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2012安全生产实务与案例分析要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00326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Q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2012安全生产实务与案例分析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CQ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2012安全生产实务与案例分析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CQ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2012安全生产实务与案例分析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CQ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2012安全生产实务与案例分析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CQ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2012安全生产实务与案例分析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Q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2012安全生产实务与案例分析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Q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2012安全生产实务与案例分析要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安全生产管理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一、 安全生产: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二、 安全目标:包括重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指标、伤害频率或伤害严重率、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作业点尘毒达标率、劳动安全卫生措施完成率、隐患整改率、设施完好率、全员教育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率等等。三、 安全:1)客观事物的危害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2)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失或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3)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

2、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四、 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的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本质安全的两大功能: 1)失误-安全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五、 事故: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六、 未遂事故: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七、 工伤事故: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害事故称作工伤事故。八、 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

3、理上的缺陷。按危害和整改难度划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九、 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十、 风险:风险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的函数且成正比。十一、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存储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十二、 不安全状态: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十三、 不安全行为:能造成事故的人的错误。十四、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

4、劳动纪律。十五、 “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十六、 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以防止工伤事故为目的的一切措施,如各种设施、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和安全防爆设施等。十七、 三级教育:1)厂级教育: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只要危险因素及 防范措施。2)车间教育:本车间的安全状况、规章制度、危险源、防范及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3)班组教育: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的工作衔接。十八、 “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十九、 海

5、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修正后的伤亡事故的五因素为:社会环境和管理缺陷、人为过失、不安全动作、意外事件、人身伤亡。二十、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一、 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的流程:起草、会签、审核、签发、发布。二、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总要求是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并有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监理。具体应满足如下要求:1)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2)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3)来源: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4)有专

6、门的人员与机构制定、落实,并应适时修订;5)应有配套的监督、检查等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三、 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职能(工作职责):重点掌握第4条和第6条:4、履行现场安全生产检查职责,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报告安全生产负责人,督促聘用单位落实整改。6、指导和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按国家规定为从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规定使用。四、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A、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1)高危行业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培训时间大于或等于48学时,每年进行再培

7、训,大于或等于16学时/年。2)其他单位按规定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大于或等于32学时,每年进行再培训,大于或等于12学时/年.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1)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经培训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培训时间大于或等于48学时,每年进行再培训,大于或等于16学时/年。2)其他单位按规定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大于或等于32学时,每年进行再培训,大于或等于12学时/年.C、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1)特种作业: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们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共18类。2)培训规定:培训“三统一”,即培训大纲、考核标

8、准、证件全国统一。3)特种作业人员重新考核和证件的复审要求:a)离岗6个月以上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b)每两年复审一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者,4年复审1次。D、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1)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大于或等于24学时。其中,农民工每年必须接受再培训,大于或等于8学时。2)煤矿、非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大于或等于72学时,每年进行再培训,大于或等于20学时/年.E、转岗、复岗、四新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应进行相应的车间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五、 安全生产

9、检查的类型:1)安全检查的类型按检查的性质,可分为一般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和节假日前后的检查等。2)按检查的方式分,则可分为定期检查、连续检查、突击检查、特种检查等。六、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1)方法:常规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2)工作程序:准备、实施检查、分析判断、进行处理、落实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和追踪)七、 事故隐患的分类: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八

10、、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

11、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6)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九、 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分类: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头部、呼吸、眼(面)、防坠落护具类、防护服类、防护鞋类十、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1、选用原则:1)根据相关标准选用2)根据作业现场实际需要和防护性能选用。3)使用舒

12、适方便,不影响工作。2、配备原则:1)根据工作场所防护需要,免费提供防护用品。2)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具有“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和“一标”(安全标志)。3)职工做到“三会”(会检查、会使用、会维护)。4)用人单位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防护用品。5)用人单位健全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十一、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首先进行检查。2、在其性能范围内使用,不使用不具有“三证”和“一标志”的防护用品。3、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十二、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第四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风险管

13、理与安全评价一、 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造成危险、有害的后果,可归纳为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危险、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和能量的意外释放。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主要体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3方面。二、 A、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

14、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引发的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7)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9)高处坠落:指在高

15、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17)容器爆炸:适用于盛装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气瓶、槽车等容器爆炸事故。B、参照卫生部颁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匪类目标进行分类:将危害因素分为: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眼病、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十类。三、 风险评价的定义: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评价危险、有害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四、 工作危害分析(JHA):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工作不规范产生的危害和工作本身面临的危害都应识别出来。五、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1、定义: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2、安全检查表的编制程序:1)确定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2)熟悉系统 3)收集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