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251083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实施质量强贺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贺质强办函201811号 关于征求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贺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县(区)人民政府、市质量强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有关专家、其他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桂发9号)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办草拟了中共贺州市委员会 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贺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请各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于7月18日前将加盖单位公章的意见反馈至市质量强贺办公室。联系人:甘萍,电

2、话:5669236、13607842252,传真:5665100,邮箱:。贺州市质量强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7月6日中共贺州市委员会 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贺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桂发9号)精神,深入推进质量强贺战略,提升我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

3、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将质量强贺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水平,促进“贺州制造”向“贺州创造”转变、“贺州产品”向“贺州品牌”转变、“贺州速度”向“贺州质量”转变,以推动大创新、实施大开放、培育大物流、发展大旅游、构建大健康“五大新引擎”为抓手,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和“五大攻坚行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实现发展新定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贺州发展新篇章奠定坚实质量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坚持优质发展、以质取胜,更加注重以质

4、量提升减轻经济下行和安全监管压力,真正形成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坚持企业主体。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水平。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质量意识和质量素养,打造质量标杆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坚持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质量创新能力,以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产业质量和发展水平。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用先进标准引领产业、产品、工程、服务和人居质量提升。坚持绿色发展。

5、把绿色发展作为质量提高的重要内容,加快消费、生产、流通、投资各领域的全方位绿色转型,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使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特征。坚持质量惠民。把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质量需求作为提高供给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增强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供给质量明显改善,供给体系更有效率,建设质量强贺取得明显成效,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产品质量明显提升。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产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区内先进水平,智能化、消费友好的

6、中高端产品供给大幅增加,“贺州制造”“ 贺州品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工程质量整体跃升。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不断提升。重大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达到或接近区内先进水平。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服务企业和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或接近区内先进水平,高附加值和优质服务供给比重、服务业品牌价值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价值链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质量效益更加明显,服务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快,以技术、技能、知识等为要素的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形

7、成一批质量效益较高的产业集群。人居质量持续改善。加快建设美丽贺州,城市主体功能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城市管理运行水平明显提升,农村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美丽贺州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在全区前列。质量技术作用充分发挥。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对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支撑更加有力。二、全面提升产品、工程、服务、产业和人居质量(一)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深入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定和推行贺州优势特色农产品生

8、产标准和技术规程,构建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集成示范推广耕地地力培肥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提高耕地质量水平。推行种养殖清洁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规范农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化肥使用。到2020年,主要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68%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7%以上,水产畜牧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责任单位:市农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扶贫办,各县(区)人民政府。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增强统一性、专业性、权威性。建

9、设一批特色食品加工基地和产业聚集区,逐步提高食品加工产业标准化水平。加快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完善贺州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应用。实施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增强中医药壮瑶药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控性。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到2020年,食品检验量达到4份/千人,食品类别风险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国家基本药物抽检覆盖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信委、农业局、卫生计生委、工商局、质监局、粮食局,各县(区)人民政府)促进消费品提质升级。加快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支撑民众消费升级需求。开展人造板、钢筋、水泥、人造岗石、碳酸钙粉

10、体、瓷质砖等6类消费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到2020年,生产领域重点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3%以上。(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工信委、商务局、工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二)稳步提升工程质量。强化工程质量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参建各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完善参建各方主体注销、重组后的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全面推行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制度,实施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评价。参加广西优质工程等级评定活动,鼓励建筑业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开展全市住宅工程质量满意度提升专项行动。到2020年,全市住宅工程施工质量用户满意度达

11、到85%以上。(责任单位:市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全面提升工程监管水平。科学制定各有关部门质量安全权责清单,实行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质量安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质量安全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考核中的权重。加强对具备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村(屯)通公路项目、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项目、贫困户存量危房改造项目等工程施工过程监管。到2020年,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市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扶贫办、绩效办,市委宣传部、政法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加快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

12、筑发展。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重点在政府投资公共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中推广应用,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提高建筑装修部品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完善绿色建材标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与应用,不断强化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到2020年,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累计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工信委、质监局,各县(区)人民政府)(三)显著提升服务质量。提质发展生产服务业。提高物流全链条服务质量,增强物流服务时效,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提升冷链物流水平。推进电子商务规制创新,加强电子商务产业载体

13、、物流体系、人才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支持发展工业设计、计量测试、标准试验验证、检验检测认证等高技术服务业。持续推进银行达标评估、保险服务标准化试点等工作。提高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水平。扎实做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引领第三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到2020年,生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2%以上。(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司法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工商局、质监局,贺州银监分局、市保险协会,邮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升级发展生活服务业。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

14、和养生长寿品牌文化影响力,推动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发展。发展大众化餐饮,培育壮大贺州饮食品牌,引导餐饮企业建立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规范化生产、连锁化经营的生产模式。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显著改善旅游市场秩序,打响贺州旅游品牌。开展重点服务行业满意度统计监测,建立部门通报和社会公开制度,定期评估分析服务领域质量状况。鼓励企业公示服务质量标准,做出优质服务承诺,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信用水平。到2020年,生活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8%以上。(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民政局、商务局、旅游发展委、工商局、质监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政

15、务服务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提高行政效能。探索智能审批和监管,打造24小时“不打烊”网上政府,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腿、零跑腿”。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集聚区和“双一流”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防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鼓励创造优秀文化服务产品,推动文化服务产品数字化、网络化,打造贺州艺术精品。提高供电、供气、供水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提供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供给。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和结果通报,引导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责任单位:市政管办、发改委、教育局、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建局、文新广电局、卫生计生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贸新优势。鼓励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项目维修、咨询、检验检测等服务出口,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紧密结合、联动发展。继续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进一步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