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分级分区原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217284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警分级分区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报警分级分区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警分级分区原则(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近期公司因报警信号疏于管理导致的机组不安全事件频出,为减少运行操作人为失误,提高自动报警的水平,公司热控专业提出“操作站报警信号分级分区研究”的要求。内容如下:一、分级1)一级报警设置原则:数量不能多,30-50个左右;报警弹出必须立即处理,必须有声光物理征兆,建议设计软光字;2)二级报警设置原则:短期或长期影响设备健康,影响机组出力或安全的,但8小时内可暂时维持的,有声光物理征兆。3)三级报警设置原则:对机组负荷影响小,设备可带病运行,等待检修或新备件到来才能处理的。或者是因为系统特殊工况运行导致的频繁报警灯,列入该级别,如测点超于上下限等报警,可只做闪光报警,但必须填写记录和缺陷处理单。二、分区1)一种按照热力系统分区,便于人员各司其职。2)二是按照激活区和待处理区设置:正常时所有信号都处在激活区,当信号报警被确认后,如报警还在,则把该信号挂到待处理区;或者该信号虽然确认后消失但频繁发故障,也把它挂到待处理区,只有缺陷消除后才把它移回到激活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