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科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 热点一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89575193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浙科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 热点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19浙科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 热点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19浙科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 热点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19浙科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 热点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19浙科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 热点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浙科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 热点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浙科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 热点一(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 热考专题突破 热点一 实验与探究,一、考试大纲对实验的要求 1.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包括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 及要求,了解材料、用具,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会控制实 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 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 的实验结论。,2.增加要求:在能力要求“分析综合能力”中增加了定 量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用简单的图表和数据描 述生命活动的特征等方面。,二、主要命题特点 纵观近4次选考实验题,命题角度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的特点: 1.试题的开放性:在给定实验目的的基础上对实验思 路、实验的结果和结论的描述完全或部分开放。如 2016年10

2、月选考第33题属于完全开放试题;2017年4月 选考第33题,分组已分好,完善实验思路,属于部分开 放。,2.试题考查模式的固定化:从近4次实验题考查模式来 看,以给出材料为基础,根据现有条件,设计实验思 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结果进行合理的 分析和解释,以考查考生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 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等。预 测实验结果以坐标图的形式为主,以体现考试大 纲中“用简单的图表和数据描述生命活动的特征” 能力要求。,一、生物实验一般类型 1.验证性实验: 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 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 进行的一种实

3、验。浙江省高考生物实验考查的验证性 实验,其研究对象的作用机理往往是确定的。,2.探究性实验: 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二、生物实验设计原则 1.对照性原则: 实验中除了所要研究的变量外,还有一些无关变量影 响实验结果,导致实验误差。为了抵消这些无关变量 的影响,就要采用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 组和实验组,以下是常见的对照类型。 (1)空白对照: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如“检测生物组 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实验。,(2)自身对照: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 另设对照组,多用于生物活体的相关实验中,

4、如“观察 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3)相互对照: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 互对照,如“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 (4)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向对照组施加部分 实验因素,但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如“探究酶的 专一性”实验。,2.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处理条件中,只是所要研究的 变量不同,其他无关变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应相 同。 3.等量原则: 要求对照组和实验组或各实验组中加入的不同物质应 是等量的。,4.平行重复原则: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必须 多个实验对象同时进行平行实验或在相同的条件下重 复实验。 5

5、.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实验设计的步骤要科学可操作,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 原理要正确。,三、生物实验试题解题思路 解答生物实验试题首先需了解设计和完成实验的程序, 按照实验设计的程序将生物实验试题进行分解,对各 个环节进行分析,掌握其解题规律。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程序:明确实验题目要求(目的) 联系相关的基本原理确定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步骤,(包括:找出自变量设置实验对照构思实验方法 选择实验器材设计操作程序预期实验结果得出 并规范表达实验结论。,1.明确实验目的: (1)实验目的的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要探究某一问题或要验证的某一事实, 其实质是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直接联系。 (2)实验目的的确定

6、。 可通过题干信息、实验过程等分析获得实验目的。,2.分析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的概念。 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思路,是具有普遍意义 的基本规律。 (2)实验原理的表述内容。 实验原理的表述:实验设计的整体思路,即通过什么达 到什么样的目的,包括实验现象与结果出现的原因以 及重要实验步骤设计的根据等。,知道实验的目的和材料写实验原理:写出自变量的 作用的科学依据、操作自变量的原理、因变量获得的 原理。 做完了实验,根据实验的过程和步骤等写实验原理: 写出为什么这样操作、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3.分析及控制实验变量: (1)实验变量的概念。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

7、变 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称为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 些可变的因素,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 无关变量。,(2)实验变量的确定:根据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 步骤或思路确定实验变量。 (3)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 控制无关变量的目的是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体现单一变 量原则。,在设计对照实验时,一定要使反应条件相同,参加反应物质的量相等。要注意使用一些定性、定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相同的”“等量的”“生长状况相似的”等,确保无关变量相同。,实验的无关变量要适宜,否则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如某一因素对

8、研究对象的干扰过强,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过大,会使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被掩盖,甚至消 失。例如在研究阳光(自变量)对大豆发芽的影响时, 如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水分(无关变量)不充足,在有 光或无光的条件下大豆都不会发芽。因此,在物质,使用量、环境条件情况等方面,要注意使用“适量 的”“一定量的”“适宜的”“一定的”等语言来描 述。,4.设计实验思路: 是指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计一个方案来验 证或说明某个原理、某个结论或某一生命现象,包括 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大致步骤。此类问题解答的难度一 般较大。,5.设计实验步骤: 近年来实验思路取代了实验步骤。 6.预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

