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服用中成药注意事项汇总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36926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服用中成药注意事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老年人服用中成药注意事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老年人服用中成药注意事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老年人服用中成药注意事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老年人服用中成药注意事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服用中成药注意事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服用中成药注意事项汇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冬季老年人应慎用清热类中药生成2007-08-08 10:08:53 来源: 关键词:清热类中药 秋冬季节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护阳固气,以颐养天年。老年人体质虚弱,阳气虚弱者最为常见,而阳气的充足与否,与其能否健康长寿关系密切。 秋冬季节,老年人服用清热类中药养生防流感要特别谨慎。中医讲究辨证,同一个处方,对部分人有效,对另一部分人可能有害。清热败火类药物偏凉,脾胃功能较差、体质虚弱的老人随意服用,可能导致胃痛、呕吐或腹泻。抗感冒类的中成药,如连翘,其机理是疏风、清热、解毒,对外感风热、热毒之症效果理想。而秋冬天在干燥的室内环境中,老人即使表现出火气大的症状,也多是虚火;感冒大多是受风寒而不是受

2、风热,这时如果服用上述凉性药物,轻则败胃,重则内伤中阳。实际上,因风寒而感冒的老年人不能服用板蓝根冲剂,否则会雪上加霜。 近年来临床上已有多起因服用板蓝根引起消化道黏膜出血,造血系统出现障碍,甚至过敏致死等不良反应的报道。 滥服清热类药物,老年人会出现嗜睡、头晕、面色苍白、腹痛、腹泻等症状。 虚寒体质的老年人,常有肢体畏寒、小便清长、面色发白等特征。他们一旦因服偏凉中药造成不适,应多吃大米粥,并多加些糯米。日常饮食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虚热性体质的老人,常常口鼻干燥、面色赤红、手足发热、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这类老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清热类中药。老年人慎重服用中草药 2008-07-10

3、 17:36:25作者:来源:大众健康网浏览次数:24文字大小:【大】【中】【小】 中医中药深受老年慢性疾病病人的青睐,被认为是无毒无副作用的,其实不然,如果用药时配伍不当,也可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中药的配伍与配伍禁忌凡对中药进行一定方 . 关键字:中草药 中医中药深受老年慢性疾病病人的青睐,被认为是无毒无副作用的,其实不然,如果用药时配伍不当,也可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中药的配伍与配伍禁忌凡对中药进行一定方法的加工炮制,并制成一定的剂型,应用于临床病人的,均可称为方剂。单味中药制成的方剂称为单方;2味或更多的中草药配合制成的方剂称为复方。古人

4、早防冶疾病,是从单味药开药的。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单味药时不能解除病人复杂的病痛之苦,而逐渐发展为2味或2味以上药物的合并应用,既增加了药效,又纠正了药性之偏。这就逐渐形成了祖国医学中的方剂学。中药复方方剂的组成是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药物的性能和相互关系配伍而成的,通常由主药、辅药、佐药及引药组成。加还有1种调和药,可以调和各种药物的性味,以利药物协同治病。但有时1个方剂中并不一定都具备以上5种配伍,可以具备3种,也可以具备4种。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产生毒性或副作用,或互相过后制减低作用。中医古书上有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记载,成为传统的中药配伍禁忌。即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乌

5、头反半、贝母、瓜篓、白蔹药、白芨;黎芦反人参、沙参、苦参、玄参、细辛、白芍。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乓、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以上相反相畏的药物特别是相反药物,一般不宜合用,不可贸然尝试,以防引起危险。根据中医理论,选用中药时,应注意掌握药证宜忌,也就是说药要与证相适应。例如,表实证忌用补敛、攻下,而宜用发散,根据表寒表热选用辛温辛凉之药;表虚证则忌用破气、二、如何煎好中药中草药品种繁多,汤剂为常用剂型,多采用煎煮的方法。为了避免药材在加热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挥发或破坏,必须掌握煎药的操作要点。1.选择煎药容器。煎煮中药最好

