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学年论文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085086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系学年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文系学年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文系学年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文系学年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文系学年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文系学年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系学年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度本科生学年论文设计院 系: 人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08级 学生姓名: 李娇 学 号: 200801050557 导师及职称: 试论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精神困境 从浮躁到高老庄 摘要 纵观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我们会发现其内容和形式发生了一定得变化,在创作浮躁之后的四部小说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贾平凹在创作中精神困境,他似乎一直试图去找寻那份久违的精神之地,希望在那块净土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灵魂的归宿。但是从废都中找不到城市的那块乐土,之后他又转如乡村,通过子路回高老庄,试图在高老庄中能找到那块净土,从子路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贾平凹到处追寻的影子。文章通过贾平凹从浮躁到高老

2、庄小说创作发生的一些变化,并对这一时期他创作所陷入的精神困境展开叙述。关键词 废都 困境 矛盾 浮躁 高老庄正文 贾平凹的作品主要以独特的视角准确而深刻地表现了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在三十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社会转型,不仅完整地复原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相,而且在一种原生态叙事中,深入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突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全球语境中所遭遇的空前尴尬。他以中国传统美的表现方式,真实地表达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情绪,为中国文学的民族化和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贾平凹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作品产量之高,影响力之广,被评论之多,与同时代作家相比,当

3、是屈指可数。因为他的创作天赋,人们称他为“奇才”、“怪才”、“鬼才”。许多评论家谈到,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几乎能够以与社会发展同步的速度,再现百姓日常生活。“整个九十年代,贾平凹完成了四部长篇小说的创作,从废都到高老庄,这四部作品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极其相近之处。他们在叙述上回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笔法,尤其是高老庄以人物的日常生活琐事、吃穿用度为叙述材料,事无巨细从容不迫,按照生活发展的未来形态娓娓道来,着正是金瓶梅、红楼梦的笔法。”贾平凹在浮躁序言二中这样写到“我由朦朦胧胧而渐渐清晰地悟到这一部作品将是我三四十岁之前的最大一部也是最后一部作品了。换句话说,这种流行的似乎严格的写实方法对我来讲将

4、有些不那么适宜,甚至大有了那么一种束缚。”可见早在一九八六年贾平凹创作浮躁时,他已痛感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模式以其严谨、苦心经营而带来的写作之累。在这里要提到的是贾平凹在创作完浮躁之后的四部长篇小说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在这四部作品中,我们已经看不到浮躁的尖锐和锋芒,更多的是对世事浮沉的静观和漠想。有评论家这样写到“好的文章,囫囫囵囵是一脉山。山不需要雕琢,也不需要机巧地在这儿长一株白桦,那儿又载一棵兰草的。”正是对天地万物浑然天成的认识,使贾平凹放弃了文章在形式和布局上的苦心经营,试图真实的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因此自废都以来的四部小说,在创作上更为随意,内容和形式虽不比浮躁般精致,但其以朴

5、实而自然地再现了生活的原貌,给人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的反思。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雷达对高老庄提出这样的评价,他说:现在的贾平凹,早已走出故事,走出戏剧,而走向了让生活自身尽可能血肉丰满地自在涌动的道路。贾平凹的小说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实现了对现有小说范式的大胆突围,形成一种混沌、鲜活而又灵动的,具有很强的自在性和原创性的小说风格。贾平凹自浮躁之后他的事业可以说达到了一个令人企慕的高度,艺术上也臻于成熟,他对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当一个人什么都得到之后,往往会有困惑、茫然和厌倦。就像人的一生,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努力奋斗,但现实是残酷的,我们会为了生计奔波,很多时候是生活所迫并

6、非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去做,当有一天你成功了不再为柴米油盐而奔波,也没那必要再去过多的在乎自己是否得到周围人认同,我们就会按照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那时候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这个时期的贾平凹在艺术上取得一定成就,已没有必要也不想再那么强烈的希望得到周围世界的认同,他更想抒发自己内心的声音。贾平凹在西安城里生活了近三十年,可以说算是个城里人了,可对城市生活的怀疑和对农村生活的怀念,使他永远处于城乡矛盾之中,在废都中可以看出,贾平凹通过庄之蝶这个人物的人生经历表达对城市文明的憎恶,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思与批判。废都将城市的腐化表现得淋淋尽致,在他眼中城市就是个拜金主义、喧哗、物欲

