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经济学(高级经济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69413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经济学(高级经济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部分经济学(高级经济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部分经济学(高级经济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部分经济学(高级经济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部分经济学(高级经济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经济学(高级经济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经济学(高级经济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经济学一、需求、供给和价格(一)需求理论 对市场的研究,首先从考察买者的行为开始。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替代品和互补品)、嗜好、预期等。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到两种物品。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到两种物品。需求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市场需求:所有个人对某种物品或劳务需求的总和。把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市场需求曲线。除了价格之外,任何一种决定需求的因素变动时,需求曲线都要移动。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

2、求量减少的观点。(二)供给理论供给量:卖着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量。个人供给量的决定因素: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供给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图形。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关系:市场供给是所有卖者供给的总和。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三)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均衡: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均衡价格: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均衡数量:当价格调整到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供给量与需求量。过剩: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的状态。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的状态。供求定理: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供求平衡的观点。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1、确定该

3、事件是移动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或者两者都移动)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四)弹性理论弹性: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决定因素中某一种的反应程度的衡量。需求价格弹性: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计算。决定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必需品与奢侈品、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市场的定义、时间的长短。总收益与需求的价格弹性总收益:一种物品买者支付的量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计算。当需求曲线缺乏弹性(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使总收益减少。当需求曲线富有弹性(价格弹性大于1)时,价格上升使

4、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使总收益增加。在需求单位弹性(价格弹性正好等于1)的特殊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不影响总收益。需求收入弹性: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计算。供给价格弹性: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计算。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基数效用理论与消费均衡 效用:就是人们通过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满足程度。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主观评价,

5、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基数效用理论:主张物品的效用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计量的效用理论,被称作基数效用论。总效用:通过消费一定量商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总满足程度。总效用与商品消费量的关系可以用效用函数表示:TU=f(Q).边际效用:通过消费一定增量的商品和服务所产生的增加的满足程度,或者说是最后增加的一单位物品和服务给人带来的满足程度的衡量,MU=TU/ Q。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特定商品或服务,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的增量不断减少。消费者均衡:指消费者将其收入换得的商品或服务最大总效用的状态。假定消费者对各种不同商品的偏好不变,

6、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也不变,只有当最后一元钱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所产生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才能达到消费者均衡。用MU代表边际效用,P代表价格。消费者均衡可用以下公式表示:MU1/P1=MU2/P2=MU3/P3=(.(二)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序数效用:是指按消费者个人偏好程度排列出大小或先后顺序,并不涉及满足程度单位有多少。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的商品的满足程度是没有差别的。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无差异曲线是负斜率的曲线。2、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3、无差异曲线绝不会相交。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一种商品的数

7、量就要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减少的商品的减少量与增加的商品的增加量之比就是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消费者一定的收入所能够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就是无差异曲线同预算线相切的那一点的商品消费组合。替代效应:由于相对价格变化而使商品组合发生的变化,被称为替代效应,意思是以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去替代价格相对较高的商品。收入效应:当商品1的价格下降时,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货币收入不变,但是现有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增强了,也就是说收入水平提高了。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消费者改变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曼昆,经济学原理)(四)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一、不确

8、定性的描述不确定性是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描述不确定性的指标有:概率、期望值、方差。二、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又称预期效用,是指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期望效用和期望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所拥有财富的加权平均数,三、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1.风险规避者当一个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小于期望值效用时,他是风险规避者。他的效用函数是严格凹性的,其曲线斜率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平坦。2.风险爱好者当一个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大于期望值效用时,他

9、是风险爱好者。他的效用函数是严格凸性的,其曲线斜率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陡峭。3.风险中立者当一个消费者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值效用时,他是风险中立者。他在图形上表现为一条穿过原点的直线。四、降低风险的途径1.多样化选择多样化指消费者在计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某项带有风险的经济活动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行动,以降低风险。2.风险分散投资者通过投资许多项目或者持有许多公司的股票而消除风险。这种以多种形式持有资产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地避免持有单一资产而发生的风险,这样,投资者的投资报酬就会更加确定。3.保险在消费者面临风险的情况下,风险回避者会愿意放弃一部分收入去购买保险。如果保险的价格正好等于期望损失

10、,风险规避者将会购买足够的保险,以使他们从任何可能遭受的损失中得到全额补偿三、生产者行为理论(一)厂商与生产及生产函数厂商:指的就是企业。生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是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生产的三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生产函数:就是表示生产要素的某种组合同它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用Q代表产量,x,y,z等代表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则生产函数的方程式可写成:Q=F(x,y,z, )。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二)生产要素配置和规模收益等产量曲线:产量相同的不同投入要素的组合所形成的曲线。生产要素的

11、边际替代率:在产量不变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替代另一个生产要素而保持产量不变的替代比率。等成本线:表示相等的成本可购买的各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生产者均衡:生产者使用一定的经费而获得最大的产量。生产者均衡使一定的成本得到尽可能高的产出水平,或者使一定的产出水平只付出尽可能低的成本。总之,生产者均衡意味着资源的最佳配置。规模收益:规模收益分为规模收益递增和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递增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规模收益递减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规模收益不变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保持不变的特性。(三)成本分析总成本:企业购买生产投入所支付的量。显性成本

12、: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隐形成本:不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固定成本: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可变成本: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平均总成本:总成本除以产量。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除以产量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除以产量。边际成本: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四)收益与利润最大化总收益:企业出售其产量所得到的量。利润:总收益减总成本(=TR-TC=(TR/Q-TC/Q)Q=(P-ATC) Q经济利润: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会计利润:总收益减去总显性成本。利润最大化:MR=MC四、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竞争市场:有很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

13、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特点:(1)市场上有很多买者和卖者(2)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上是相同的。(3)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二)完全垄断市场垄断: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特点:(1)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2)政府给予一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力。(3)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三)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许多出售相似而不相同的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特征:许多卖者:有许多企业争夺同样的顾客群体。产品差别:每个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至少与其他企业

14、生产的产品略有不同。自由进入:企业可以没有限制地进入(或退出)一个市场。(四)寡头市场寡头: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每个卖者都提供与其他企业相似或相同的产品。勾结: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就生产的产量或收取的价格达成的协议。(五)市场类型与经济效率的比较完全竞争市场最优效率。五、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分配理论价格决定:取决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一)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所谓派生的需求是指由于人们需要某种产品而间接地产生出对某些生产要素的需要。(二)生产要素的供给:是由生产成本所决定。(三)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理论(四)社会收入分配与分配政策分配政策:国家实行的是按劳分

15、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六、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一)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二)垄断与反垄断政策(反托拉斯法)(三)外部性与政府管理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影响。针对正外部性:政府进行补贴、免税。针对负外部性:政府进行管制、庇古税。(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排他性: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减少其他人使用时该物品的特性。七、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其决定(一)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国民收入即指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狭义国民收入是指一国一年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狭义的国民收入可用公式表示为: NI = NNP间接税 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进行统计的,凡是本国国民创造的收入,不论其来自于国内还是国外,都被计入本国的GNP。GNP = GDP + NFP 其中,NFP为净要素支付,它等于本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