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0530076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年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年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年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年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滨州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海水“晒盐”;海水“制碱”;海水“淡化”;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全部BC只有D只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海水“晒盐”只是水分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海水“制碱”需要通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制取纯碱,属于化学

2、变化;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杂质除掉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从海水中提取镁,需要用熟石灰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用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再将氯化镁通电分解,制取镁,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3分)(2015滨州)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D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考点:硬水

3、与软水;电解水实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进行分析;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C、根据肥皂水能够区分水的硬度进行分析;D、根据产生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进行分析解答:解:A、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过滤只是除去不溶性杂质,故A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仅发生物理变化,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C、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较少的硬水,所以肥皂水能够区分水的硬度,故C正确;D、产生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故D错误故选

4、:C点评:正确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是本题的考查目的,体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3分)(2015滨州)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其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C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考点:金属资源的保护;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回收金属资源的意义解答;B、根据节约的原则解答;C、根据化石燃料的使用解答;D、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解答解答:解:A、回收利用废旧金

5、属,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正确;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可以节约能源,正确;C、化石燃料是目前的主要能源,不能禁止使用,错误;D、浇菜的水浇花能节约用水,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3分)(2015滨州)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 结合生成了H2O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物

6、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解答:解: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 结合生成了

7、H2O,故选项解释正确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和反应的实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3分)(2015滨州)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A冰和干冰B银和水银C烧碱和纯碱D水和双氧水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本题根据物质的名称来判断物质中的元素组成,注意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双氧水是过氧化氢解答:解:A、冰是由H和O两种元素组成的,而干冰是由C和O两种元素组成的,则两种物

8、质组成元素种类不相同,故A错误;B、银和水银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不相同,故B错误;C、烧碱和纯碱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不相同,故C错误;D、水和双氧水都是由H和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中的元素组成,学生应熟悉名称、化学式、元素的关系,熟悉常见物质的俗称才能正确解答此类习题6(3分)(2015滨州)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分析如图判断关于汞元素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A汞的化学式为HgB汞原子的质量为200.6gC汞原子的中子数是80D汞为非金属元

9、素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g;汞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汞的化学式为Hg,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80,表示原子

10、序数为8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80,而不是中子数为80,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汞,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7(3分)(2015滨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考点:氧气的用途;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

11、用途分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能够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是不易溶于水,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是助燃剂,故A错误;B、氧气能供给呼吸,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故B正确;C、氧气不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性质,解答本题要注意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是本身不能燃烧8(3分)(2015滨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

12、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以及溶质质量分数比较解答即可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

13、恰好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正确;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质量分数大于a的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时相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9(3分)(2015滨州)化学用语的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化学用语的叙述或使用正确的是()AH3NH3中氮元素显3价B4H

14、4个氢元素C镁离子Mg+2D氧化亚铁Fe3O4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D、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H3表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