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pt 7页)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503706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pt 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pt 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pt 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pt 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pt 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pt 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pt 7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讲: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2010.11.7.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掌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更加明确解决“三农”问题在全党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教学重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政策。教学难点: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教学内容:一、“十二五”规划建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一、“十二五”规划建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一)重大任务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

2、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二)三农地位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什么是“三农”问题?即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也就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困难;农业产业结构落后、效率低下、发展缓慢;农村组织机构臃肿、税费负担沉重、市场体系滞后、人口大量过剩。其中,农民问题是核心;农村问题是保障;农业问题是基础; “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问题是核心;农民的收入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当前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日益增多的我国人口与日益减少的可耕地的矛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散经营与规模化的大生产的矛盾;农业人才的流失与集体致富带头人的培养的矛盾;粗放的生产方式与农业现代化生产的矛盾;

3、传统的的农产品生产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及深加工的矛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与农业快速发展的矛盾;农业人才的流失与集体致富带头人的培养的矛盾;农民文化水平低与农业高科技推广的矛盾;农产品市场体系水平低与加快商品流通的矛盾等。 “三农”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三)指导方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胡锦涛“两个趋向”的讲话:“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

4、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四)重点工作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1.国家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 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3.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4.适时采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5.改善农村金融服务;6.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7.加大家电下乡实施力度;8.支持农民建房;9.增加产粮大县奖励;10.建设高标准农田;11.扶持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12.完善动物防疫补贴政策;13.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14.支持优势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

5、发展;15.支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发展;16.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17.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18.开展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19.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1.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22.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23.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24.土地流转政策;25.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26.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7.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28.完善党领导的村民自治;29.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五)实现目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新农村建

6、设的具体政策(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1.确立粮食的战略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民谚有云: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古往今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许多时候还是重要的战争手段),粮食,一直被置于重之又重的位置上。 “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也体现了中国的负责任”。 “中国粮食将近40%的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的警戒线。”粮食问题专家、南方粮食交易市场副总裁熊学华说,这

7、是今年中国粮食市场稳定的“定海神针”。 国务院于2008年8月发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明确了中长期保障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目前,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粮食法列为五年立法规划一类项目,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局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长期研究粮食安全问题的中国社科院专家李国祥认为,粮食法的出台,意味着中国对粮食的管理将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上升到全国人大法律的高度,中国粮食安全将更有保障。 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一场中国和中国的老百姓输不起的战争)现在的粮食危机,更是一场富国通过不合理的“国际规则”,向穷国转嫁经济危机的财富掠夺。它不是流血的战争,但结果可能比

8、流血更残酷。 新华社农产品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9月2日,我国零售市场籼米、粳米、特一粉、标一粉每斤价格分别为2.05元、2.39元、2.00元、1.71元,与8月2日相比,每斤分别上涨0 .03元、0.04元、0.02元、0.02元。而此前,由于俄罗斯8月5日宣布停止小麦出口,芝加哥期货交易所9月交割的软红冬小麦期货涨停,上涨8.3%,触及23个月以来最高位,比6月份低点上涨近80%。次日,欧洲小麦价格也上涨12%。受此拉动,国际玉米、大米等粮食品种价格随后均迎来了一轮明显上涨行情。;2.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增长要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

9、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 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 3.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早在1997年,就提出要实行全世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此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多次召开会议,三令五申要“实行最严格

10、的耕地保护制度”。 中国耕地面积,1996年统计为19.51亿亩。2008年12月31日统计为为18.2574亿亩。我国耕地面积在世界上排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人均只有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人均耕地,加拿大是我们的18倍,印度是20倍。 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世界排110位以后,人均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人均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人均森林面积排在107位以后。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主要就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几方面。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

11、任务是:为农产品增产特别是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为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5.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 一是农产品产业体系。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各个产业,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 二是多功能产业体系。包括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物能源等密切相关的循环农业、特色产业、生物能源产业、

12、乡村旅游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等,以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增进经济社会效益。 三是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包括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的相关产业,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6.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指导,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对规范农业示范区发展,示范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为推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树立新样板。创

13、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现代农业样板区,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形成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重要作用。 (2)为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开辟新途径。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行产学研结合,提升和强化农业示范区引进、集成、运用、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功能,建设一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密集应用区和辐射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组织管理创新,

14、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3)为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打造新基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挥其设施装备先进,人才资源丰富,组织管理高效的优势,构建起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有机联系、沟通直接的新型信息传播网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打造一批实训基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周边农民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提升区域农业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4)为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促进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搭建新平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

15、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科研推广机构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联合与合作,探索适合不同条件的农业生产投入、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的新型体制机制,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形成农户与市场更加有效的对接机制,推动建立符合区域实际和产业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5)为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增效开辟新渠道。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发挥农业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解决就业等传统功能基础上,拓展生态保护、休闲农业、文化传承等新型功能,培育农业的新兴产业,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科普教育基地和农业文明

16、传承载体,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农业、关心农业、重视农业的良好氛围。 7.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ANPSP)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畜禽及水产养殖和农村居民。引起水体污染的排放源,分布在广大的面积上,与点源污染相比,它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受外界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很大。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对粮食的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部分地区,由于不合理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