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2011高考语文152专题十五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和表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889429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201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状元之路2011高考语文152专题十五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和表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状元之路2011高考语文152专题十五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和表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状元之路2011高考语文152专题十五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和表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状元之路2011高考语文152专题十五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和表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状元之路2011高考语文152专题十五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和表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状元之路2011高考语文152专题十五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和表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状元之路2011高考语文152专题十五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和表幻灯片(2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状元之路】2011高考粤教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共 200 页,1,共 200 页,2,热点关 解读高考,共 200 页,3,热 点 精 讲,热点一:诗歌形象的鉴赏 古典诗歌的形象是作者意蕴与情感的载体。诗歌形象与作者的心思、情愫、审美倾向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意义,具有相对稳定性。高考中,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物态意象。此类题屡见于各地高考中,是为备考的一大重点,我们必须能熟练地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深刻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共 200 页,4,一、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诗人形象(或称为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的形象或物的

2、形象。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丰满人物的形象。 鉴赏这种形象注意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交代,情节的展开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共 200 页,5,鉴赏这种形象要注意设题角度。一般为总结人物形象;概括形象身份、特点;挖掘人物心理特征、思想感情;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态度;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等。 为了方便大家把握人物形象,我们把古诗词中常见的

3、人物形象分成以下几类: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共 200 页,6,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

4、对山水风光的喜爱。,共 200 页,7,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共 200 页,8,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

5、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共 200 页,9,典题例析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共 200 页,10,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人物形象?,答案 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壮志难酬、借酒消愁、无奈忧愤的抗金英雄形象。,共 200 页,11,讲析 根据注释和首句中的“衣上征尘”,说明诗人是一名从抗金前线调回后方的战士;而首句中的“杂酒痕”和第三句中的“合”(“应该”

6、的意思)说明陆游这时不想做诗人,而想做马革裹尸的战士,但愿望难酬,只好借酒消愁,表明了他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共 200 页,12,典题例析2 (2009天津)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共 200 页,13,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答案 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共 200 页,14,讲析 本诗的前三联,都是在描写竹子的形象,首联写嫩绿的新竹有一半不包着笋壳,新长出的竹梢

7、才高出墙头,现嫩竹新出之态;颔联写嫩绿的颜色映在书套上久久不退,当竹影移过,酒也变得清凉,现竹影给人以清凉;颈联写新雨过后,竹子更加美丽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现竹子的色与味,通过如此分析,便可以概括出竹子的形象特点,此可采用分条列举式。,共 200 页,15,教师备选例题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采莲曲(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共 200 页,16,这首诗都塑造了哪些形象?塑造形象上有何特点?,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一群美丽、天真、烂漫、勤劳的采莲少女的形象。同时描绘出田田的荷叶、艳艳的荷丛。作者没有将少女置于中心地

8、位,却把少女放置在荷塘中,使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创设了一种优美的意境。,共 200 页,17,讲析 本题两问,一是概括形象特征,一是塑造形象的特点。概括形象先把握人物身份采莲女,而后分析其特征“荷叶罗裙”同色,“芙蓉与脸”同美,“乱入池中”劳作,“闻歌始觉”一方面是其美,一方面是其乐观、欢愉;把特征与身份等信息整合成一个判断句即可。塑造形象的特点,不难看出,就是把人与荷花放一处来写,就此加以分析解答即可。,共 200 页,18,教师备选例题2 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作答。 昭君怨 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栏杆。 莫把栏杆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

9、遮。,共 200 页,19,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概括本词中主人公的形象特征。,答案 这首词上片写春到南楼,时值元宵节。季节的变化,引起了游子的注意。游子如从睡梦中惊醒,独倚栏杆,心生悲凉。下片“莫把栏杆频倚”,是因为重重叠叠的烟水云山遮住了望眼,虽竭力寻望,还是望而不见。全词通过描写异乡幽寂清冷的环境,塑造了一位孤寂无聊、思乡心切、思归情浓的羁旅者的形象。,共 200 页,20,讲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形象。尤其注意的是,本词的“昭君怨”,是词牌,而不是题目,本词的主人公是羁旅游子,而非王昭君。全词实质上在写春到南楼、时值元宵而牵动游子的思乡情怀。上阕写春来之景,下阕抒思乡之情;春来时“独倚栏

10、杆”,思乡时“望眼欲穿”。就此概括出主人公形象。,共 200 页,21,二、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指情中景,亦即意象或叫物象。涉及此点的高考题更是屡见不鲜。大多诗词,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山川、草木、季节、时令,或者战争、农事、狩猎、离别)来表现主观情感,这种承载了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是景物形象。有时诗中是单个景物形象,有时诗中有几个景物形象,各个景物形象之间靠一定的联系构成画面,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画面就叫意境。,共 200 页,22,涉及此点的命题角度: 1概括景物特点,就是所写景物给人的感受,如清新、幽静、凄凉、沉郁等等。 2辨识写景特点,就是写景方法和写景角度。写景方法包含动与静、虚与

11、实等;写景角度包含:远与近、俯与仰、视觉、听觉、触觉等。 3概括画面或分析意境,就是描述诗歌物象所构成的画面及画面给人的感觉,以及所反映的诗人的感情。 熟悉这几种命题角度,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如混淆了“景物特点”与“写景特点”等。,共 200 页,23,典题例析1 (2009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05511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12、。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共 200 页,2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答案 诗歌描绘了一幅夏日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人家、荷花、庭院等景物。,共 200 页,25,讲析 本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能力。先从诗歌中找出相关物象,组合起来共同具有什么特点,即给人怎样的感受。此诗所写物象有: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等,给人的感受,即特点是“清幽恬静”,而后再考虑时令、方位等。因为是分开来问,所以先概括画面,再列举物象。,共 200 页,26,典题例析2 (2008宁

13、夏海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共 200 页,27,(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答案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共 200 页,28,(2)古人的题画诗

14、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共 200 页,29,讲析 选材是一首题画诗。(1)题考查“景物形象的鉴赏能力”,重点在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先据诗意描绘出画面,再写出呈现的气氛,即画面给人的感受,亦即景物呈现出的特点;(2)题进一步考查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图画应是无声的,而此题画诗却写出了声,抓住声音所表达的意象来答景

15、和趣即可。,共 200 页,30,教师备选例题1 (2009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共 200 页,3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案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共 200 页,32,讲析 本题设题是“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可以理解为考查景物特点,而景物特点与景物构成意境,所以,也可理解为把握意境。解题时抓住“秋风”“汉关”“朔云”“边月”等物象,看它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的景物,组合起来给人什么感受,依此来答,完成第一问。第二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