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共46张)课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0604758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共46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共46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共46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共46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共46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共46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共46张)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尿素分子的立体结构,CO(NH2)2+H2O CO2+2NH3,脲酶,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常见的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芽孢杆菌、小球菌、假单胞杆菌、克氏杆菌、棒状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某些真菌和放线菌也能分解尿素。,2、课题目的,一、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二、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尿素细菌的数目,启示:寻找目的菌种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 筛选菌株,PC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DNA扩增技术,此项技术的自动化,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如果请你来找这种耐高温的酶,你会去哪里找?,热泉70-80摄氏度的高温条件淘汰了绝大多数微生物,而耐热的

2、Taq细菌脱颖而出。,水生耐高温细菌Taq,1、实验室微生物的筛选原理(P21),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一)筛选菌株,一、研究思路,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选择培养基。,(一)筛选菌株,一、研究思路,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细菌不生长,酵母菌、霉菌等真菌能生长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1.在培养基的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是什么物质?,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尿素,2.分析该配方的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

3、?如果有,又是如何进行选择的?,有筛选作用。尿素是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因此,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阅读22页本课题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二、统计菌落数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活菌计数法),(二)微生物计数,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mm,一、研究思路,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 1mm ,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1mm,下面以一个大方格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那么,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是多少? 1ml菌液中的总菌数?(1ml=

4、1cm3=1000mm3),5AB104,5A,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统计菌落数目稀释涂布平板法,(二)微生物计数,平板菌落数统计注意事项,1、几个菌落粘连一起,只要肉眼能区分,就算几个; 2、不管菌落大小,只要肉眼看得见,就应该计数; 3、菌落数目过多时,可以合理采用样方法。,某班级菌落数统计表格,平板,组别,恰当的稀释度、正确的涂布操作是成功地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取样0.1mL,稀释倍数106),14,【例1】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测得平板上的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 mL) A.2.34108 B.2.

5、34109 C.234 D.23.4,思考1:如何根据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mL样品中的菌株数?,【解析】选B。稀释倍数为106,0.1 mL稀释液的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则每毫升样品中菌落数就为234/0.1106= 2.34109。,每mL样品中的菌株数=(CV)M,C: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V: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 M:稀释倍数,思考2:为什么测平板上的菌落数可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的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用菌落数在303

6、00的平板进行计数。,思考3: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高还是低,为什么?,低。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第一位同学只涂布了一个平板,没有设置重复组,因 此结果不具有说服力。 第二位同学考虑到设置重复组的问题,涂布了3个平板,但是,其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太远,说明在 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3个平 板的计数值用来求平均值。,实例分析1,启 示,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在分析实验结果时,一定要考虑所设置的重复组的结果是否

7、一致,结果不一致,意味着操作有误,需要重新实验。,实例分析2,想一想:A同学和其他同学所得实验结果差异 如此之大,请分析原因可能有哪些?,实例分析2,想一想:你能通过设置对照,帮助A同学排除 上述两个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吗?,一种方案: 可以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样进行实验。 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A无误; 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的配制有问题。,实例分析,想一想:你能通过设置对照,帮助A同学排除 上述两个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吗?,另一种方案: 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对

8、照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实例启示,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排除实验操作、培养条件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三)实验基本原则,1、平行重复原则,2、对照原则,3、单一变量原则,一、研究思路,实验名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1、分组编号 2、处理(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 科学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 可行性原则 3、观察记录(设计观察记录表) 实验预期: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实验结论:,设计时请利用P23-P24的三个资料,二、实验设计,实验名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

9、离与计数 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1、分组编号 2、处理(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 科学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 可行性原则 3、观察记录(设计观察记录表) 实验预期: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实验结论:,设计时请利用P23-P24的三个资料,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用具:,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将土壤中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筛选出来,并进行统计分析。,1.提供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原则上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培养基才能生长。,小铁铲、信封、酒精灯、培养皿、试管、试管架、移液管、胶头滴管、蒸馏

10、水、选择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等。,2.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实验设计,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记数,1.土壤取样,3.样品稀释、取样涂布,4.微生物的培养、观察并记录结果,5.细菌的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信封中。,实验步骤,1土壤取样,制备5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15个选择培养基,准备好无菌试管和移液管。,实验步骤,2.制备培养基,制备5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15个选择培养基,准备好无菌试管和移液管。 注:每个稀释度下需要3个选

11、择培养基(平行重复原则),1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选用稀释倍数为103107的稀释液。,实验步骤,2.制备培养基,为什么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相同吗?,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单位:株/kg)是不同的,例如在干旱土壤中的上层样本中:好氧及兼性厌氧细菌数约为2 185万,放线菌数约为477万,霉菌数约为23.1万。因此,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同时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选择培养的条件。,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

12、般选用103、104和105倍稀释液;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液。,注: 样品的稀释,将10g土样加入盛有90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吸取上清液1mL,转移至盛有9mL水的无菌试管中,依次等比稀释至107稀释度,并按照由107至103稀释度的顺序分别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操作。按照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涂布平板,不必更换移液管。,实验步骤,3.样品稀释、取样涂布,注意:由于初次实验,对于稀释的范围没有把握,因此选择了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稀释倍数为103107。,将涂布好的培养皿放在30下培养。比较牛肉膏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中菌落的数量、形态等,并做好记录

13、。,4.微生物的培养、观察并记录结果,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细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12d;放线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57d;而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注:,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温度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在同一稀释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平均值,并根据平板所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细菌的数目。,实验步骤,5.细菌的计数,操作提示,一无菌操作 1、取土用的小铁铲的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灭菌。 2、应在火焰旁称取土

14、壤。在火焰附近将称好的土样倒入锥形瓶中,塞好棉塞。 3、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操作。 二做好标记 注明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平板培养样品的稀释度等。 三规划时间,课题延伸,CO(NH2)2+H2O CO2+2NH3,脲酶,pH升高 指示剂(酚红)将变红,挑选选择培养基中不同形态的菌落接入含酚红培养基 的斜面中,观察能否变红。,1、结合对照,分析培养物中是否有杂菌污染以及选择培养基是否筛选出一些菌落。 2、是否获得了某一稀释度下,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在这稀释度下,是否至少有两个平板的菌落数相近? 3、你统计的每克土壤中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菌落数是多少?与其他同学的结果接近吗?如果差异很大,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结果分析与评价,滤膜法,以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为例。将已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培养液基上培养。在该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黑色。可以根据培养基上黑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微生物计数,(一)空气中微生物总数的检测 (二)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三)牛奶中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四)土壤中真菌(或放线菌)的分离与计数,六、相关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