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嘉结《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说课稿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0500457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嘉结《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蓝嘉结《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蓝嘉结《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蓝嘉结《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蓝嘉结《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蓝嘉结《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嘉结《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说课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说课稿设计课题: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一、说教材1、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王霁主编的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第一部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本框题的地位及作用:本框题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从哲学知识体系线索看阐述的是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基本观点,从学生的人生发展线索看强调的是要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本节课是全单元的基础内容。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联系的概念及种类,了解世界在联系中存在、人生在联系中发展。(2)能力目标:学习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活实例,分解复杂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定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联系的观念,树立整体意

2、识、集体意识,乐于交往。4、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为: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的观点,中职生受限于他们的阅历和思维水平,看问题大多存在片面性,只看到表面,没看到与之相联系的内容或者所引发的后果,所以重点要引导学生做到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本课难点:1、联系的客观性因为:中职生受年龄较小、阅历和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影响,虽然能认识到联系是普遍的,但是部分学生的思维比较主观,所以引导学生接受联系的客观性是个难点。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为:树立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处理事情需要一个过程,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处理问题更不

3、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联系的辩证观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二、说学生我所教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习惯于接受,缺乏主动思考探究的精神,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都比较弱。因此,在课堂上,他们不喜欢抽象的理论, 生动形象的案例或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更能够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学习兴趣的特点,我选用的案例都是时事政治内容或者社会上出现的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这样既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便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都比较弱的特点,

4、我还设计了讨论环节,四人组成一个小组,通过这一环节促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说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把案例和要讨论的观点、资料展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使学生更直观、更感性地接受教育。2、案例分析教学法收集社会生活中的案例素材,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讨论教学法 提出观点,去思考、讨论,从中深入理解观点,提高学生分析、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说学法分析、探究式学习法列举学生易于

5、理解的案例,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深入分析,再通过讨论相互交流,融合其他同学的观点,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自主学习法为了实现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学生在课堂和课外都必须先收集布置的作业进行独立思考,再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分析,使学生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五、说设计理念1、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营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从中感悟新知。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依据学生的需要和状况进行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和“导”要为学生的“悟”和“学”服务。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和体验知识的过程交给学生。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

6、解决。通过课上引导、课中思考、课后的开放式作业等方式使学生的主动学习不仅体现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后。4、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主动举手回答,只要联系到了知识点,或者有创意的想法,都会加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六、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1:视频导入新课。17岁的同学小王说:“现在的人怎么这么傻,为了这么小的一个岛就讲打讲杀的,太不值得了!”小组讨论:1、你怎么评论小王的观点? 2、根据课文内容,钓鱼岛争端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学生代表回答)从学生的回答中,把钓鱼岛问题引申到国家尊严问题,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问题,东海资源问题等,引导学生明白钓鱼岛问题其实与很多问题都有关

7、系,从而点出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联系的定义。设计意图:从时事政治内容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并从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样就把抽象的哲学概念自然而然地放到了学生的生活环境之中,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教学环节1需要约10分钟) 教学环节2:学习联系的定义及特点(1)学习联系的定义 从教学环节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联系的定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2)学习“联系的普遍性”提问学生:日本“”,引出了哪些“联系”?(学生回答) 本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效果,要求学生通过时事政治内容,谈谈中国的反应(上节课课后已经叫学生回去查看相

8、关的新闻),如:香港、台湾爱国同胞抗议示威,民间保钓组织强行登岛;北京群众抗议,并包围日本大使馆,全国部分地区出现大规模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日系车销量大滑,央视禁播日货广告学生解答了这一问后,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讨论:四人小组讨论:找一找世界上孤立存在的事物。(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学生讨论,进一步加深对联系的认识,并认识到时时有联系,事事有联系,处处有联系,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3)学习“联系的客观性”。四人小组讨论: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认为“8=发,4=死”,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你能举出社会中人为的“主观联系”的例子吗?(小组代表回答

9、)这种例子不少,如: 喜鹊报喜,乌鸦报丧;168=一路发;看到流星许愿就会成真;一对新人结婚,租了两辆轿车做花车,一辆是“奔驰”,另一辆是“桑塔那”。有人说:“奔驰加上桑塔那岂不成了奔桑(奔丧),不吉利!还是把桑塔那换成富康吧”。这些都只是人们的主观想法,并没有实际联系。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联系的客观性是说明联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同样,联系也是不能主观臆造。 (4)学习“联系的多样性”因为事物存在多样性,所以联系的种类也多种多样。通过一个小练习,让学生理解联系的多样性。设计意图: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学生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例都较感兴趣,也

10、能轻易理解,从而更好地分析思考,引导学生把生活与知识点结合起来,既能扩展学生知识面,又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环节2需要约15-20分钟) 教学环节3: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案例:“燕太子丹献手”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丹,有一次宴请荆轲,并特意安排了一个能琴善乐的美人为荆轲劝酒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望着美人那双纤细、灵巧、洁白、素净的手,魂飞魄荡,连连称赞:“好手,好手!”一再表示“但爱其手”。于是,燕太子丹为了讨好荆轲,立即把美人的手斩断,盛在盘子里,赠给荆轲。四人小组讨论:(1)太子丹犯了什么错误?(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荆轲喜欢的是一双生在美人身上的能弹

11、琴的“好手”,但一旦从美人身上斩断,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只能是“名义上的手”了。所以,太子丹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第一,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第二,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第三,要善于发现事物间的复杂联系,区分多样性联系的不同特点,提高认识事物的洞察力。设计意图:这个案例非常典型,学生听完案例,在为美女的处境震惊的同时,很容易理解局部与整体的密切联系从而理解要正确处理整体与个体关系的必要性。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很轻松地理解教材中38页的内容,让学生结合案例学教材,使他们适时地从生活中回到课本,同时

12、带着所学的知识再走向生活。(教学环节3需要约10分钟) 教学环节4: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的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以“你”为中心列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学生列出人际关系,教师再提问:如果你离开了你身边的人,你会怎么样?(学生回答)从中引导学生理解: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普遍联系一样,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也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之中,离开与他人的关系,人就无法生存、发展。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注重体验与感受,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辨析,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13、把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这一原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来,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环节4需要510分钟) 教学环节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布置作业:在你的家庭、班级和朋友圈中,你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的作用? 2、请两个小组派代表对本课所讲的知识点进行小结,分享学习体会。设计意图:通过作业联系实际拓展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空领域,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更为下一课讲“人际和谐”做准备。把每节课的小结交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教学环节5需要约5分钟) 以上是我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课的说课设计,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谢谢!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