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三高考历史学科1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890542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高三高考历史学科1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07年高三高考历史学科1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07年高三高考历史学科1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07年高三高考历史学科1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07年高三高考历史学科1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高三高考历史学科1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高三高考历史学科1节(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高考历史学科 热点问题透视与复习思路,丽水中学 管丽珍 2007、4,热点分析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点分析之二、中西方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历程,热点分析之三、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热点分析之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坚持执政为民,热点分析之五、关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历程,热点分析之六、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热点分析之七、青藏铁路的开通,背景材料:,新华社1月29日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四年发布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从近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来看, 04年突出“农民增收”,05年突出“农业

2、综合生产能力”,06年突出“新农村建设”,今年更加突出“发展现代农业”,07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目标实现等几个角度来论述了今年农村、农业的重点,也给我们发展农业,繁荣农村指明了方向,这也就明确了我们07年备考的重点。,复习思路:,2、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问题(1)对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的认识:,1、相关史实要点: (1)中国古代史农业经济的发展 (2)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政策 (3)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现代社会主义时期的农业经济,启示: 发展经济既要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也要重视农业、工业、商业的协调发展

3、。,问题(2)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的认识,问题(3)对中国近代农业生产的认识,启示: 农业生产要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重视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启示: 农业近代化首先需要国家的独立自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与交流。,问题(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启示: 重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打破平均主义,注重社会公平,推进分配制度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资金投入,扶植农业发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3、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问题(1)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可耕地

4、少、人口多,农业基础薄弱。,启示:,问题(2)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完全市场化流通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以至于几乎每年的粮食收购都必须以国务院临时通知的形式予以政策支撑。(农产品的商品化问题),启示:,问题(3)长期的二元经济格局对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影响,启示: 全方位增进城乡交流,要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背景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成为当今世界的政治主题。 纵观文综考试以来,每年至少有一组选择题与政治现代化的内容有关。因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

5、政治民主化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复习思路,1、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相关的史实要点: (1)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2)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3)法国共和政体确立(4)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演变 (5)俄国政治制度的演变(6)日本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问题的思考:,问题(1)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问题(2)西方国家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方式,问题(3)欧洲启蒙思想对推动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影响,问题(4)如何看待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民主政治的进程,问题(5) 两战期间,资产阶级创建的民主政治面临的危机,问题(6)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特点,问题(7)影响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因素

6、,2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追求,相关的史实要点,(1)君主立宪制 (2)民主共和制,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相关的史实要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2)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发展,历史问题的思考,问题(1)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特点,问题(2)20世纪40年代中共为争取民主政治所作的努力,问题(3)建国以来,中国共产为实现政治民主实行的重要制度,问题(4)当前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背景材料,材料一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

7、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40以上。 材料二 人类面临着诸多威胁,比如地震、海啸、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比如“非典”、禽流感、流脑、艾滋病等疾病和瘟疫一些危及人类安全的灾难发生,往往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所受到的惩罚。对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敬畏自然。 材料三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近25年来,中共中央全会首次专门研究社会事务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心,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调查表明,今天社会上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生活保障、安全感等众多方面的“不

8、和谐”还在困扰着中国人,复习思路,1、思想,春秋时期孔子的“仁”的学说;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墨子提出“兼爱、非攻”思想;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近代洪秀全的“平均”思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世界近现代史的人文主义、启蒙思想 ;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经济,相关的史实要点,(1)两汉时期中原地区(2)隋唐时期江南地区 (3)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文革时期 (5)改革开放以后 (6)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历史问题的思考,启示1:坚持人口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启示2: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9、,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启示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这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政治,相关的史实要点,(1)古代封建社会的治世 (2)洪秀全提出建立人间天国的理想 (3)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4)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罗斯福新政措施中以工代赈 (6)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7)联合国的成立,历史问题的思考:,问题1:影响治世和谐的因素,问题2:对社会主义和谐的认识,问题3:影响世界和谐的政治因素,4、外交:以谈判取代战争,强调和平发展、和平共处,5、民族:,相关的史实要点

10、: (1)古代历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开明政策、友好交往 (2)孙中山倡导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3)建国以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世界史中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背景材料:,1921-2006年,中共走过了85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各个不同时期,中共都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共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复习思路:,相关史实要点:,一个政党;两次整风运动;三次工作重心转移;四个时期的土地政策;五次重大挫折。,历史问题

11、的思考,1、中共参与和领导的重要革命斗争,2、民主革命中的重大战事归纳,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在经济建设、思想理论、祖国统一和对外政策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5、从分析中得出的认识,复习思路:,相关史实要点: (1)中国古代历朝的文化成就及对外的科技文化交流 (2)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4)世界近代思想文化成就,历史问题的思考,问题1:思想文化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2:儒家思想及其地位变迁,问题3:中国历史上外来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背景材料:

12、,200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作为全球中国人都认同的革命家,对他的纪念早已跨越了党派边界。 孙中山,既是中国国民党的创立者和精神领袖,也是中国共产党眼中的“老师”和革命的“旗帜”。在现实中,两个党派的沟通与合作,都与孙中山密切相关 他一手创立的国民党,在1940年尊他为“国父”;他晚年倾力联合、寄予厚望的中国共产党,在纪念他诞辰90周年时,称他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他的三大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而他的三民主义,则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础,虽然“真假三民主义”争论从未休止。2005年,他逝世80周年时,胡锦涛与连战会面,实现了两党最高领导人跨越60年的历史性握手。,复习思路:,相关史实要点:(略),历史问题的思考,问题1:国共关系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问题2:对国共关系的认识,其他热点,青藏铁路的开通,环太平洋地区的问题(经济区域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