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暖、通及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1454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暖、通及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选】暖、通及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选】暖、通及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选】暖、通及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选】暖、通及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暖、通及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暖、通及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庭工程暖、通及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第 2 页 共 25 页第 3 页 共 25 页第 4 页 共 25 页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1第一章 编制依据 .2第二章 工程概况 .2第三章 施工准备 .3一、施工条件 .3二、技术准备 .3三、施工用水、电 .4四、器材及材料准备 .4第四章 施工部署 .4第五章 施工方案 .4一、工程选择 .4二、材料要求 .5三、主要施工方法 .51、 采暖系统 .52、地暖施工方案: .73、给排水系统 .94、通风系统 .13第六章 工期保证措施 .15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 .16第八章 成品保护措施 .18第九章 施工机具及劳动力计划

2、 .19第十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0第十一章 配合施工措施 .22第 5 页 共 25 页第一章 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选用的标准图集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5、 防排烟设备安装图99K1036、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03K4047、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14-032-20048、 SZP 视频自动消防水炮灭火系统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DB22/T453-2008 9、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设计规范GB

3、50084-2001第二章 工程概况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庭工程位于长春市珠海路北侧,仙台大街东侧。建筑总高度 45.90 米,地上 10 层,总建筑面积 32758,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高度 45.90m。其中,一层层高 4.50m,其他楼层层高为 4.2m,屋面女儿墙高度 4.35m。1、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1.1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争创鲁班奖项目工程1.2 施工严格按 ISO9002 标准,公司手册,程序文件和项目质量计划执行。2、设立三级质量检查制度,确保达到预定质量目标采暖系统:本工程采暖由生活区的地下室换热站提供,竖向分为两个区,一至五层为低区,六至十层为高区。学术

4、报告厅冬季采暖采用风机盘管和散热器,六-九层中间会议室的冬季采暖采用风机盘管。散热器采用钢制柱形和翅片管。局部采用地板辐射采暖,采暖主干管及主立管均保温,保温材料为外带铝箔的离心玻璃丝棉。高区主立管试验压力为 1.0MPa,低区主立管试验压力为 0.8MPa,所有户内系统试验压力为 0.8 MPa,试验压力为 10 分钟内压力降不大于 0.02 MPa 为合格。第 6 页 共 25 页通风排烟系统:本工程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内走廊、中庭超过100m2 的地上暗房间进行机械排烟,对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前室设正压送风系统,楼梯间正压送风机设于屋顶,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新风由门窗缝隙补入。风管材

5、料采用镀锌铁板制作,所有新风管道均用 20mm 厚闭泡结构的柔性发泡橡塑做保温处理,防止冬天结露 ,并沿屋顶梁下敷设。 给水排水系统:本工程供水由设在审判区地下室内的无负压供水设备提供。竖向分为两个区,一至七层为低区,八至十层为高区。生活给水管道采用 PP-R 供水塑料管,管道为热熔连接。生活污、废水采用合流制,室内污、废水重力自流至室外排水井,污水管道不设专用通气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主体屋面雨水经雨水斗和室内排水管排至室外雨水井。雨、污水排水管管道均采用柔性铸铁管。室内给水管试验压力 0.6 MPa,10 分钟内压力降不大于0.05 MPa,并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以不漏为合格。污、废水

6、管注水高度为一层楼高,15 分钟不渗漏为合格。室内雨水管注水至最上部雨水斗,15分钟不渗漏为合格。第三章 施工准备一、施工条件施工用电用水已满足要求。现场道路:畅通工程通讯:施工自备图纸齐全二、技术准备1、进一步完善施工图纸,组织施工技术人员按施工图纸及业主要求,精心编制详细合理的施工方案报业主、监理审批。2、组织技术人员认真查看施工图纸及图纸中采用的有关标准,认真与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交底和会审。3、按会审后的设计图纸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供应计划。4、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更详细的成品保护措施。5、对安装处、土建处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第 7 页 共 25 页6、项目部组织机构对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配

7、置。7、根据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和关键的作业指导书。三、施工用水、电施工用水、由我公司自行解决,用电根据现场情况,由建设单位提供电源,单独计量。四、器材及材料准备工程中标、签订合同后,项目技术负责人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在两日内编制出各种用料、成品、未成品计划及各种机械设备和器材需用量计划,对施工所用的材料制定质量验收计划并进行检验。提前做好各种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并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和开工日期积极筹备、分期分批组织进场。第四章 施工部署我公司多年来对水、电、暖安装具备一定的丰富经验,有能力承担本工程的安装工程,具体部署如下:1、实施项目法施工,本安装工程由公司安装项目部施工,

