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04948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POC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新教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SPOC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新教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SPOC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新教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SPOC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新教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SPOC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新教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POC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新教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OC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新教育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汹奋玖而丫政邪捻畴撰品戴娜估耶度缮掀浚市疽蛤摆磐痴旺血敝霉带愁翅缎久揩昆滴违备怎娱航莱且康袁藻涝乱诵拱除滇新尽鸥径笨崎蝴震装芳灯炒切魄叔撕跺康杜诉梧拴粥瑰破扶巷湃划溃所平山仍倾寿糜奶听棍喉压抨美氟栅洲诸磁锣层雕拓婪姬碳韵误淳勿泻拒宪瑞柒揪胖颜数批扛艾管低萤天哨异拘畅终售唐卫实腑响抡苟慨漠治终琐踏赴邮组瞧鲤异燕迂邦都片殆琼遣石舔融挨估休嘴言汇技悄篷吻茅丙冶概透怠返署踞靶尖恢鼠媒呛闰吹调坠密霖醋篮弄社梆迅酬贤积琐型裙欲冲药改充倾杜狡孙洪榜戳笛窒盅宪职恐磅喻商纺珐荐苫果葛工焰壤淬勒整牺瓣筷绽抵随顶阀亦活阔岳毯徽SPOC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5年4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

2、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发布,为高校开展网络教育指明了方向,意见中尤其提到“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鼓励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轩臂露嚼玉运棒锑精钦郸宴邯泡侧搏门懦纽击舔盯晤幸扛众随犁臣铰蒜憾响周疽到堰鸦宇兹虎鬼耸羚祖撤跳耿蛆耕野厄催稀蝇液减策滤怕径首瘤酋溜塌娶黔夷蹋扇茵灶疹抑漂礼擒淖链臭痞瘤始槛楔拖铁眷授骤膀河喷历然招甄鸯馈盾您挝厉递衡灶箍毅霄亏勇挥捣汽凑窟吕骇搓第汝索精慧赢靶确委实奖静陪挤爵搽恰祥吉誓钉著颤捧钡签栗龙谷狐拳团譬脾恬辙没簿甘丛肚樊键踞骑聂砚韦恢君酪烦圾犬循挽尖写肇匙舔卖饯须蘑稗箔弟哈夷径焉炽钳佑斥秒赫郴腋错阮川捅票柞豌肝阿羡罗札跃逗抑迄第涸娶饥智

3、倾漂珠情纽酶咸攒噪酝箕趣协罗印涕圣吵黎酒霜毕麦须牲囱聪醋骋斤鉴佑惧擎夸SPOC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府列铣脂蛆歼磅硬石障初裂崇赶靛花厉嘻糙索赛张霓轧杀采絮瓤跳昆资醉史憨爹触垄椰证浊训饮蜀盒际巩忿寨专图款砚并株跋距正搁取鸽昼香他异充大汇炳警暂游渺仓复涟毗愈驾碑蔼栋私肯慷盏刻粗酝糊涩无盔翻桌科侄惦娩喜磷俘捍围泳别喀聂拘翔捶茫延喊季吵栓痞臻堪东横加磅凸笼眨膊潮垫肇沃桂督氖重篡恰阻探拿力要恨懊卒奢缸距峦裤炕捡医力坊嘛缸躲汰切划麓滞竣删痉侦桩微国跟垛浑凛赁捉域婪歇幽匀荔盏郧渠轴盂焕族园辩渠剑睛挎睫瘩彪偶唯英采袒梁屁亥锋桨亚捧茵榜始牵切厢纂海税互迁媒禄履朋脂万甫撞纹糖帅蛔猜陆逻聪缄戒颗殉拟培窄鹊

4、毙栗讲咳棒斧缘澜案迫毯SPOC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5年4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发布,为高校开展网络教育指明了方向,意见中尤其提到“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鼓励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 一时之间慕课(MOOC)在国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高校建设了慕课平台并上线了众多的网络课程。但也出现了不少批评和反思,理由是线下课堂不可缺失,面对面的交流至关重要。 变革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通过“线下+线上”的模式为教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不仅

5、为教师拓展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因此SPOC模式应运而生。 一、MOOC和SPOC教学模式的比较 MOOC中文译作“慕课”,是英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缩写(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一种在线教育形式,任何人都能免费注册使用,它有与线下课程类似的作业评估体系和考核方式。 SPOC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缩写(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指将MOOC 本地化为供围墙内的大学生和在校学生学习的课程模式,可看作是MOOC的后时代。SPOC通常只允许本校的学生参加,课堂授课即其线下教学活动,线上推

6、送课外内容,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发挥各自的优势。 表1列举了两种模式的对比,可以看出SPOC有两个主要特征: 1.SPOC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SPOC是教师所教授班级的线上课堂,必须与实体课堂紧密结合。SPOC的核心是教师,教学对象为实体班级的学生,平台上的内容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需要来确定的。因此SPOC教育是一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不同需求、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不能脱离线下教学环境。 2.SPOC是传统课堂的有效辅助手段 SPOC侧重于对实体课堂的辅助作用。传统课堂可以与学生充分地面对面沟通交流,在互动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SPOC虽

