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环路下穿深基坑专家论证讲解

206****92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3.38KB
约21页
文档ID:90140359
北环路下穿深基坑专家论证讲解_第1页
1/21

临汾市尧都区涝洰河生态建设工程--跨河桥梁及道路工程(尧贤街北延道路)施工一、编制依据1、临汾市尧都区涝洰河生态建设工程--北环路下穿通道开槽平面图2、临汾市尧都区涝洰河生态建设工程--北环路下穿通道工程勘察报告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CJ2-2008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67-2009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8、《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建质[2009]87号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工程概况临汾市尧都区涝洰河生态建设工程--北环路下穿通道位于临汾市城东、华康路以北、规划北三路至临汾云跃环保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段,设计起点K2+515,终点K3+045,全长530m,其中通道暗埋段长71.475m,南侧敞口段258.413m,北侧敞口段200.112m,敞口段根据埋深不同,采用扶壁式挡土墙或悬臂式挡土墙本工程由临汾市尧都区涝洰河生态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设计单位为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山西省第五地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为临汾方圆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临汾市城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本工程挖方段为K2+600~K2+715~K3+045,长度约445米,基坑上口开挖宽度56.5m,基坑底口开挖宽度32.5m,K2+600处自然地坪为455.563m,槽底标高为451.972,挖方深度为3.591m;K2+713.588处自然地坪为459.536m,槽底标高为449.536m,挖方深度为10m;K3+045处自然地坪为459.565m,槽底标高为457.769m,挖方深度为1.769m;挖方最深处为K2+713.588挖方周围均为耕地地势平坦,没有任何的建筑物,管线等本工程土方开挖分三次进行,每次开挖深度均为3m,开挖至坑底标高为10m(449.536m)开坑挖深度范围内的土质:第一层为耕土,褐黄色,稍湿,松散,以粉土为主,植物根系发育厚度0.40~0.70m,层底埋深0.40~0.70m,层底标高456.95~459.35m;第二层为湿陷性黄土,褐黄色,稍湿,稍密,具孔隙,含少量钙质结核厚度1.10~8.10m,层底埋深1.60m~8.60m,层底标高449.77~452.36m;第三层为细砂,褐黄色,饱和,中密,主要矿物成分石英、云母、长石、间夹薄层粉土,分选性较好,磨圆度高。

厚度0.70~2.80m,层底埋深3.20~9.70m,层底标高447.57~451.06m;第四层为粉土,褐黄色,湿、密实,见云母和氧化物,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及韧性较低厚度1.40~5.20m,层底埋深6.50~14.50m,层底标高444.77~448.95m第五层为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见铁质氧化物,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较高,间夹薄层粉土和细砂厚度3.30~10.10m,层底埋深10.00~22.20m,层底标高436.96~442.27m第五-①层为粉砂,褐黄色,饱和,稍密,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厚度3.40m~5.80m,层底埋深15.20~15.50m,层底标高436.96~437.07m;第六层为粉土,褐黄色,湿、密实,见云母和氧化物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刚强度及韧性较低,厚度4.00~9.70m,层底埋深26.20~29.40m,层底标高429.69~433.25m第七层为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钙质结核,见铁质氧化物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较高该层为勘探终止地层,最大可见厚度为3.80m稳定水位埋深1.50~9.80m,相应的水位标高445.92~451.23m,水位变幅约0.50~1.00m。

土方开挖横断面图如下图所示:三、施工部署1、土方开挖采取大开挖的形式,采用反铲式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进行开挖,放坡系数分别为1:12、基坑开挖时自南向北分层开挖,挖出的土方均采用自卸汽车运至建设单位现场指定弃土地点根据挖土机械的情况,土方开挖竖向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深度4m,土方外运至场外;第二步采用机械开挖,土方堆置于建设单位现场指定弃土地点或外运,开挖深度3m;第三步采用机械开挖,土方堆置于建设单位现场指定弃土地点,挖至标高449.836m时停止机械大开挖,标高449.836~449.536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449.536m,在分步开挖过程中,挖至第二步、第三步时,因土质较软、松散,采用沿基坑中间,铺设一条施工便道,直到两步挖完随时拆除、挖出,便道做法为:600mm厚砂砾石,宽10米,长530米3、安全组织机构:(1)、为了确实加强土方开挖施工的安全领导与管理工作,项目部成立土方开挖工程施工领导小组,以便促进土方开挖施工的计划和落实工作组 长: 刘建国组 员:贾志强 王常荣 秦利彬 张海斌 张艳正 杨 骅 秦佳河 (2)、小组人员土方开挖施工具体安排:组 长—刘建国:负责项目土方开挖施工期间总体协调。