8、本工程项目经理由张树宝担任。2、项目部是指挥中心,集中领导,分工负责,全面负责现场施工准备、工作协调、计划进度,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资源配置、合同预算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对业主和监理单位全面负责,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3、搞好图纸会审,将图纸中的问题尽量在开工前得到落实解决。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利现场施工准备和工程顺利施工。4、按工程所需用的材料及配件及时提出定货和加工计划,落实货源和供货日期,确定施工需要。5、项目经理部组织现场施工,组织检查和验收各分项分部的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达到合格。6、项目经理部负责按计划进行施工,及时考核和分析工程进度的有关情况,发现问题找

9、出原因,采取措施,确保工程按计划工期竣工。第 8 页 共 25 页第五章 施工方案一、工程选择本安装工程的各项予埋管道、随土建进度机动灵活安排人员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与土建工程穿插进行。二、材料要求1、工程所用的各种材料应有合格证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应标准的规定。2、严格按材料采购计划表进行供料,尽量满足所提供材料的尺寸,材料代用必须经过技术负责人及有关方面的同意方可使用。三、主要施工方法在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除配合土建预埋预留外,必须做好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如熟悉施工图、技术交底、备料、管道支架加工、管件加工、管道除锈、刷油防腐等工作。当土建主体施工达到一定程度并具备安装条件时,即可进行

10、管道安装。管道安装一般按自下而上、先干管后支管,先安装风管后安装管道的原则进行。预留预埋阶段应随土建进度穿插完成。管道穿越楼板处用大于设计管径两级的钢管留洞,待管道安装施工时安装套管,并做二次吊模。1、 采暖系统 1.1 工艺流程1.2、管材简介供水及回水干管、共用立管、户内供暖明装配管均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敷设在地面垫层内的采暖管道采用 PERT 管。1.3 安装准备1.3.1 认真熟悉图纸,配合土建施工进度,预留孔洞。1.3.2 按设计图纸画出管路的位置、管径、变径、预留口、坡向,卡架位置等施工草图,包括干管的起点末端和拐弯,节点预留口、坐标位置等。安装准备 预制加工 立管安装 分集

11、水器安装支管安装防腐、保温干管安装试压冲洗第 9 页 共 25 页1.4 干管安装:1.4.1 按施工草图,进行管段的预加工,包括:断管、套丝、管件、调直、核对好尺寸,按环路分组编号,码放整齐。1.4.2 安装支架,按设计要求或规定间距安装。吊卡安装时先把吊架按坡向,顺序依次穿在型钢上,吊环按间距位置套在管上,再把管抬起穿上螺栓拧紧螺帽,将管固定。安装托架上预留管道时,先把管固定在托架上,把第一节管装好 U 型卡,然后安装第二节管,以后各节均按此进行。1.4.3 干管安装应从进户口或分支路点开始,安装前要检查管腔并清理干净。在丝扣处抹铅油缠麻,两人配合慢慢入扣,直至拧至松紧合适,要求丝扣外露2

12、3 扣,清理麻头,依此方法安装完毕。1.4.4 管道安装完,检查坐标、标高、预留口位置是否准确,然后找直,用水平尺核对坡度,调整合格后上好 U 型卡,最后焊牢固定卡的止动板。1.4.5 安装完毕的管道穿结构处洞口应堵管,预留口应加好临时管堵。1.5 立管安装 1.5.1 核对各层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垂直,吊线装卡子,将预制好的管道按编号顺序运到安装地点。1.5.2 安装阀门先卸下阀门盖,有钢套管的先穿到管上,按编号从第一节开始安装,在丝扣抹铅油缠麻,将立管对准入扣,两人配合上至到松紧适度,对准调直标记的丝扣外露 23 扣,预留口平正为止,并清理干净麻头。1.5.3 检查立管的每个预留口标高、方向是否正确,吊好垂直度、扶正钢套管,最后填堵孔洞,预留口必须加好临时丝堵。1.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6.1 管道坡度不均匀造成的原因是安装干管后再开口,接口以后不调直,或吊卡松紧不一致,立管卡子未拧紧。管道分路预制时没有进行调直。1.6.2 立管不垂直,主要原因是支管尺寸不准,推、拉立管造成。分层立管上下不对正,距墙壁不一致,主要是剔洞时,不吊线而造成。1.6.3 麻头清理不干净,原因是操作人员未及时清理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