9、)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的概念。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 是实验反应的客观存在,是实验的参考指标。实验结 论凌驾于实验结果之上,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逻辑分 析并结合实验原理而得出的一种理论性结论。,(2)实验结果的预测。 验证性实验结果是“预料之中”的,即实验假设。探 究性实验结果是未定的,有多种可能,要将可能的实验 结果都进行预测。近几年的选考实验题都有对实验结 果的预测,且往往用坐标曲线、表格等方式来呈现实 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验证性实验结论是确定的,即实验所验证的问题。如 探究性实验结果是未定的,故实验结论通常有三种情

10、况,自变量与因变量呈正相关,自变量与因变量呈负相 关,自变量与因变量无关。,技法一 实验原理分析 实验原理的确定:从学过的知识、题干信息等确认实验原理。,【例】(2017台州模拟)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 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提供 的试剂有:碘液,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 本尼迪特试剂。 【分析】由题干可知,实验原理是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紫色反应。,【例】(2017舟山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 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 mgL-1), 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 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

11、清楚。请设计实 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材料用具: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 mgL-1)、蒸馏水、喷壶。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实验原理是一定浓度的乙烯利能促进黄瓜开雌花,通过观察雌花数量的多少来判断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的影响。,技法二 实验思路书写 掌握“四步法”规范书写实验思路:,技法三 坐标图和统计表的绘制 1.坐标图绘制四步曲: 第一步:依据相关信息确定变量(一般将横轴的变化量 作为自变量,纵轴的变化量作为因变量;若因变量有两 个且测定值单位不一致,往往用双纵坐标图);,第二步:确定横、纵坐标的标目; 第三步:依据生物学背景知识绘制图形(

12、注意数据的趋 势变化、数量关系;若在同一坐标中绘制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自变量时,需要在图例中注明;一般来说,当需 要描述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时,常采用 曲线图;当需要描述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呈现的结 果时,常采用柱状图);,第四步:浏览图形,查找遗漏点(比如标值、图注、图 题、标目是否表示)。,【例】,2.表格的绘制: 表格一般出现在实验过程的分组实施及实验结果的呈现过程中。 三线表(国际通用)的规范表达:,(1)表序:按照出现先后,表1、表2与标题间留一个汉 字空隙。 (2)表题:包括时间、地点和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3)标目:性质相当于“变量名称”,要有单位,分横标 目、纵标目及总

13、标目。,(4)线条:四条或三条横线条,不用竖线条,禁用斜线。 (5)数字:小数点要上下对齐,缺失时用“/”。 (6)表注:用“*”标出,在表的下方。,【例】表2 川崎病急性期、恢复期与正常组肱动脉 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注:*急性期与正常对照比较,P0.001,*急性期与恢 复期比较,P0.001。,【例1】(2017浙江11月选考真题)为了研究海拉细 胞的细胞增殖,以总细胞数和细胞分裂指数(细胞群体 中分裂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思路, 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要求:细胞培养至 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实验思路涉及的主要用具必须写出,但具体操作过程 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14、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将已知细胞密度的海拉细胞悬液,用移液管加入各个 含细胞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 _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2)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表示实验结果): (3)分析与讨论: 细胞计数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如何计数?_。 若要得到大量的G1期细胞,可采用的方法是_, 原因是_。,若为了检测某种药物对该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可在培养液中加入同位素标记的物质_, 原因是_。 【解析】(1)在设计实验时,必须指出培养条件是“相 同且适宜”,“每隔一段时间取样”,“用血细胞计数 板计数”;还要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计数分裂期的

15、细胞,并计算出细胞分裂指数。,(2)用坐标曲线图形表示预测实验结果,以培养时间为 横坐标,细胞分裂指数和细胞总数为纵坐标,用实线表 示细胞分裂指数,用虚线表示细胞总数,画出两条曲 线。,(3)细胞计数时, 对于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要求按 照“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进行。若要 得到大量的G1期细胞, 可以采取减少培养液中营养物 质的方法,由于细胞分裂间期要进行物质准备,如果缺 少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停留在间期。在培养液中加 入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因为细胞增殖的关键是DNA复制,DNA分子特有的碱基 是胸腺嘧啶,在培养液中加入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 脱氧核苷酸,然后根据细胞

16、的放射性情况来判断细胞 的增殖情况,从而检测某种药物对细胞增殖的作用。,答案:(1)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 间,取样,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记录,同 时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计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并计算出细胞分裂指数,(2),(3)压到方格线上的细胞按照“计上不计下,计左不 计右”的原则进行 减少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或者用DNA合成抑制剂处 理细胞 减少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细胞会因为缺乏 营养物质而不能顺利通过间期,从而停留在G1期。施 加DNA合成抑制剂后,DNA复制无法进行,而已完成复制 的细胞会正常分裂,停留在下一次细胞分裂的G1期,最 终使细胞大量处于G1和S的交界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若细胞进行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