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已修改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0481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已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已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已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已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已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已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已修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程概况1.1 本工程为东台市城东污水处理厂 5 万 t/d 废水处理一期工程,一期占地 58 亩,由混凝初沉池、厌氧水解池、厌氧沉淀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污泥中转池、清水池组成。1.2 本工程0.00 为黄海高程为 4.80m,该拟建场地属于滨海相与泻湖相交替沉积平原地貌类型,现为农田,地势平坦,场地高程在+3.80m+4.20m,场地平整后平均高程为 4m。2.地质及地下水条件勘探期间(10-11 月份) ,实测初见水位埋深在 1.70-2.00M,稳定水位埋深在 1.80-2.20M。近期内年最高地下水位埋深 0.50M,潜水位变化明显受大气降水季节性变化影响。平均

2、年水位变化幅度 1.50M 左右。该场地主要含水层为第 4、5 及 6 层粉土粉砂,第 7 层粉质粘土为隔水层,第 8 层粉砂土为具微承压水性,对本工程无影响。该场地环境类型为类,地下水、土对砼无侵蚀性,对砼中钢筋在干湿交替状态下具弱侵蚀性,在长期浸水状态下无侵蚀性,对钢结构具弱侵蚀性。场地土未受污染,周围无污染源。抗浮设计水位采用近期内年最高地下水位埋深 0.50M(标高+3.5M) 。各土层层厚及层底埋深、层底标高 地层编号地层名称 层底标高(m) 层底埋深(m) 地层厚度(m)1 耕土 3.204.04 0.402.10 0.402.102 粉土 2.183.01 1.102.80 0.

3、601.403 粉质粘土夹粉土 0.002.03 2.004.40 0.602.804 粉土 -1.19 0.42 3.606.10 0.802.605 粉土 -7.23 -1.06 5.1011.80 0.604.805-1 淤泥质粉质粘土 -5.79 0.20 3.9010.50 0.804.306 粉土 -7.72 -3.02 7.1013.00 0.502.607 粉质粘土 -8.42 -7.70 11.7013.60 0.501.408 粘土-13.69 -12.3616.6018.50 4.105.609 粉砂夹粉土 未穿透3.编制依据 2.1 东台市城东污水处理厂 5 万 t/d

4、 废水处理工程(一期)施工图;2.2 国家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范、规程;2.3东台市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勘察报告书 。4.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项目经理 黄勇技术负责人 李伟山安全经理 朱元林质量负责人 赵 兵施工员 邢小忠预算员 都桂芹5操作工艺流程测量放线 材料进场 钻井 埋没井点管 水泵安装 抽排水 管井拆除6 . 降水措施6.1 根据地下水位埋置深度,对基底标高为 1.2m 以上基坑槽不需作降水处理。对混凝土沉淀、池污泥中转池、混凝土初沉池泥斗部分、好氧池与缺氧池 厌氧水解池、厌氧沉淀池泥斗部分基坑进行降水。由于该地区地下水位与基坑相对标高差较小,现场采用管井降水法。6.2 管井的设置6.

5、2.1管井设置计算根据东台市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勘察报告书可知,场地地下水属稳定潜水类型,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待补给,故可按下列工式计算:Q=1.366K(2H 0-S)S/(lgR-lgX 0)式中 Q 为基坑日涌水量K 为土壤渗透系数, 地质勘察资料给出经验值 58m/d,此处可取 6m/d;S 为水位降低值R 为降水影响半径,R=1.95.S( H0.K) 1/2X0 为基坑降水假想半径,X 0=(A/3.14159)1/2 A 为基坑降水面积。单井出水量:q=65*3.14*d*l*k -1/3=17.5m/d井点管距离坑壁为 1m。井点管的埋入深度:HH1+h+i

6、L+l图 5-1 无 压 完 整 井 涌 水 量 计 算 简 图原 地 下 水 位 线 基 坑降 低 后 地 下 水 位 线不 透 水 层一:混凝土沉淀:计算总涌水量:K(渗透系数 m/d)= 6.00 H(含水层厚度 m)= 12.50 R(抽水影响半径 m)= 101.32 S(水位降低值 m)= 6.00 x0(基坑假想半径 m)= 19.90 Q(总涌水量 m3/d)= 1321.82 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1、井点管需要根数计算: 图 5-1 无 压 完 整 井 涌 水 量 计 算 简 图原 地 下 水 位 线 基 坑降 低 后 地 下 水 位 线不 透 水 层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

7、 17.50 d(滤管直径): 0.05 井点管需要数 n(无压完整井)= 83.09 井点管间距D(无压完整井)=1.05m计算井点管长度:H1= 6.00 h= 0.50 i= 0.10 l(滤管长)= 1.00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19.90 井点管长 H= 9.49 二:池污泥中转池计算总涌水量:K(渗透系数 m/d)= 6.00 H(含水层厚度 m)= 12.50 R(抽水影响半径 m)= 77.68 S(水位降低值 m)= 4.60 x0(基坑假想半径 m)= 10.90 Q(总涌水量 m3/d)= 901.77 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1、井点管需要根数计算:

8、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 17.50 d(滤管直径): 0.05 井点管需要数 n(无压完整井)= 56.68 2、井点管间距计算 基坑长: 20.80 基坑宽: 17.80 井点管间距 D(无压完整井)= 1.39 计算井点管长度:H1= 4.60 h= 0.50 i= 0.10 l(滤管长)= 1.00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9.90 井点管长 H= 7.09 三:混凝土初沉池泥斗部分计算总涌水量:K(渗透系数 m/d)= 6.00 H(含水层厚度 m)= 12.50 R(抽水影响半径 m)= 77.68 S(水位降低值 m)= 4.60 x0(基坑假想半径 m)= 11.

