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90475612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一5月月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2、”。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B 赋税制度重大改革,土地私有出现C 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D 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2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民营手工业B 家庭手工业C 官营手工业D 个体手工业3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扰车)、弹、纺、织之具”,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她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取代手摇一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出现这种变化

3、的前提条件是( )A 政府的大力推广B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棉花种植面积已遍及南方4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 )A 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B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C 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D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5明朝京城有山西铜、炭诸商的潞安会馆,颜料商的平遥会馆,临汾众商的临汾会馆。清代北京的各省会馆总数达445所,其中山西会馆有50所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手工业部门分工细密B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 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兴盛D 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6据统计,16001609年,意

4、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下降的原因是( )A 意大利工商业行会竞争意识不足B 意大利缺乏本土工业原料优势C 商业革命的影响D 价格革命的影响7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A 荷兰、英国B 荷兰、葡萄牙C 英国、荷兰D 西班牙、英国81849年,英国议会废除了已实行近两百年的航海条例,这表明英国( )A 开始争夺海上霸权B 正式成为工业国家C 进入资本输出阶段D 奉行自由主

5、义政策9某同学为一历史研究性课题准备了以下材料:甘薯、茶叶、白银、利玛窦、指南针等。其研究视角最有可能是( )A 文明史观,工业文明到来B 社会史观,生活丰富多彩C 现代史观,民主制度萌芽D 整体史观,全球联系加强10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 )A 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B 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C 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11875年,中国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到1885年,入超约2320

6、万两白银,1905年入超额扩大到9416余万两白银。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 出口总额锐减B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关税税率下降D 政府放宽兴办实业的限制12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A 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B 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C 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D 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13下列选项,对下表的正确解读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 )1890年1908年1920年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117422996610市场商品中

7、洋货所占比重()120921641284A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B 洋货所占比例的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C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 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14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致北洋政府财政部的信中指出:“今则外商烟厂林立于内地,就地行销,俱无征稅敝公司烟草既纳进口正税复纳子口半税、杂捐、附加等税,负担既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货竞卖。”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资金短缺B 外商企业享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C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D 民族工业与外商

8、企业的不同等待遇15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 “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D “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16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说明( )A 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B 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C 农业改造中

9、存在冒进倾向D 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17下面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B 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C 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D “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18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10、制( )A 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 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C 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D 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19由当代历史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共有四编,每编由若干章节组成。下图所示是该书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 )A 第一编改道与转型(19491956)B 第二编受挫与调整(19571978)C 第三编改革与发展(19781991)D 第四编辉煌岁月(19922000)20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 民

11、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 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21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 )A 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B 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C 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D 一定程度改变人们生活观念22“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 全

12、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3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如下表格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A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B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激化C 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抵制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24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须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 整顿银行,保障存款人的利益B 调节农业生产,增加粮食生产C 以工代赈,规定最

13、低工资标准D 发展工业,降低生活用品价格25罗斯福本人就很清楚地说过,他坚信“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新政”把这个制度“从深渊中拉出来”。材料主要表明“新政”( )A 并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B 是罗斯福总统坚信凯恩斯主义的产物C 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D 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现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

14、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