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康复医学科全新笔记汇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223707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康复医学科全新笔记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6康复医学科全新笔记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6康复医学科全新笔记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6康复医学科全新笔记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6康复医学科全新笔记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康复医学科全新笔记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康复医学科全新笔记汇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复医学全新笔记康复(rehabilitation):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康复的范畴:各种措施包括医疗康复、康复工程、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等,共同构成全面康复。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以促进功能恢复为目的的医学分支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或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康复的对象:残疾人。是由于损伤以及

2、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和先天障碍者。(答案二):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各类残疾者、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年老体弱者种人群。康复医学的核心:功能障碍的康复观。功能障碍是指身体、心理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功能障碍又分为:器官水平的病损(impairment)、个体水平的残损( disability )、社会水平的残障(handicap).功能个层次:器官、个体、社会康复医学的特点:1、功能取向2、跨科干预(采用协作组式工作方法)3、社会性强康复医学的组成:康复医学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3、康复治疗:根据康复评定所明确的障碍部位和程度,从而规划、设计康复治疗方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重建或代偿其功能。康复的常见治疗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文体治疗、中国传统治疗、社会服务等。康复的目标:改善身心、社会、职业功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残疾的影响,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重返社会。中医运动康复特点:以松为体,通为用。疏通经络、保养气血;分清肢体功能障碍的区域属于经络;在经络的整体循环中,把我个体特征中医康复观:整体观、辩证观、功能观中医康复核心理念:自我康复能力(生命力)为本功能为用关节活动度():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检测是评定运动系

4、统功能状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关节运动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故关节活动度也分为主动和被动活动度。主动关节活动度: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弧。被动关节活动度: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弧。关节活动异常(活动度减少和活动度过度)原因:、 关节本身的疾病:关节内骨折、软骨损伤、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先天性畸形均可引起疼痛、肌肉痉挛或软组织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少。、 关节外的疾病: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腱、韧带等)损伤及粘连、瘢痕挛缩、骨折、肌肉痉挛、严重的肢体循环障碍、周围神经损伤、痉挛期(明显)均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中枢神

5、经损伤早期引起关节活动度过度。关节活动度测量:肩关节屈曲0180伸展050内收0外展0180内旋070外旋090水平屈曲0 135水平伸展0 30 髋关节屈 0 125伸0 15 内收0 45 外展0 45 内旋0 45 外选0 45肘部关节屈曲0150 伸展010 旋前 090 旋后 090 测量关节活动度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动作演示 、关节起始位一般即解剖位 、选择正确的体位和合适的工具 、先测量主动ROM后测被动ROM 、注意与对侧对比,同一病人由专人测量 肌肉的分类: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中和肌肌收缩的类型:、等长收缩一种静态的收缩,收缩时关节不活动,肌肉长度不变、张力增加,又称静力

6、性收缩。、等张收缩一种动态的收缩,收缩时关节活动,肌肉缩短,但张力保持相对恒定,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变短,又称为向心性缩短,如屈肘时的肱二头肌收缩。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被拉长,又称为离心性延伸,如下蹲时的股四头肌收缩等。、等速收缩又称恒定速度收缩,指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订速度运动。Lovett分级法:0级无肌肉收缩 零1级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微弱2级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的运动。 差3级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尚可4级能抗重力及一定抗阻力运动。 良好5级能抗重力

7、和抗充分阻力运动,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正常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增高(痉挛、强直)、肌张力低下见于脊髓损伤早起脊髓休克阶段、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早期,周围神经损伤、肌张力紊乱影响人体平衡能力的主要因素:重心高低、支撑面大小、稳定角、摩擦力平衡功能:静态平衡、动态平衡静态平衡为一级平衡,自动态平衡为二级平衡、他动动态平衡为三级平衡步行周期:支撑相(站立相)、摆动相(迈步相)临床常见异常步态:、减痛步态髋关节疼痛(短促步)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屈曲,足趾着地行走)、偏瘫步态:属于肌痉挛步态,患足下垂内翻,下肢外旋或内旋,膝不能屈曲,表现为摆动腿向前迈步时患腿常经外侧回旋向前,故又称回旋步或划圈步

