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985715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北省邢台第一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 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 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8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3 分)19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5 分)【答案】18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1 分)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 分)19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

2、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3 分)【解析】18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根据诗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进行分析,景象即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夜”、“月满西山”交代是夜景;结合诗下注释,可得出是写边关局势。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9试题分析:根据“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这句诗,可以看出诗歌所表现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斗志和信心,据此分析即可。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

3、中 2014-2015 学年高一上学期 10 月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7 分) 润州听暮角 (唐)李 涉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文 宗 时 , 诗 人 曾 被 流 放 康 州 , 此 诗 很 可 能 是 作 于 迁 谪 途 中 。江 城 : 临 江 之 城 , 即 润 州 。20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3 分)21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请具体分析其以景传情的写法。 (4 分)【答案】20典型的意象:号角、江水、沙漠、鸿雁等。营造了一种荒凉与寂寞的意境。 21诗的前两句巧妙地借助幽怨的边声和茫茫

4、的江水,将抽象的心中的思乡之情,作了形象具体的刻画。后两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自己远离家乡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进一步寄托更强烈的思归之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20试题分析:根据诗句“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可以分析出相关意象,第二问的回答,需要结合诗句的写作背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1试题分析:此题需要结合诗句加以分析概括,诗人巧妙地借助于边声的幽怨之长和江流的悠长,从形、声两个方面着笔,将抽象的心中的思归之情,作了形象具体的刻画。“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暮角声起。江边沙滩上的鸿

5、雁惊起,而飞向了远方。乍看,像是实景的描写,但仔细品味,这正是诗人有家不得归,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远的真实写照。诗人家居洛阳,方向在润州的西北;而惊雁是向南,越飞越远。莫说归里,就是连借飞雁而通家书的指望也没有。“惊起”二字,不言“己”而言雁,是所谓不犯正位的写法。写雁的受惊远飞,实际上也兼含了诗人当时“不虞”的遭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3.【题文】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菊郑 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画 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释】九日:指九月

6、九日重阳节。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形似松。这首画菊诗是生活于宋元易代之际的南宋诗人在宋亡之后所写。19两首咏菊诗分别以菊象征了怎样的品格? (4 分)20简要说明画菊诗中“百花” 、 “疏篱” 、 “抱香” 、 “北风”等词语的寓意。 (3 分。选择其中三个作答)【答案】19 菊: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洁品格。(2 分)画菊: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2 分)20百花: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们。疏篱:恶劣的政治环境。抱香:坚持民族大义。北风:元朝统治者。(3 分)【解析】19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感悟诗歌整体意境,然后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词来

7、分析,前首诗, “香满池岸”表现出了菊散发香味让人心情愉悦的高洁品格;“不羡瓦松高”表现出了菊花不羡慕高位,象征着不慕名利的品质。后首诗, “不并百花丛” “独立”表现了菊花并与其它花混杂在一起,保持独立的品格,象征着坚守大义;“宁可枝头抱香死” ,也不“落北风中” ,象征着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0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诗歌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来,根据题干词语,展开联想,“百花” ,可从百花的依从、趋炎附势的情态,可联想到那些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们。 “疏篱” ,从诗人的“独立”于“疏篱”之外,便可联想到

8、“疏篱” 象征着恶劣的政治环境。 “抱香” ,为了“抱香” ,甘愿死去,可联想到“抱香”象征着坚持民族大义。宁死也不愿落入“北风”中,由此可联想到, “北风”代表着元朝统治者。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标题】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 2014-2015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结束】4.【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0-11 题。吴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注释】山石榴花:杜鹃花。菡萏:荷花又称莲花。争及:怎及10这首诗