9、05 Q(总涌水量 m3/d)= 908.09 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1、井点管需要根数计算: 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 17.50 d(滤管直径): 0.05 井点管需要数 n(无压完整井)= 57.08 2、井点管间距计算 基坑长: 26.00 基坑宽: 13.20 井点管间距 D(无压完整井)= 1.40 计算井点管长度:一、计算井点管长度 H1= 4.60 h= 0.50 i= 0.10 l(滤管长)= 1.00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9.90 井点管长 H= 7.09 四:好氧池与缺氧池计算总涌水量:K(渗透系数 m/d)= 6.00 H(含水层厚度 m)= 12.5

10、0 R(抽水影响半径 m)= 62.48 S(水位降低值 m)= 3.70 x0(基坑假想半径 m)= 40.50 Q(总涌水量 m3/d)= 3430.09 计算井点管长度:H1= 3.70 h= 0.50 i= 0.10 l(滤管长)= 1.00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23.35 井点管长 H= 7.54 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1、井点管需要根数计算: 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 17.50 d(滤管直径): 0.05 井点管需要数 n(无压完整井)= 215.61 2、井点管间距计算 基坑长: 44.70 基坑宽: 54.50 井点管间距 D(无压完整井)= 0.92 五:

11、厌氧沉淀池泥斗部分计算总涌水量:K(渗透系数 m/d)= 6.00 H(含水层厚度 m)= 12.50 R(抽水影响半径 m)= 65.86 S(水位降低值 m)= 3.90 x0(基坑假想半径 m)= 9.50 Q(总涌水量 m3/d)= 802.05 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1、井点管需要根数计算: 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 17.50 d(滤管直径): 0.05 井点管需要数 n(无压完整井)= 50.41 2、井点管间距计算 基坑长: 14.45 基坑宽: 19.50 井点管间距 D(无压完整井)= 1.37 计算井点管长度:H1= 3.90 h= 0.50 i= 0.10 l(滤管长)=

12、 1.00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7.25 六:厌氧水解池计算总涌水量:K(渗透系数 m/d)= 6.00 H(含水层厚度 m)= 12.50 R(抽水影响半径 m)= 59.95 S(水位降低值 m)= 3.55 x0(基坑假想半径 m)= 41.00 Q(总涌水量 m3/d)= 3782.23 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 17.50 d(滤管直径): 0.05 井点管需要数 n(无压完整井)= 237.74 2、井点管间距计算 井点管间距 D(无压完整井)= 0.8 计算井点管长度:H1= 3.55 h= 0.50 i= 0.10 l(滤管长)= 1.0

13、0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19.55 井点管长 H= 7.01 七:二沉池计算总涌水量:K(渗透系数 m/d)= 6.00 H(含水层厚度 m)= 12.50 R(抽水影响半径 m)= 78.53 S(水位降低值 m)= 4.65 x0(基坑假想半径 m)= 17.90 Q(总涌水量 m3/d)= 1207.74 计算井点管长度:H1= 4.65 h= 0.50 i= 0.10 l(滤管长)= 1.00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19.55 井点管长 H= 8.11 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1、井点管需要根数计算: 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 17.50 d(滤管直径

14、): 0.05 井点管需要数 n(无压完整井)= 75.91 2、井点管间距计算 基坑长: 35.80 基坑宽: 3.14 井点管间距 D(无压完整井)= 1.04 6.2 管井的设置6.2.1管井设置6.3 在抽水之前,在管井底放置直径约100的碎石10cm厚,保持井底污泥与水泵分隔。每根水泵管直接排向下水井,使每根水泵的出水量不受其它管井和水泵出水的干扰。在抽水过程中应保持不间断抽水,由于采用管井的砂管过滤,从水泵抽出的水为地下的清水,不需澄清即可排向下水井。6.4 保证措施:白天施工员对现场排水情况不间断的进行检查,电工对每台水泵工作情况和电源进行检查,尽力使问题排除在发生前。夜间编管理人员值班表,值班人员不间断的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并与电工建立联系。质保体系图质 量 保 证 体 系 图项目经理黄勇大 质检员赵 兵 技术负责 李伟山施工员邢小忠6.5在地下室后浇带未施工前,后浇带设备不可以拆除。6.6,拆除地下室室外围降水管时,应同时进行土方回填,防止地下室上浮。料具负责人陶冶电工 作业人员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处理池工程降水方案批准:审核:编制:南京恒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九月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