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专题二第8讲农业课件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209386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专题二第8讲农业课件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二部分专题二第8讲农业课件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二部分专题二第8讲农业课件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二部分专题二第8讲农业课件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二部分专题二第8讲农业课件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专题二第8讲农业课件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专题二第8讲农业课件幻灯片(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二,专题二,导练感悟高考,热点透析高考,考点一,冲刺直击高考,第8讲,1(2012安徽高考节选)图1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 ),耕地面积增加 政策支持 农业劳动力增加 科技支撑 A B C D 解析 据图可知,安徽省2010年比2000年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受国家种粮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支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的比例在增加;再加上加大了农业科技的投入,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 答案 D,2(2012重庆高考节选)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

2、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根据题干中“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可知,其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应主要考虑热量条件。由图中的信息可判断该区域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纬度及年平均气温等值线数值可判断,丁处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热量条件最好,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2江苏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3、解析 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区,草场广阔,地广人稀,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大牧场放牧业 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4(2012大纲全国卷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

4、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解析 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此地为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第(1)题,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棉花种植依赖灌溉水源,因此农场分布在水源较多的绿洲地带;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充足,有利于棉花生产。第(2)题,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且质地优良,随着南疆铁路的开通,交通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因此棉花生产的制约因素减小。第(3)题,从自然条件分析,新疆棉花生产的主要制约性因素为水源缺乏;从社会因素分析,新疆人口较少,结合材料可知,在棉花的采摘季节劳动力较为缺乏。,答案 (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 扇地带)。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

5、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 (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侧重于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主干知识;从命题形式看,选择题、综合题都有,综合题居多;从命题规律看,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等方式呈现,侧重考查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分析论证能力。,2从命题趋势上看,结合区域农业生产活动、农业土地利用状况、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与特点、农业生产

6、中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以粮食问题、畜牧业发展为背景材料,以区域图、统计图等图文资料为呈现形式,综合考查农业生产特点和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静态因素)分析,理解 核心要点,2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分析 (1)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自然因素,如: 采用地膜覆盖等措施可以改善作物的热量条件; 采用喷灌、滴灌等措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培育优良品种,不仅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增强其抗病、抗灾能力; 改进冷藏保鲜和储运条件,可以扩大市场,如阿根廷牛肉市场的扩大。,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改造某些不利

7、的自然因素,如:在坡度较小的丘陵地区修筑梯田,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还有利于水土保持;在低洼易涝区,可实施基塘生产,发展混合农业;针对红壤的“酸、瘦、黏”,可增施有机肥、加熟石灰、掺沙子,或选种喜酸性土壤的作物(如茶树等)。 (2)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业的生产规模和类型。 (3)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农业主导因素的判断,在判断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时,应注意: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于各种区位因素都不错,因此,最有优势的因素就成为主导区位因素,如海南的天然橡胶种植,气候就是主导区位因素;而对于农业生产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来说,要想发展农业生产,不是取决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而是取

8、决于该地区的劣势因素(即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就是主导区位因素。,感悟 方法技巧,1(2012郑州二模)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 式图”。读图完成(1)(2)题。,应用 创新演练,应用 创新演练,应用 创新演练,(1)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雷州半岛 D华北平原 (2)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 ) A热量和土壤 B地形和水分 C光照和湿度 D积温和降水 解析:(1)选 (2)选 第(1)题,该地区有香蕉,香蕉属于热带作物,最有可能位于雷州半岛。第(2)题,该区域修筑河堤,开挖鱼塘,发展立体农业,对地形与水分条件进行了改造。,C

9、,B,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理解 核心要点,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4我国主要农业区、农作物分布及区位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方法,(1)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2)分析农业生产特点:一般从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类型等方面分析。耕作制度主要看所处的温度带,热量丰富,复种指数就高。 (3)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如农牧业生产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等问题及相应措施。,感悟 方法技巧,2

10、(2012潍坊联考)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地农 业集约度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应用 创新演练,(1)集约度在150以上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下图中的_。,(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4)试从草场、分布、市场三个方面列表对比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集约度较高的区域为乳畜业分布区,该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图中的。第(2)题,市场和

11、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第(3)题,主要从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市场适应能力等方面分析。第(4)题,从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中提取这三个方面信息分析。 答案:(1)乳畜业 ,(2)市场和饲料供应。该地温凉潮湿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英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占重要地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因而乳畜业发达。 (3)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现代化水平。 (4)见下表。,1农业区位选择中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市场、交通、技术、政策等社会经

12、济条件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其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技术、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2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一般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性方面进行分析;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从土地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不同农业的单位产值和农产品的特性等方面分析。,3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三个方面认识:直接改变自然面貌;过度使用导致生态退化;农业技术的采用给环境带来的破坏。 4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一要根据区域内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产业;二要形成良性循环系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点此进入“冲刺直击高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