8、;上肢常出现屈曲内收,停止摆动。、剪刀步态、短腿步态、共济失调性步态:蹒跚步态,步行摇晃不稳,不能走直线,而呈曲线或者形前进,状如醉汉,又称酩酊步。、无力步态、帕金森步态:慌张步态,帕金森病或基底节病变时,步态短而快,并出现阵发性加速,不能随意停止或转向,上肢摆动缩小或停止,称慌张步态或前冲步态,常见患者跌倒。持续性被动活动():是利用机械或电动活动装置,使患者能进行早期、持续性、无疼痛范围内的被动活动。肌力训练的基本原理和原则:1、力学条件 前负荷、后负荷。 超负荷原则、抗阻训练方法。2、解剖学条件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肌肉中的弹性成分的量和弹力3、生理学条件 肌肉的兴奋性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9、状态肌力训练的类型:、等张性训练向心性与离心性收缩开放链和闭合链收缩、等长性训练 、等速性训练肌力训练方法的选择原则:1、被动运动2、主动辅助运动3、主动运动4、抵抗运动肌力训练常用方法:1、渐增抵抗训练2、短暂等长训练3、短暂最大负荷训练4、等速训练Brunnstron偏瘫运动功能评定:P134脑卒中康复治疗:、急性期的康复治疗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作准备预防并发症 :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肩痛和肩手综合征预防关节的挛缩变形 按摩被动运动体位治疗 、恢复期的康复治疗软瘫期 利用各种方法恢复或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痉挛期 控制肌痉

10、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改善期 促进选择性主动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的恢复,同时控制肌肉痉挛。 脑卒中康复治疗原则:、主动参与病人及其家属、各部门协作临床科室与康复科医生、治疗师、护士 持之以恒急性期:发病1个月内恢复期:发病后2年内后遗症期:2年以后脊髓损伤SCI: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原因引起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的障碍。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一般所指的脊髓损伤,为外伤性脊髓损伤。SCI的康复评定:1、损伤水平平面截瘫(胸腰髓损伤 )四肢瘫(颈髓损伤 ) 2、损伤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运动损伤平面确定:肌力为级的关键肌确定运动平面,该平面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必须正常sc

11、i感觉平面确定:5 肘前窝的外侧面 6 拇指 7 中指 8 小指 1 肘前窝的尺侧面 10 第十肋间(脐水平) 1 足跟外侧 2 腘窝中点 3 坐骨结节 45 肛门周围(作为一个平面)Sci运动评分:C5 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 C6 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 C7 伸肘肌(肱三头肌) C8 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T1 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20康复医学SCI损伤程度评判标准(ASIA)分级标 准 A完全性损害。骶段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B不完全性损害。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不完全性损害。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小于3级。D

12、不完全性损害。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且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级。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完全损伤:无骶段保留-肛门和会阴部无感觉、无运动 脊髓休克评定:球(海绵体)-肝门反射和肝门反射式判断脊髓休克是否借宿的指征之一,反射消失为休克期,反射的再出现表示脊髓休克已经结束。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骨折致残原因:肿胀软组织损伤早期康复治疗: 制动、止血、防肿、镇痛 以控制创伤性炎症反应、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 临床上常采取的方法是实施“PRICE常规”,即:1) 护患区免受进一步损伤;2) 2)“R”休息(rest):局部制动、固定以利于局部休息,避免刺激损伤区及牵拉未愈

13、合牢固的组织;3) 3)“I”冰敷(ice):在损伤24小时或48小时内,局部冰敷、冰水浸泡或冰按摩1215分钟,有镇痛、防止出血和渗出的作用;4) 4)“C”加压(compression):早期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以减少局部出血及水肿;5) 5)“E”抬高(elevation):抬高患部以利于局部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减轻水肿。颈椎病分型:1、颈型 椎间盘早期退变 经常“落枕”,颈肩部酸痛反复发作2、神经根型 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 上肢放射痛,伴手指麻木、无力,肢冷等症状;颈肩部疼痛、僵硬,颈椎活动受限;突然牵拉患肢可发生剧烈的闪电样锐痛。3、椎动脉型 椎间盘退变、上颈椎错位、钩椎关节侧方、椎体后外缘骨质增生,挤压椎动脉,导致供血不足or基底动脉痉挛。 眩晕、头痛、视觉障碍、猝倒、精神萎靡、失眠、嗜睡、旋颈试验阳性4、脊髓型 椎间盘退变、向后滑脱的椎体、黄韧带肥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