9、表现了山石榴花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5 分)_11作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山石榴花的特点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_【答案】10. 茂盛热烈,姿态婀娜,香气浓郁,鲜艳娇美,平易淡泊。 (每点 1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如生命力旺盛、乐观、不惧逆境等)11. 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和反衬的手法。 (3 分)比喻:“翦碎红绡却作团” “ 露销妆脸泪新干”两句分别把山石榴花比作“红绡”和娇媚的女子。拟人:颔联“风袅舞腰” “妆脸” “泪新干”等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山石榴花的婀娜娇美。反衬:颈联用“蔷薇” “菡萏”的不易接近来反衬山石榴花的平易近人。 (每种手法的举例分析各 1

10、分)【解析】略【标题】河北省邢台一中 2014-2015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结束】5.【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浣 溪 沙苏 轼软草平莎 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 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 元是此中人。注释: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古时农具)并肩而耕。使君,指作者自己。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5 分) 9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 分)【答案】8 (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 “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

11、,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 (2 分)(2)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 “收拾耦耕身” ,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3 分)9参考答案:(1)比喻。 “光似泼” “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2)对偶。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情景交融。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每点2 分,术语 1 分,分析 1 分。另外答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以得分)【解析】【标题】宁

12、夏银川一中 2015 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 语文【结束】6.【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思佳客吴文英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8词中“迷蝶无踪晓梦沉”一句是什么意思?所用典故出自何处?(5 分)9简析这首词下片的抒情方式。 (6 分)【答案】8.答案:“迷蝶无踪晓梦沉” ,写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但词人却沉迷于梦中,难以自拔。 (3 分)所用乃是庄子齐物论庄周化蝶的典故。 (2 分)解析:“迷蝶无踪晓梦沉” ,写早晨梦醒之后,梦中情况逝无踪,用的是庄子,齐物论庄

13、周化蝶的典故。它的本义是说世事与梦境的真幻,颠倒难分,两者都不值得执着看待。但后人又把这则故事与庄子,至乐写他丧妻时鼓盆而歌,不表示悲哀的故事联系起来,猜想庄子大概也把丧妻看成作梦,所以悼亡作品,也常用到化蝶、梦蝶的典故,例如李商隐锦瑟的“庄生晓梦迷蝴蝶”句,不少人主张是悼亡之作。文英这句词,表面是写梦,深一层是以梦隐喻过去的经历,联系他的生平看,又似乎包含对亡妾的思念。虽说“无踪” ,毕竟入梦;梦由想生,何能真正地忘却?既然如此,则梦醒后并不是适意如庄周,而是深怀思旧的惆怅,细味“沉”字,其情可见。9.答案: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2 分) “愁自遣,酒孤斟” ,直接抒情,也点出“愁”

14、“孤” 。作者孤愁无法排除,只好借酒消愁(2 分) 。 “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晓又阴”两句借景抒情,词人在凄冷低迷中盼望杏花映着斜阳,能给人带来一点绚丽之色,带来一丝温暖的春意,谁又知天不作美,吹来几阵东风,偏把阳光吹走,使黄昏依然阴沉。 (2 分)解析:“愁自遣,酒孤斟” ,全词直接抒情的,也只有这两句,到这里才点出“愁”字,点出“孤”字。作者这时的孤愁既无法排除,那么这里的“斟”与“遣” ,也无非是强自支持、强自消解而已。下句的“一帘芳景”继续写春, “燕同吟”继续写孤寂。与燕同吟,则暗谓有伴比无伴更悲。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的写法,不无相同之处,二者都是正面的情况起反面的

15、作用;所不同的是, “蝉噪” 、 “鸟鸣”可能是写实, “燕吟”只能是设想。“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在凄冷低迷中盼望杏花映着斜阳,能给人带来一点绚丽之色,带来一丝温暖的春意,谁又知天不作美,吹来几阵东风,偏把阳光吹走,使黄昏依然阴沉。这会起什么作用?对作者的心境会有什么影响?词至此结束,虽都没有明白说出;但读者联系上下文,自可体会得到。【解析】【标题】河北省衡水中学 2015 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语文试题【结束】7.【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8 分)【中吕】普天乐 滕宾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1)这首元曲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4 分)(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4 分)【答案】 (1)初春。柳丝、莎茵、红杏(2)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概括)【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