项目土方开挖施工期间总体工作安排、人员的调配工作以及负责项目土方开挖施工期间技术、安全措施的落实及施工进度的整体协调 成 员—张海斌:负责土方开挖施工期间技术及有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土方开挖施工期间大气测温记录工作 成 员—秦利彬:负责施工过程的现场安全检查工作施工现场各种机械、临时用电的安全检查工作 成 员—秦佳河:负责土方开挖施工期间的施工组织安排工作,土方开挖施工期间质量检查落实及跟踪检查工作,土方开挖施工期间测量放线及标高监测四、施工方法1、土方开挖(1)工艺流程:开挖坡度的确定→放线→机械设备的配置→选择合理开挖顺序→分层依次开挖→验槽(2)开挖坡度的确定:1)基坑开挖最大深度10m,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67-2009表3.1.4,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期限2014年11月17日至2015年11月16日2)开挖时需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67-2009表5.2.2进行基坑放坡,放坡系数分别为1:13)机械设备的配置根据本工程施工作业条件,选择反铲挖掘机(斗容量1.0 m3)挖土、自卸汽车进行外运。

4)开挖顺序基坑开挖时,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反铲挖掘机开挖时,采用以暗埋段北端为界线,从基坑的中间向两端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本工程拟定以暗埋段北端为界线,从北向南、从南向北分两段分三层开挖5)分段分层依次开挖土方开挖时分层进行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安排专人检查边坡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塌方开挖时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基坑开挖时在基坑的东部搭设临时斜道,用¢48钢管、竹胶板、防滑木条搭设上下人梯道,梯道设扶手栏杆高1.2米,梯道宽不小于1米,不准踩踏土壁及支撑上下 (6)修边和清底放坡施工时,人工配合机械修整边坡在距槽底设计标高300m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水准仪抄平控制坑底标高,同时由两端轴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土方开挖示意图如下所示(见下页):五、进度安排土方开挖计划施工工期:根据本工程土方量及现场机械配置、人员配置、环境条件等情况,在各种条件满足的情况下,30天可挖至施工设计深度10m处六、质量标准及资源配置1、质量标准①、边坡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②、基坑标高允许偏差为0、-20mm;③、基坑长度、宽度允许偏差为不小于设计规定;2、劳动力组织计划①、电工2人。

②、现场管理及测量人员:10人③、机械工40人④、普工30人3、机械设备计划机械设备见下表:机械设备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土方开挖1反铲挖掘机ZX200-3G台62配电箱个23装载机2150台44手推车辆65铁 锹把206钢 尺50米把27 盒 尺5米把58自卸汽车辆30 七、安全技术措施1、在基坑边应设安全防护栏,安全标志牌,时刻提醒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2、坚决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法规政策,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合理使用各项安全设施3、合理使用“三宝”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4、经常检查边坡土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塌方5、在距基坑边1.5m地方,周围用φ48钢管设置护身栏杆,立杆间距每2m一道,高出自然地坪1.2m,第一道水平杆距地600mm,各施工人员严禁翻越护身栏杆护栏水平杆中部设置高度为200mm的M5(1:2.5)砂浆砌筑挡水墙6、基坑降水主要采用两种方式:(1)坑内用截水沟和集水井结合明沟排水;(2)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截水沟沿基坑两侧布置,管中心距基坑开挖边线距离为2cm,截水沟为0.4m宽,集水井为1000*1000*500,集水井沿基坑四周布置,间距为20m,每个集水井配备一台离心泵,扬程为15m。

如下图所示:7、挖掘机作业时,机下施工人员禁止在挖掘机起重臂作业回转半径内停站 8、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保证机械人员施工安全,由专人负责指挥挖机操作,挖掘机上基坑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坡度 9、所有场内机械必须服从管理人员指挥,车速限5km/h以内10、工地施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回应后再接近11、基坑外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内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12、在距离坑顶边线15m范围内及坡面上严禁堆放弃土及建筑材料;在距离坑顶边线10m外设置施工道路,防止动荷载对基坑的破坏13、坑下人员要休息时应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经常检查边坡土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防塌方伤人八、应急预案(一)组织保障项目部成立相应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技术负责人担任,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和各班组人员组成并根据项目部的机构设置及各施工队伍设立情况,分别成立应急小组,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制定出应急措施职责: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统一协调项目各部门应急救援工作及时组织指挥实施事故处置方案统一调配救援人员、设备、物资、器材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妥善处置事故现场的有关事宜。

组织、配合开展事故调查,组织善后处理工作二)应急预案 为做好安全施工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证本工程在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提高施工现场人员对安全事故快速反应和应急能力结合本项目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1、 危险因素: 基坑发生坍塌滑坡基坑坍塌滑坡预防措施: (1) 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 (2) 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值班,如有地下水渗出及时用潜水泵抽走,必要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护3) 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4) 坡顶严禁堆积荷载5) 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分层开挖,层间设台阶,每层开挖边坡放坡率根据设计规定放坡6) 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2、应急救援程序:当发现生产安全事故及恐怖事件时立即上报,具体上报程序如下:现场第一发现人—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