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90217188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校word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校word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校word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校word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各1分,共40分)1.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C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2.选取长度相同的幼苗,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给予光照,在不同时间测定胚芽鞘伸长的长度,结果如图乙。能正确表示对照组、实验组光照侧和背光侧胚芽鞘伸长长度的曲线依次是A B C D 3.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一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

2、部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吲哚乙酸4.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除去水稻田中的杂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最相似的一项是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植物向光生长D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失重状态下根失去向地性的原因是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枝条的下端,生根效果一定不同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精的二倍体番茄子房,可获得四倍体无子番茄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果实的生长6.如图中,A 、B 、C表示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转速的匀速

3、旋转的转盘上。A放在转盘的圆周上,B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C放在转盘正中,外套上开小窗的暗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花盆随圆盘旋转,花盆中的小苗将会背离圆心生长B若C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转,C花盆中的小苗将会直立生长C若B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单侧光源生长D若B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小窗生长7.科学家做过如下的实验: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实验。三个实验都给予单侧光

4、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含生长素比多,含生长素比多B 含生长素比少,含生长素比多C在小块中,含生长素最多D 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中含生长素多8.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上,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下B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9.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广泛,对人体健康可能具有负面效应的是A生长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5、B赤霉素处理芦苇使纤维长度增加C喷洒青鲜素延长蔬菜、水果的贮藏期D用乙烯利促进植物花芽的分化10.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适当喷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D植物的生命活动只受植物激素的调节11.植物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向光性是对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集中体现B脱落酸和赤霉素对植物体的作用具有相互拮抗的特点C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实验中,沾蘸法适用于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D油菜花期因气候原

6、因未能完成正常授粉,可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以减少损失12.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某课题组选取了甲、乙、丙、丁、戊五种矮生豌豆突变体(它们的生长速率依次递增),实验中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分别喷施到五种突变体幼苗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和喷施的不同试剂种类B对照组的结果说明该组的矮生豌豆幼苗没有生长现象C体外喷施生长素溶液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D生长速率越快的品种,赤霉素的作用效应越显著13.植物根部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向背光一侧运输,图示为研究单侧光的光照强度与根弯曲角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范围内,单侧光照强度越强,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越多B该实验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照强度越强,向光侧的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D根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与二者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14.关于生长素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生长素可以防止落花落果,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去掉顶芽前后侧芽的生长状态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在植物的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以大量合成生长素D. 豌豆幼苗切断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15.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CK为对照处理),下列

8、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外源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B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C脱落酸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有协同作用D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要外源脱落酸的诱导16.研究表明,赤霉素(GA)与生长素 (IAA)在促进生长等方面具有相似的效应,二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GA能促进蛋白质水解,使合成IAA的前体物色氨酸增多B GA能促进束缚型IAA转化为游离型IAAC GA能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使IAA的含量提高D GA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IAA则直接参与细胞生长17.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

9、其生根,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B根据实验结果无法比较a、b、c浓度的大小C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和c之间D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1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无直接关系的是A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B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C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D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以泥封树枝根生19.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能裂解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B.淋巴因子能促

10、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C.抗原与特定的抗体能形成复合物从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D.抗体可以进入细胞内消灭寄生在其中的流感病毒20.发现,原本生育能力正常的青年男子因外伤导致输精管和附睾断裂,少量精子进人血液。外伤治愈后,发现精液中精子数量正常,但均不能存活,其原因最可能与下列哪种免疫现象的机理相同A部分人食用海鲜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现象B接受移植器官治疗的患者需服用免疫抑制剂C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具有针对自身成份的抗体D注射天花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21.下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妇女A的非特异性免疫较妇女B

11、强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C妇女A可能曾经感染过人乳头瘤状病毒D妇女A可能接种过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22.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和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C二次免疫时,只能由增殖、分化而来D 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23.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C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仅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癌细胞仅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需要体液免

12、疫和细胞免疫的共同作用24.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B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 M、N将呈现“J”型增长D 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25.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鲢鱼和鳙鱼混合放养时为共生关系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竞争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26.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

13、室内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 mm2 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M105个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27.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28.下图表示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

14、,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表示初生演替的曲线应为甲B图中AE点中代表顶极群落的应为DC在图示A点所具有的物种,也可存在于E点,但有可能发生优势取代D图中C点处环境条件可能发生了剧烈变化,但CDE变化可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29.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为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30.某地区生态系统受到化学毒剂污染,该系统内植物迅速死亡。此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生物数量及分解者数量在短期内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31.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3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B该系统中黄雀是第四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