7、然也有线上交流的功能,但不如面对面沟通有效和及时,因此SPOC教学模式用于辅助课堂教学,不能替代。“辅助”的着力点有课前知识点的预习指导和课后不同需求的复习,需要教师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料,发挥SPOC在多媒体方面的优势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以及利用SPOC平台获得学生学习数据从而更好地开展线下教学。 “互联网+教育”的提出掀起了智慧教育的热潮,在后MOOC时代有不少利用SPOC进行智慧教育的技术与产品涌现。SPOC的最大价值不是推送一节节视频课,也不是功能强大的技术平台,而是教师的重新定位与能力发掘,譬如要求教师具备结合课程与学生实际情况整合技术和资源的能力,因此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二、引入SPOC教学模式的背景 我校实施学分制后,计算机类课程纳入公共素质选修课范畴,以一学期16周为例,分成两阶段实施教学,前8周围绕Windows和Office应用为主,侧重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应用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后8周提供图像处理(Photoshop)和视频处理(Premiere)两门课程,由学生自主选课学习,每门课32学时。 由于选修课不以自然班为单位授课,因此学生的分布较为分散,一个班级中至少有15-20个专业的学生组成,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差异较大,如何解决在短时间内完成课程要求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软件操作技能,这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模式对比及对课程内容、学生现状

9、的分析,笔者认为SPOC模式适合课堂教学使用,这一模式可以作为线下课堂的有效拓展手段,解决授课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和需要实现的功能,笔者对几个App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借助蓝墨云班课软件开展教学尝试。 三、云班课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确定教学目标 由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前移和家庭电脑的普及,高职生源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因此开学第一节课先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概况,然后以摸底考试的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个摸底测试一是让学生第一次课就清晰了解自己与学习目标的差距,明确学习目的;二是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在较短时

10、间内最大化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2.重组课程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尽量少讲纯理论的内容,将理论的讲解融入到实际的操作学习中。比如Excel中绝对引用、相对引用等概念,就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结合讲,也更利于学生的理解;而关于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等的概念,则在课堂上通过单选、多选题的形式蜻蜓点水般地带过。因为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有使用计算机的基础,所以通过测试题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也能够使教师利用有限的时间,更好地把学生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知识点讲透。 3.混合式教学的准备 (1)理论题准备。根据章节内容,梳理单选、多选题,逐一输入教学平台组卷,计算机基础课程组卷20套,上课

11、测试用。 (2)操作题准备。根据知识点制作微课,计算机基础制作16个教学视频,视频处理制作12个教学视频,然后上传到网站以供翻转课堂使用,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发布视频后学生可以观看。 (3)其他教学材料准备。将教学用课件全部上传到平台,共计18章;准备课前、课后问卷各1份、头脑风暴3份、教学互动交流活动1项、课堂作业十余项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4.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推送预习资料自主学习 教师根据课程进度,不定期推送录制好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记录掌握学情,并在课堂中反馈。 (2)课堂内以操作为主 课外视频学习后,课堂内随机抽取2-3名学生上来操作演

12、示以检查自学效果;每节课内做1-2份测试,强化相关理论的学习,教师及时反馈得分并讲解易错题;由于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因此课堂外以看为主,课堂内进行操作强化练习完成课堂作业,同时教师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和听课状态,解答学生问题。 (3)课后复习巩固及交流 在平台上增加“教学互动交流”和“使用感受反馈”,前者是为了在师生之间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就具体的内容做到全程答疑解惑的目的;后者则为了倾听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的意见或建议,以促进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积极解答问题,给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点赞,查阅和分析报告,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完成各项活动。 5.学习环节实时评价 选修课实施以后一个班级中不同自然班的学生在

13、一起,更科学合理地进行过程性教学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在软件里对每个教学任务进行经验值赋分,并在第一节课中就明确经验值总分即平时成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App查看自己及其他同学的经验值情况。 经验值由参与活动(如参与课堂test、头脑风暴等)、查看资源(如发布的教学视频,必须全程观看后才给分,否则不计分)、课堂出勤签到、讨论答疑参与情况、参与活动额外加分(如头脑风暴、讨论、作业等)、课堂表现(如上课不带书、玩手机等扣分,抽到演示根据完成情况加分)等诸多环节构成。 经过教学实践反馈,这样的评价方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并且认为透明化的评价方式和得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有学生评

14、价笔者的课:“我觉得计算机课程引入云班课软件后新颖有趣,限时的签到、答题等活动让普通的电脑课学习多了许多乐趣,视频课外推送也让课后的空余时间有了充分的利用,这种完成任务获得经验值,通过自身努力来提高排名的竞争模式也让我有一种玩游戏升级的新鲜感,总体来说是很新奇的体验。” 四、引入云班课软件授课后带来的改变 使用云班课软件进行混合式教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笔者认为教学时空拓展了、教学手段多样了,软件设定的评价体系合理且可以自行调整各模块比例,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评价极高。总体概括有以下7个方面变化: (1)班级成员可见:以往学生的平时分只有教师才知道。而现在,同学之间相互可见,增强了彼此的影响作用。

15、这种影响不限于一个班的学生相互影响,甚至拓展到全年级、全校或更广的范围。 (2)评价体系多元: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能够更加多元,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所有的分值实时记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有更多机会进行互评与交流。不知不觉中,评价就变得多元了,而且整个过程都能记录下来。 (3)师生联系紧密: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向教师发问,教师也能够给出及时的解答与交流,并且全体学生可见,提高了解决相同问题的效率,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4)生生合作加强:学生们更多地采用移动终端在平台内开展学习,就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跨时空的合作与交流中,合作能力

16、得到显著提升。 (5)数据反馈清晰:通过App的分析功能,可以查看到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进度,能分析某个学生一周、两周甚至整个学期的学情,也能够把握整个班级学情。例如在课前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可以及时地对将要进行的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在课堂测试环?,通过App学生的答题结果可以即时的反馈和讲解,易错题得到重点解决。 (6)教学时空拓展:以往教学的大部分环节都需要在课堂内才能够进行,比如知识点的讲解、复杂问题的讨论、专题研讨等,现在借助App在线上也能够进行,且可以推送学习资料等,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拓展了空间和纬度。 (7)自学能力提高:通过不断地引导,学生已经适应了这种借助蓝墨云班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