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0511378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古诗词鉴赏嘉祥县第四中学 曹秋红2014上海市(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分)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2分)6.(2分)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 7.(2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014年四川凉山州六、诗歌鉴赏(共6分)21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

2、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答: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4分) 答: 、六、诗歌鉴赏(共6分)21、(1)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答出“抒情”1分,分析1分,共2分。)(2)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

3、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前后分析各2分,共4分。)2014南充市13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13(6分) (1)(3分)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1分)、物是人非之感(1分) 和孤独寂寞之情(1分)。(2)(3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

4、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2014四川省宜宾市(三)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617题。(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6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终。以“ ”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2分)17、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3分)(1)颔

5、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 、 。(1分)(2)赏析: (三)古诗文阅读16、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17、(1)争、啄。(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2014年十堰市(二)阅读渔家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3本词上阕描写边塞 ,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

6、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 的艺术风格。24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C“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二)(4分)23(2分)荒凉的秋景 苍凉悲壮(每空1分,意对即可) 24(2分)B2014年孝感市(一)古诗词鉴赏8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抒发了词人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B“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此时此地在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写出了诗人居所偏僻安静,因而心情闲适,心志高远。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战争连连,家信显得格外宝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深深牵挂和强烈思念。8、C2014湖北株洲市(三)柳枝词 (宋)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26诗中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 ;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也指

8、。(三)26载;(2分)社会的险恶,人生的困难、坎坷等。(意思对即可)(2分)郑重说明:主观题意思对即可;有一定道理,酌情给分。2014四川省资阳市(四)淮上与友人别(4分)郑 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23(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24(2分)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答: (四)(4分)23D(是握别诗)(2分)24

9、“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一点1分,共2分)2014浙江省衢州丽水(一)(4分)惜分飞 富阳僧舍代作别语毛滂(宋)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注释】毛滂: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妻子,赴任途中所作。1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4分)附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3.(4分)不合适。

10、“断魂分付潮回去”的感情更深切,“断魂”一词表达了对妻子的担忧与牵挂,有生离之痛,而“我寄愁心与明月”更多的只是对友人的同情与思念;“潮”让人联想到词人思念如潮,显得凄凉悲切,而“明月”含有诗人对团圆的美好期盼,与“断雨残云”的意境不符。(感情和意境各2分,意对即可)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五)(4分)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荦(lu)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2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的环境特点。(2 分) 2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 _、 2

11、1.清幽,宁静2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2014浙江省台州市(一)(4分)田 舍【宋】范成大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注释】田舍:农家。 筑圃:修筑打谷场。菁:水草。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3全诗洋溢着一种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2分) 14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2分) (一)(4分)13. “乐”或“乐哉”(2分) “忙”(1分) 评分标准:2分。答“乐”或“乐哉”,得2分。若答“忙”字,得1分。14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 评分标准:2分,仅作诗句的简单翻译,得1分。2014浙江省温州市(一)(5分)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