6、选用砂锅或搪瓷容器,这类容器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药材的合成和分解不易受到干扰。禁用铁锅,以防药材中所含化学成分如鞣质、甙类等与铁质产生化学变化,降低疗效或失效。如实在急需煎药又无砂锅和搪瓷锅,可暂用紫铜锅或铝锅代替。2煎煮中药的一般方法。将配伍好的中药故人砂锅内,加入3-5倍的冷水或温水(50度以下),先浸泡10-20分钟,再添水加热至沸,在药材煮开前用强火,煮开后用弱火,以微火维持20一60分钟,滤出药液,然后再加2-3倍量水于锅中煎煮,20-40分钟,滤取药液,将2次滤液合并加以浓缩至规定量,分2-3次服用。为了充分发挥药效,我们常可见到一副中药中对某些药采取先煎、后下、包煎、冲服、佯

7、化等医嘱,这就是煎煮中药的特殊方法。3煎煮中药的特殊方法。(1)先煎药:方剂中的矿物、贝壳类等坚硬的药材,如生石膏、生石决明、生赭石、生牡蛎、生龙骨、生磁石、生瓦楞子,龟板、鳖甲,这类药材不但要先煎,而且要打碎,先煎煮15-20分钟,才能煎出有效成分。又如生附子、生半夏,往往先煎1小时,以减低其毒性。(2)后下药:方剂中的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如薄荷、藿香、木香、青篙,紫苏叶、沉香、砂仁、钩藤、侃兰叶等,不宜煎煮过久,应在群药煎成前5-10分钟下锅,即二煎沸即可,以防有效成分逸散。(3)包煎:方剂中含粘性成分的药材,影响其他药材出汁;带绒毛、芒刺及粉末状的药材,煎煮稠浑,病人难以服用,如车前子,

8、赤石脂、旋覆花、草苈子、青黛、六一散、滑石粉、麦芽等,应先用布将药包好,再人锅共煎。(4)另煎:方剂中的人参、金石斛等贵重药材,为保证其有效成分的煎出,防止丢失,可以另煎。先单独煎煮半小时,滤出药汁,药渣再人药共煎。(5)烊化:方剂中的阿胶、话糖、蜂蜜、芒硝等,需加入去渣后的药汁中,待加热至烊化后服用。也有些九剂、丹剂需用药汁浸泡佯化后服用,如至宝丹、金鹿九等。(6)冲服:方剂中的珍珠、琥珀、牛黄等较贵重、用量又小的药材,不易煎煮出汁,可研成粉随煎煮汤药冲服。(7)泡服:有些代茶饮的方剂,如蕃泻叶、双花、麦冬、胖大海等,不用煎煮,用热水浸泡,盖好杯盖,泡出汁后即可饮服。 很多人愿意服用中成药来

9、调理身体的一些不适,然而,可能有些人没有注意,服用中成药也必须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应有的治疗效果。很多人认为中成药服用安全,可随意增减剂量,无碍大事,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成药也不例外。在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安全用药宣传活动中,宣武医院药剂科的药剂师提醒市民,服用中成药要避开误区。误区一:中药无毒副作用 中药大多数来自天然动植物, 经过不同方法炮制,加之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适当的配伍,一般很少发生毒副反应。但是因此就认为中药无毒副反应则是错误的。如果长时间、大量服用同一种药物,那么也可能会同西药一样发生不良反应。 误区二:中成药药效慢不能用于急救 人们患各种

10、急性病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西药,而不是中药。其实中药不但可以治疗急性病,而且可以用于急救。“独参汤”、“参附汤”、“四逆汤”都是古人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良方。现在已根据古方制成了疗效更好、更迅速的中药制剂。所以,只要用之得当,中药是可以治疗急性病的。 误区三:中药可以长期应用 许多中药,特别是矿石类中药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像龙胆泻肝丸致肾损伤等。因此,需要长期服用中药治疗疾病的一定要在中医指导下进行。 误区四:夏季不宜服汤药 有人认为,中药汤药煎煮热服在夏季使用不便,从而有夏季不宜服汤药的说法。其实无论是从应用方便与否,还是从疗效上讲,汤药在夏季都是可以应用的。古人已总结出许多适合夏季使用的

