、解释者。利用好先行组织者,则可以使学生更易接纳新的知识,并使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增设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堂导入中的先行组织者引起注意的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激起、维持和增强。兴趣是认识事物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的心理状态,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一旦进入这这种状态,学生就能主动、自觉投入学习情境中,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被动到主动。在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下,学生会发现自己认知结构中已存在对新知识的学习有帮助的概念,因此他们也会对即将开始的学习抱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习动机增强。这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讲授

6、核舟记时,课文属于文言文体裁,并且与前面所学习过的文言文相比,课文长了不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不高。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这节课我们不上语文课了,来上大家都很喜欢的美术课,下面老师给大家发绘画纸,我们一起来画画吧。同学们都是画画的能手,那老师希望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艘小船,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老师会让我们在语文课上来画船呢,顿时学生的兴趣就会来了。接下来,整堂课就可以以一种画画的方式,将课文融于自己的画作,教师和学生一边学习课文内容,一边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的“核舟”来。这样的方式,既有趣味性,使学生愿意学,同时把握了这篇课文中核舟的空间概念,画画的形式也能使学生影响深刻,

7、利于学生接下来对于课文的背诵。沟通旧知的先行组织者通过寻找并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温故而知新。各学科的教学内容、章节之间、课文与课文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由已知到未知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一条规律。以学生已有旧知识为基石进行新知识的添加,构建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更为轻松、顺利的将新知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补充或展现必要的背景知识是必要的。确保学生能寻找到新旧知识间的实质性联系,降低学习活动的认知难度,提高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效率。例如在讲授记承天寺夜游时,考虑到这是一篇咏月的文章,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就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背诵一些以前学习过的咏月的诗句。如

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熟悉的诗句可以勾起学生对于月亮的无限遐想。在此基础上导入课文:“月总会引起人们的无穷的遐思,从古到今,多少文人骚客借月抒怀,表达他们各种各样的情感,其中以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为多。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吟咏月的诗文,它又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来一番记承天寺夜游吧。”通过对以前学习过的旧知识的回忆与复习,与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就搭起了一座桥梁,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用于比较的先行组织者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其中,旧知识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起积极作用的为正迁

9、移,起消极作用的为负迁移。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和旧知识上的,所以导入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以此为基础,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找准找好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将两者之间搭好桥梁,完成互通。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第一次感知就要清晰,防止负迁移。例如,在讲授桥之美时,由于前面学生学习了中国石拱桥一课,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将两课联系在一起,会自觉认为两篇课文都是写桥,又都是说明文,所以两篇课文在各个方面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中国石拱桥是较为规范的说明文,而桥之美则是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这从根本上就有不同。教师在讲授之前可以布置一个课前预习。让学生先自己在家初读桥之美这篇课文,并试着找一找与前面学习的中国石拱桥

10、的不同之处。教师在正式讲授时,导入环节就以检查预习的方式,先简单让学生们谈谈他们认为和前面课文不一样的地方,再开始讲授课文。在拓展环节,让学生们在学习过课文之后,再谈谈两篇文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学习课文时,最大程度地不被负迁移干扰。三、运用先行组织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指导下,重中之重就是搭建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桥梁。就笔者看来,在帮助学生寻找建立新旧知识实质性联系的同时,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设计要贴合教学主题先行组织者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设计。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有这个东西而设计,就没有什么价值。先行组织者的设计要与该堂课的教学密切相关,对该堂课的教学起到定向、导向的作用

11、。切忌牵强附会乃至风马牛不相及。例如有的教師设计课堂导入时,采取一种博眼球吸引注意力的方式,用一些不合时宜的语言刻意逗笑,与该堂课的学习基本没有关系。导入的设计,要抓住组织者与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如果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既浪费时间,不利于学生学习,还会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设计要结合学生学情先行组织者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学情,如年龄、接受能力、认知层面及当前的知识水平,即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难度过大,过分超出学生理解。如果组织者的设计,超出学生的认知层级,学生难以接受。不被学生接受的组织者,很明显就起不到搭建新旧知识桥梁的作用,自然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教师要仔细研究每个学习阶段学

12、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设计组织者,设计导入环节。总之,为了更好达到课堂导入应有的效果,我们应该重视,更好地把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到课堂导入中。教师考虑课堂导入时,不能只是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帮助学生构建已有旧知经验和需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桥梁,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更为关键与重要,这对学生之后的掌握与运用提供了更大的帮助。通过激活或唤醒长时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为旧知识向新知识的顺利迁移架设沟通的桥梁,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更为顺利也具有效性。课堂导入离不开先行组织者。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20XX.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薛晓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薛晓嫘.先行组织者与语文新课导入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1999.5黎虹.“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