7、横流的代名词,城市已经成为“废都”,城市“废了”则以更不可救的是人信念的崩溃和心灵的污浊。这样贾平凹试图寻找一个纯净的世界,回归人性本真的地方乡村,因为那是远离城市文明,远离都市的喧嚣、繁乱、腐败的地方。由此贾平凹创作了长篇小说高老庄,再度引起了轰动,他试图通过主人公高子路的返乡找寻精神上的归宿,但事实上他再度陷入迷茫之中。文章通过子路这个视角开始了对回归乡村的知识分子进行的一系列的描写。他城市中生活了多年,可以说返乡是他一直以来的梦,家乡在他心目中就像他对西夏描述的那么美好,但他回到日日思念的家乡后,并没有相像中那么兴奋,返乡后的他时时自觉到高老庄人的矮小和委琐,接受了城市文化的熏陶的他对待

8、眼前的一切更多的是以一种批判、审视的目光和思考。分明感觉到“作家的情感倾向由原先的戒备城市转而为一定程度上的接纳城市,由原先的依恋乡村转而为一定程度的排拒乡村。”而文中的两个女主人公西夏和菊娃,显然菊娃是乡村的代表,西夏是城市的代表,菊娃处在传统乡村文化统治的高老庄,她身上有传统女性美德,勤劳善良,孝顺但高老庄正在转型,使菊娃接受了洗礼,经过了与子路的婚姻失败,以及与西夏的对照,菊娃也开始慢慢认同或接受了现代人的某种思想或做法,如她习惯了喝咖啡,试着穿一些苏红从外面带回来所谓时髦的衣服来打扮自己。而西夏这个城市中得文明人在看到高老庄种种现状后他毅然留了下来她想帮助菜老黑一样盲目、挣扎的人们,她

9、要进一步关注这个转型中的高老庄。然而子路在与菊娃离婚后本该祝福菊娃找个更好的归宿,但看到地板厂厂长追求菊娃时却突然想要去与菊娃同归于好,然而他又舍不得有着城市美好气质的西夏,由此对菊娃的牵挂、对西夏的欣赏正好表明了他对乡村和城市两难取舍的困境。然而他带着某种的企盼去找菊娃并与她发生关系后,他并没有感到满足或是快乐而是感到失望和不尽意,他终于发现了他不可能回到原点,不可能适应乡村生活了。一切都改变了,社会变了,高老庄的一切还有他的思想都变了,他在乡村也找不到那种精神上的寄托,再度陷入了无形的困境中。再从这两部小说的结局中看,庄之蝶面对西京的沦落与不堪后,选择与各色女人发生关系来宣泄心中的愤恨,来

10、麻痹自己,但之后却没有获得那种解脱而是陷入无限的空虚之中,最后中风倒在候车室里。而高子璐作为事业有成的名人衣锦还乡,在经历太多的纠葛之后,走到父亲的坟前,放眼看了一眼高老庄,最后坐上了返城的车子,最后带着失意和落寞独自离开了高老庄回到了城市,那种彷徨与无措正是对乡村的期望落空的心理描写。而回到那里又能找到那种本真的东西吗?但是他没有选择,他已找不到灵魂的归宿。这个时候的他正如鲁迅的影的告别中说的一样“彷徨于无地”,对影子而言光明和黑暗都会将它吞噬。可见,贾平凹虽以乡土书写而成名,但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仍游走于乡土与城市间,思考着乡土文明与城市文明带来的种种困惑。他割舍不了乡村,因为那

11、里有他童年的记忆,有他成长的足迹,然而他也无法离开城市,因为他就生活在都市中,享受着城市带来的各种便利。因此他只有借着城市霓虹灯的幻影使那些曾熟悉的面孔一个个重现。但从作者找寻的途中看到城市和乡村无论哪一个,都不是他心目中得乐土净土,他在现实面前是那么的无力。废都到高老庄宣告了作者对城市与乡村的失望,宣告了理想与信念破灭。注释 张晓峰:从浮躁到幻灭,山东文艺出版社,第313页贾平凹:浮躁序言二,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肖云儒:贾平凹长篇系列中得高老庄,山东文艺出版社,第279页参考文献贾平凹传,孙见喜: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贾平凹研究资料,雷达: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当代作家评论,肖云儒:1999年第二期浮躁,贾平凹:作家出版社,1988年版高老庄,贾平凹:太白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文艺共鸣,宋洁:“精神困境与救赎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