11、名方,如“藿香正气汤”、“黄连解毒汤”等。 不同类型中药对服药时间有要求 活血化淤的药物及一些药性过于苦寒、作用过于猛烈的药物等一系列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都应在饭后服用,和食物混合,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及补益药,都应在饭前服用,这样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提高药效。 饭后服用的中成药:正天丸、七叶神安片、地奥心血康、血脂康、根痛平颗粒、消渴丸等。 饭前服用的中成药:百令胶囊、摩罗丹、八珍颗粒、天麻首乌片等。 睡前服用的中成药:朱砂安神丸、枣仁安神液等。 需要含服的中成药:西瓜霜、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 中药养生 要看体质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所倡导的养生理念

12、如今也备受关注。在传统的养生方法中,中药养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服用中药来养生呢?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主要包括精神养生法通过精神上的调节使自己每天都有个好心情;起居养生法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来促进身体健康;饮食养生法通过合理的膳食来保健身体,预防疾病;运动养生法通过适量的运动来增强体质;药物养生法通过补益类中药或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来补益或治疗虚弱体质的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前四种养生方法既经济又有效,还没有毒副作用,适用于所有人。中医理论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只有体质虚弱的人才适合服用补益类中药,而体质强壮或患有实证疾病的人不但不能用补药,还要适当地应用泻药进行调理。中医非常讲

13、究“辨证论治”,体虚主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大类。气虚:是机体因脏腑功能衰退、元气不足而出现的全身性虚弱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气虚证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大病久病或衰老所致。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自汗、纳差等。适合应用补气中药进行滋补,如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灵芝、黄芪、白术、山药、扁豆、甘草、大枣、蜂蜜等,中成药可选用四君子丸。血虚:是机体内血液不足、肢体脏腑百脉失于濡养而出现的全身性虚弱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血虚证多因劳倦内伤、思虑过度、脾胃虚弱、失血过多等所致。临床表现为: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淡等。适合应用

14、补血中药进行滋补,如当归、熟地、何首乌、阿胶、龙眼肉等,中成药可选用四物丸。阴虚:是机体内精血津液亏损而出现阴液不足、阴不制阳,导致机体功能虚性亢盛、热量偏多等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阴虚证多因先天虚损、久病耗伤阴液或热病伤阴所致。临床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适合应用补阴中药,如沙参、麦冬、天冬、玉竹、黄精、百合、枸杞子、桑椹、女贞子、黑芝麻等,中成药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阳虚:是机体阳气不足、机能衰退而出现机体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等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阳虚证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内伤、久病虚损所致。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少气懒

15、言、自汗、小便清长等。适合应用补阳中药,如鹿茸、紫河车、冬虫夏草、胡桃仁、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杜仲、续断、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韭菜籽等,中成药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只有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适当地补和泻,才能有效地促进人体的健康。一些中老年人认为经常服一些补益类中药、营养药或保健品,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的中老年人都可以应用中药进行养生保健,而是要根据体质情况来决定。中医认为,老年人的体质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正常体质、疾病体质两大类,疾病体质又可分为虚证体质、实证体质和虚实夹杂性体质三类。正常体质的老年人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没有必要服用补益类中药。中药养生的原则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补。所谓“整体观念”,是指当应用中药养生保健时,要考虑中老年人的全身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养生保健方法。整体状况包括精神状态、形体功能、面部气色等方面,然后再考虑具体的中药养生方法。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适当地调整中药的品种和剂量。所谓“辨证论补”,是指根据中医理论的原则,首先辨别出中老年人的体质情况和疾病证候,以此来进行中药补益。张国喜煎煮补益类中药有讲究1.煎煮时间应适当延长。一般中药在水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