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作业题解析(8份打包专题一 8~9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537860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作业题解析(8份打包专题一 8~9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作业题解析(8份打包专题一 8~9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作业题解析(8份打包专题一 8~9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作业题解析(8份打包专题一 8~9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作业题解析(8份打包专题一 8~9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作业题解析(8份打包专题一 8~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作业题解析(8份打包专题一 8~9(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 断章9 错误清点生活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则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细想一下,这与现实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

2、毛蒜皮的小事。人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无休止地消耗在这些小事上,最终让大部分人一生一事无成。生活要求人们不断地清点,看看忙忙碌碌中,哪些是重要的,是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无须劳神去忙的。然后,果断地将那些无益的事情抛弃,不去理它。微感言:_参考感悟:打败自己的不是别人;祸患常积于忽微;没有舍弃,就没有进步。1.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莫掀帷望远吧,如不想自鉴。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我不能陪你听我的鼾声”是利刃,可是劈不开水涡: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独醒者放下屠刀来为你们祝福。卞之琳旧元夜遐思2.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

3、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一、作者视窗纯粹的诗人卞之琳先生是中国诗坛的琢玉者。他一生写的诗歌没有超过五千行,惜墨如金,是个很特殊的例子,真有点儿像当年唐代的孟郊、贾岛那样的苦吟诗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才华横溢式的,写得很多,像龚自珍;另一种是披沙拣金式的,拙于言语,但有耐心和耐力,写得持久,不以数量取胜,如卞之琳。他把诗当成一块玉来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诗作铮铮然有金玉之声。【注】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门镇,祖籍江苏溧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卞之琳为中国的文化教育

4、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卞之琳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是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二、写作背景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错误这首小诗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

5、一种漂泊,等待着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失落惆怅之感。三、基础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柳絮()寂寞()跫音()春帷() 窗扉() 卞之琳()答案xmqinwifiBin(2)多音字答案lu/l/lo2.辨形组词(1)(2)答案(1)帷/惟/惟(2)扉/斐/菲3.近义词辨析(1)装饰装扮辨析:“装饰”,a.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b.装饰品。“装扮”,a.打扮,b.化装,c.假装。运用:据县市政园林区一位负责人介绍,县城一些立交景观采用爬山虎作为_,且爬山虎生命力强

6、,能给城市带来新鲜绿意。据台湾“东森新闻云”报道,韩国女星全智贤24日抵达台湾,一身_重现来自星星的你里“千颂伊”穿衣风格。答案装饰装扮(2)寂寥寂寞辨析:“寂寥”指寂静,空旷。“寂寞”指,a.孤单冷清;b.清静,寂静。运用:空巢老人多数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_生活,他们最需要“三大保障”,包括生活保障、医护保障和精神保障。这条约400米长的街巷,两侧民居多修建于清末民初时期。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老住户纷纷外迁,旧西门街显得有些_。答案寂寞寂寥一、文本助读【内容概览】断章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7、。“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的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结构图示】二、小组合作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

8、哲理的?答:_答案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2.错误这首诗隐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答:_答案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待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了,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生气,她在失望

9、中将心的门扉紧掩。这时,街上传来达达的马蹄声,这声音给极度失望的她又带来新的希望。但是这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她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你”是指那个等待归人的女子。三、师生探究1.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也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怎么认为?答:_答案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

10、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2.错误一诗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营造这么美的意境?答:_答案选用了典型的古典意象,如“莲花”“东风”“柳絮”。如“东风”出自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就是“春风”。把女子的思念比喻为“柳絮”。柳絮和别离有关,当风一吹就会随风飘散,这种景象十分凄美,让人伤怀。“柳”与“留”同音,汉代就有“折柳赠别”的风俗习惯。这些浓郁的古典意象让诗歌透出一种浓浓的古典美。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来描写深闺

11、中的女子,如把女子凄清自闭的心比作“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窗扉紧掩”。透露出了女子在等待归人时的寂寞、凄凉的心境,使诗歌也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哀婉凄美的感情。一、阅读延伸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阿布雕虫纪历(19301958),一本泛黄的薄薄的小册子,陪伴我二十余年了。它是诗人卞之琳(19102000)的自选集,1979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书是上大学时在旧书摊上买的,原价三毛八分钱,而作为穷学生的我掏的仅是一个零头八分钱。我依然记得当时看这本书时的最初感觉,像是触摸到了淡雾中的一抹嫩绿,心头中怦然一动,麻酥酥的,悠长,又觉得不知所云。总之,这种异样的感觉是年少的我以前所从未有过的。卞之琳经历

12、颇丰,命运多舛。1929年,这个江苏海门的乡下孩子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秋冬开始写诗。此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得其赏识,并受到写了死水以后的师辈闻一多本人的熏陶,与同窗李广田、何其芳交往密切。毕业后,他教书译文。1938年,到了延安和太行山,曾在鲁艺任教。1940年,执教西南联大。1947年,赴牛津大学做研究员。1949年,与戴望舒一同回国。上个世纪50年代,他积极参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运动,但遭到不公正批评,直到1958年终止写诗,专注于翻译与研究。“文革”期间,属于“陪斩”之列。卞之琳不是一位多产的诗人,诗的篇幅也都不长,大都是短诗,有的不过寥寥数语。正如在自序中所说的那样

13、,他总在不能自已的时候,却总倾向于克制,仿佛故意要做“冷血动物”。诗的规格本来不大,偏又喜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结果当然只能出产一些小玩意儿。但是,这些小玩意儿的产生,对于制造者来讲,可谓冷暖自知,甘苦自明。在自序的最后,他深情地说,把自己的诗交付给读者,交付给时间,像交付给大海。1935年,应同窗好友李广田之约,到济南省立高级中学执教一年。1936年暑假,辞去济南省立高中的教职,回到北京。当时的省立高中位于杆石桥西头路北,与“省立一中”相邻,而李广田执教于一中。正是在济南期间,1935年10月,卞之琳发表了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

14、饰了别人的梦。”短短的四句诗,引发了持续近八十年的关注与争议,朱自清、朱光潜、李健吾等涉与其中,甚至出现作者以为然而读者不以为然的局面。卞之琳自称,断章只是一首诗的一段,只是当时的一种心情,没想表现什么,人们注意它,也只是一种意会。我以为,断章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在喜悦里还包含惆怅与无可奈何的命定感,是卞之琳写给自己终生的刻骨铭心的恋人张充和的言情诗。寂寞是卞之琳的另一首代表作。“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年轻时,对这首诗我常常茫然不解。而今,我有些懂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地读懂了诗人的心。我诧异,在当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何能有这么沧桑的心?为何能够对生命与死亡、对时间与空间、对瞬息与永恒、对人生的甘美与悲苦有如此真切的感受?二十多年了,就像永远忘不了自己的青春一样,我永远忘不了当年读卞之琳先生的诗的最初的感觉,相反,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一切越来越清晰了起来,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