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语文新高三高考说明解读教程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76132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语文新高三高考说明解读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09年语文新高三高考说明解读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09年语文新高三高考说明解读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09年语文新高三高考说明解读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09年语文新高三高考说明解读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语文新高三高考说明解读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语文新高三高考说明解读教程(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连 晓 2009.02 E-mail: ,内容提要,考试性质和编制依据 考试能力要求主要变化 考试内容主要变化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变化 参考试卷及答案的变化 基于考试说明的几点建议 选修1B(语文)略说,新旧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比较,相关的四个高考考纲(考试说明) 2009年全国高考考纲(教学大纲版) 2009年全国高考考纲(课标实验版) 2008年浙江考试说明(依据2008年大纲版) 2009年浙江考试说明(依据2009年课标版) 下面主要比较2008和2009两年的考试说明,. 考试性质和编制依据,基本性质: 选拔性考试,要

2、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编制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 (后面简称课标考纲)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评点: “有因有革、稳中求变”的理念贯穿始终, .考试能力要求的比较,比去年多“探究”,表现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个层级 定稿和初稿比较,调子有所降低: 初稿: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定稿: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3、。,.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及点评,一、语言文字运用,9条变成了8条,少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但在后面“写作” 的要求中仍保留“标点正确” ) “字音”条前增“常用字” “汉字字形”改“常用规范汉字”,后增“正确书写”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中间顿号改成分号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多了一个“反复” 点评:变化不大,标点不考应该是暂时的。,二、现代文阅读1,原合在一起共9条,现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两块,分别对应第二大题中的大阅读和小阅读 两类都增加“作品体裁(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

4、表现手法的分析” 两类都增加“对作者的创(写)作背景和创(写)作意图的探讨” 两类中都没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 文学类增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拙” 文学类增加“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现代文阅读2,实用类增加“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实用类增加“对文本中某种特色的深度思考和判断” 实用类增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 实用类增加“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 点评:体现新课程价值取向,是新高考变化最大的一项,但语文的核心内容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三、古代诗文阅读,原9条,现10条 “常见文言虚

5、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增加“意义” “常见文言句式”改“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原第二项中去掉了识记作家作品和体裁常识两条,把“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参考篇目见附录1)”移到这项中作第10条。 点评:文言文阅读在条文上无实质性变化,四、写作,文体表述改“实用类(包括论述类)和文学类”和现代文阅读的表述相一致。 其余无实质的变化。 保留标点正确的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变化,题型增加古文断句题和论述题 断句题去年考过,今年为何强调? 论述题20多年不考了,但它便于出探究题;论述题不同于简答题,须特别重视。 现代文阅读多2分,为32分 古诗文阅读多8分,为34分(减去古诗文默写6分

6、净多2分) 点评:形式和结构变化较大,须指导学生适应变化,.参考试卷及答案的变化,5、6、7三小题是语用题 第7小题现象值得研究 第3、5小题相比测试卷作了改动,有技术问题 词语替换或选词填空,命题难度较大 小阅读最后一题(11题)改主观题 大阅读,有一题(16题6分)探究题。 大阅读第12题相比测试卷多“从修辞的角度”。 古诗鉴赏的23题为探究题。 古诗文阅读(第24题),选修1A论语选读的内容,为探究题。 默写多2分,专为论语(31章要求背诵),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和初稿比较),增加寡人之于国也 逍遥游缩减内容 删除兰亭集序 六国论 缩减内容,基于考试说明的三点建议,坚持“得意忘形” 着眼

7、能力 重视积累 关注“课标导向” 着眼生活 重视探究 考虑“阅卷公正” 着眼选题 重视答案,坚持“得意忘形”,着眼能力,重视积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不会过时 延续稳定的内容和题型是得分的主干 选拔性考试,难度不可能小 难度系数一般在0.6左右 默写、探究 能力、积累仍然是复习的重点,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结合参考卷读懂每个考点。 认真掌握教材内容。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直接出自教材的比例有所增加。 结合考试说明、参考卷(包括往年试卷)和教材,把握正确的复习策略。 如选修1A如何复习?应该考虑: 1.语言文字运用其他地方很难直接考,只能放在第一大题中,而且可大显身手。 2.

