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全第二部分第2章节第4课时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高考全第二部分第2章节第4课时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幻灯片(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1地质时期气候变化,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注意:海平面上升对环境影响: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海岸侵蚀加强;风暴潮作用加剧;海水入侵,形成咸潮,淹没土地;洪涝灾害加剧等。,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的增加。导致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另外,还可采取政策手段,如政府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
2、的工程等,解决全球变暖问题。,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2.气候的分布及洋流、太阳辐射的关系(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表解几种相似气候类型的异同点,3.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和步骤 气候类型的判断,可根据下表三步进行。,1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少的气候类型)有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3、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5)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个大洲)。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带); 冰原气候(极地高压带)。,(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9)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
4、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又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的形成,从而发育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东非高原赤道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形不成对流雨。) 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安第斯山阻挡了西风的深入,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索马里半岛东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其分布接近赤道。(原因:寒流的影响。),2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 (1)空气的上升与下降:上升气流多雨、下降少雨 (2)风向:从海上吹来的多雨,从陆地上吹来的少雨 (3)地形:暖湿气流
5、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地表状况:水库、湖泊和森林有增湿作用 (6)人类活动: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大降水,(2010年广东文综)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下图)可知( )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解析 由图判断甲地气温高于乙地,甲地降水也多于乙地,故A、B两项错误。乙地夏季温度较低,只有16左右,应为高原山区,C正确。甲地最冷月份气温约为8,且位于29N附近,属亚热带,故D错误。 答案 C,(2009年陕西延安模拟)
6、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材料二 中国近50年增温速率图。,(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温度地带? (3)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 (4)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可采用哪些措施以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读图、析图能力。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第(2
7、)题,结合图示分析即可作答。第(3)题,气候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带来一系列问题。第(4)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等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举措。,答案 (1)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 (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一、单项选
8、择题 2009年8月6日,为期两天的第40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城市凯恩斯闭幕。与会的15国领导人呼吁国际社会行动起来,向太平洋岛国提供帮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据此回答12题。 1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结果表述错误的是( ) A可以改变当地地貌 B可以加速水土流失 C从长远看,可以改善灌溉条件 D增加了灾害危险,解析 冰川加速融化会导致水量增大,增加了灾害危险;水量增大,可以加速水土流失,进而导致当地地貌的变化。冰川加速融化在近期内增加了某些地区的水资源,但随着冰川数量的减少,从长远来看,当地的灌溉条件会越来越差。 答案 C,2冰川消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全球气温升
9、高,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5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球普遍变得干旱 B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 解析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将改变各地区的干湿状况,某些地区将变得干旱,另一些地区将变得湿润。 答案 A,3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下列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化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与自然原因无关 B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指全球变暖,且近代全球变暖的速度明显加快 C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的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活动造成的 D全球变暖是人口数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的结果,与大气成分没有关系,解析
10、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指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近年来全球变暖的速度加快,这是由于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向大气中排放CO2的数量明显增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 答案 B,(2010年广州模拟)右图甲、乙、丙是根据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绘制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回答45题。 4甲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亚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5关于乙、丙两种气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分布在大陆内部,丙分布在大陆西岸 B乙、丙所处纬度大致相同,环流条件相差很大 C乙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丙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D乙降水年际变率小,丙降水年际变率大 解析
11、 根据甲、乙、丙三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乙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变率大;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降水变率小。 答案 4.B 5.B,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回答68题。,6图中四个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从图中不难看出丁地降水最少。 答案 D 7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 乙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气温在20以下,气温年较差小,各月降水均匀,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12、。 答案 B,8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高度可能为 ( ) A1 500米 B2 000米 C3 200米 D4 500米 解析 丁地最热月均温约为25,若山上终年有冰雪,其雪线高度可能为4 500米。 答案 D,(2010年揭阳一模)读甲、乙两区域图,结合表中信息回答910题。,9.甲、乙两岛气候成因的相似点有(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西南迎风坡多雨,东北背风坡少雨 D冬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 10当甲岛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收获期 B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生长期 C利于茶叶的生长,不利于甘蔗的收获 D不利于茶叶的生长,有利
13、于甘蔗的收获,解析 据国判读甲图为80E82E,7N10N,为斯里兰卡,属热带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造成的。乙图为古巴岛,属热带草原气候,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故二者成因的共同点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故9题选A。当甲盛行东北风时,亚欧大陆为高压中心,即为秋冬季节,为甘蔗收获的季节。 答案 9.A 10.D,11(2008年广东地理)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析 房屋墙壁厚、门窗多层有利于保温、御寒。这种房屋应分布于气候十分寒冷的
14、地区,只有D项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分寒冷,可能建有这类房屋。 答案 D,二、综合题 12(探究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共有超过100个国家的领导人参加了本次首脑峰会。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发达国家作出表率,加快“减排”的步伐。 材料二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图。,材料三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人口统计表(单位:亿人),(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列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b_;c_;d_。 (2)由材料二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并说明原因。,(3)图中所
15、示国家中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第二位的是_,该国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4)据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测量发现,按近20年二氧化碳排放平均速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应增加29.95%。但实际只增加了0.03%,原因是_。据上述材料可知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的措施是_。,解析 第(1)题,联系教材知识及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即可完成。第(2)题,由图中曲线可知城市化水平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多,二者呈正相关。城市化水平高,说明该国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多。第(3)题,由材料三表中人口数据对应材料二图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可知,中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第二位。结合中国能源利用状况回答措施。第(4)题,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原料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实际增加较少,可知植被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有重要作用。,答案 (1)毁林 燃烧矿物燃料 极地冰川融化 沿海低地被淹 (2)关系: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多,呈正相关。原因: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交通发达,生活水平高,人均能耗多,需要燃烧大量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3)中国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掉大气中的一部分二氧化碳 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13(2010年黄冈质检)阅读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