8、外国小说欣赏要直接考只能在第二大题中,也无法如考论语那样出一个小题。 3.论语放在第三大题,可充分体现“文化味、书卷气”。新考点需要特别关注。 返回,延续稳定的内容和题型是得分的主干,除7、11、16、23、24五小题外,其余都可看作延续稳定题,有128分,占85%以上。 传统有效的复习策略要基本保留,在此基础上作一些变动。 返回,选拔性考试,难度不可能小,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4.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

9、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点评:难度太低,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2009年杭州市语文一模卷探究题,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4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4分) 点评:此题难度较合适。 返回 过犹不及。赞同孔子的评价,理由是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

10、相补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不赞同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4分,第一问1分,第二、三问3分),能力、积累仍然是复习的重点,能力: 现代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文学鉴赏(初步)、文言文阅读(浅易)五个方面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个层级的能力 积累: 语言积累 古诗文积累 素材积累 思想积累,积累思想 锤炼观点,勤于思考、勤于提炼、勤于积聚和整合。读一本书,面对一种生活现象,想到一个问题,要积极思考,不断丰富、提升、完善,逐步形成独到、深刻的认识体系。考试作文,立意好的思想深刻而高远,就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有深刻的思想还有寻求好的表述,才更有影响力。锤炼观点养成习

11、惯,也有利于思想的积累。 积累思想 、锤炼观点,阅读和写作都有用。 参见拙文积累思想 锤炼观点(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研究2008年第8期),关注“课标导向” 着眼生活 重视探究,新课程理念:关注生活 尊重多元 鼓励探究 课标:“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考纲:“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究,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 探究题的特点:多元性 综合性 拓展性 参考卷很重视这一点,至少19分 7、11、16、23、24小题值得研究 重点是“有见解”:观点鲜明 理由充分 语言到位 返回,参考卷第7小题研究,时下网络语言流行。“我”称作“偶”,“吓人”说成“雷人”,“88

12、6”表示“再见”,“山寨”意味“盗版”、“仿制”谈谈你对这种语言现象的看法。 应用题、探究题,要求灵活运用选修1A语言文字应用所学知识探究社会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备考中许多教师未认识到这一点 和教材举例的网络用语不同,不都是必须否定的,如“雷人”、 “山寨”有生命力,这就增加了探究的空间,但教材提到的基本方法可用。 答题要求对问题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更好) 点评:此题符合课标导向,也容易区别水平。返回,参考卷第11小题研究,小阅读最后一题: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 客观题变主观题(不一定是概括题) “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只在这题预留空间 此题改一下,看效果如何? 针对文中的

13、主要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文中倡导多元文化并存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有利于维护自然和社会的生态平衡。 返回,参考卷第16小题研究1,16.老舍说:”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不少于100字) 答案参考(1)赞成老舍先生的观点。爱,就意味着全身心投入,唯有如此才能有所成就。夸父为追太阳而献身,布鲁诺为真理而焚身于烈火,他们为什么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就因为他们心中有爱,有对事业的追求,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 答案参考(2)这句话太偏激。人不能一头撞到南墙上,弯都不拐。虽然你也有爱,若以自己的能力不能实现目标,或目标不现实,就应该转个身,退一步

14、海阔天空嘛。庞中华写稿件不行,改行而成了一代钢笔书法大师;鲁迅弃医从文,一个文学巨匠横空出世。人又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参考卷第16小题研究2,多元开放题,考查“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能力,要求考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有足够的理由支撑见解。 题干并未规定必须“赞成或不赞成”,所以答案是多元的,言之成理就行。如果运用辩证法作具体分析,甚至还应作上品呢。 此题颇有争议,这说明新题型还不成熟: 考点未落在文本本身,像80年代的小作文题 实用类阅读有“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要求,题目却出在文学类阅读中 返回,参考卷第23题研究,白居易庾楼晓望: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雾晓

15、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23.此诗三联写景,一联抒情。有人认为诗中情景交融、衔接自然,也有人认为诗中情景不够协调。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点评:好题,既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探究;又有明确的指向性,不至于较大的评分误差。得分高低主要取决于对诗歌理解正确与否,思维缜密与否以及答题规范与否等。 返回,考虑“阅卷公正” 着眼选题 重视答案,试卷设计必然考虑降低阅卷误差:因为,新课程是大事,社会稳定、阅卷公正更是大事;所以,命题者追求“文化味、书卷气”的同时,通常也会非常务实地控制阅卷误差。 复习指导时也要考虑阅卷因素: 设计或

16、选择开放式模拟题的时候,要重视控制“阅卷误差”。 开放式试题答题时要仔细审题,精心组织答案。 转选修1B,试卷设计必然考虑降低阅卷误差,论述题、简答题会增加指向性。如参考卷第12题分析语言特点前增加了“从修辞的角度”。 探究题会考虑作一些限定,也可能更多地指向基于文本的探究。 论语题重在理解文意的进行文化探究,但难度可能会增加。 返回,复习指导时也要考虑阅卷因素,选择或设计模拟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开放有度,答案不至于会导致太大的阅卷误差。如“自选角度谈谈看法之类”的须慎重。 要重视答题规范化训练。如审题,选准答题方向,先看法(论点)后理由(论据),找准采分点,字数符合要求,书写清楚等等。返回,选修1B(语文)略说,第一类考生选做,选修1B(语文)命题范围和题型,不超出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