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70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9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高一年级 化学学科试卷化学学科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H-1H-1 C-12C-12 N-14N-14 O-16O-16 Na-23Na-23 Cl-35.5Cl-35.5 Ba-137Ba-137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2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互为同位素的微粒是 A. H2 与 D2 B. 氧气与臭氧 C. 35Cl 与 37Cl D. CO 与 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

2、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互为同位素原子具有以下特征,质子数相同、中子数 不同,研究对象为原子。 【详解】A 项、H2和 D2属于氢气的单质,属于同一种物质,故 A 错误; B 项、O3和 O2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B 错误; C 项、35Cl 与 37Cl 都是氯元素的不同原子,属于同位素,故 C 正确; D 项、CO 与 CO2都是化合物,不是原子,所以不是同位素,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同位素的判断,明确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是解本题的关键。 2.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A. 质子 B. 中子数 C. 质子和中子 D. 质量数 【答案】C 【解析

3、】 【详解】A 项、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故 A 错误; B 项、当质子数相同时,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核素,单独中子数不能决定核素种类,故 B 错误; C、决定原子种类的微粒是质子和中子,故 C 正确; D、原子核外电子数可以发生变化,但原子种类不变,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故 D 错误。 故选 C。 3.关于1735Cl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质子数为 17 B. 电子数为 17 C. 中子数为 17 D. 质量数为 3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原子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 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4、【详解】1735Cl 的质子数为 17,质量数为 35,中子数=35-17=18,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7,C 错误。 故选 C。 4.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 N4,有关 N4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4 是 N2 的同素异形体 B. N4 是 N2 的同位素 C. 相同质量的 N4 和 N2 所含原子个数比为 1:2 D. N4 的摩尔质量是 56g 【答案】A 【解析】 N4与 N2是氮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A 正确;同位素研究对象为原子,与 是氮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不是同位素关系,B 错误;N4与 N2均由 N 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

5、N 原子数目相等,相同质量的和含原子个数比为, C 错误;1mol N4的质量为,而的摩尔质量是, D 错误;正确选项 A。 点睛: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 氧气和臭氧等。 5.可以用电子式:表示的微粒是 A. He B. Ne C. Al3+ D. O2- 【答案】B 【解析】 【详解】氖原子最外层有 8 个电子,电子式为,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的书写,注意掌握电子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明确电子式的表示方法 是解题关键。 6.下列微粒中其 K 层和 L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L 层和 M 层之和的是 A. K B. Mg C.

6、Ca D. S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 M 层电子数为 x,则 K 层电子数为 2、L 层电子数为 8,由 K 层和 L 层电子数之和等 于 L 层和 M 层之和可得 2+8=8+x,解得 x=2,该微粒为 Mg,故选 B。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6.021023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B. 1mol12C 的质量是 12g C. 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单位 D. 1molO2 含有 6.021023 个氧原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 6.021023,故 A 正确; B 项、1mol12C 的质量是 1mol12g/mol=12g,故 B

7、 正确; C 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为 mol1,故 C 正确; D 项、氧原子物质的量为氧气 2 倍,1mol O2含有 1.2041024个氧原子,故 D 错误。 故选 D。 8.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 A. 1 mol H2 B. 0.5molNH3 C. 6.021023个的 CH4分子 D. 0.3molH3PO4 【答案】C 【解析】 含氢原子数最多即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最多,1 mol H2含 2 mol H;0.5mol NH3含 1.5mol H;6.021023个的 CH4分子含 4 mol H;0.3mol H3PO4含 0.9 mol H;所以正确选项为

8、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 B. 氯化钠的分子式为 NaCl C. 离子化合物受热熔化时可以导电 D. 离子化合物溶解时,离子键不受破坏 【答案】C 【解析】 【分析】 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受热熔化和溶解时,破坏离子键,电离产生 能自由移动的来离子,能导电。 【详解】A 项、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 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故 A 错误; B 项、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化学式(或实验式)为 NaCl,化 合物中不存在分子,故 B 错误; C 项、能

9、导电的化合物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化合物受热熔化时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阴阳 离子,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可以导电,故 C 正确; D 项、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生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键被破坏,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化合物的特点,明确物质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要根据物质的构 成微粒判断离子化合物是解答关键。 10.下列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B.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C. 得到电子的元素,其化合价升高 D. 通常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较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元素化合价

10、的升降是由于电子的转移而引起的, 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还原 剂是失电子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详解】A 项、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即被还原的物质是氧化剂,故 A 错误; B 项、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体现还原性,故 B 正确; C 项、反应中得到电子的元素,其化合价降低,故 C 错误; D 项、某元素的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其特征和本质及氧 化剂、还原性的分析是关键。 11.在下列反

11、应中,盐酸作还原剂的是 A. NaOH+HClNaCl+H2O B. Fe+2HClFeCl2+H2 C. CaCO3+2HClCaCl2+CO2+H2O D.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为还原剂,得到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 原剂,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HCl 作还原剂,说明 HCl 中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详解】四个反应中,只有 B、D 有化合价改变,为氧化还原反应,B 反应中 Fe 化合价由 0 价升 高至2 价,Fe 为还原剂,D 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升高到 0 价

12、,盐酸为还原剂,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来分析解答是关键。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NaHCO3 B. HNO3 C. HBr D. NH3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详解】A 项、NaHCO3中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所以属于离子化合物,故 A 正 确; B 项、硝酸中氮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硝酸是共 价化合物,故 B 错误; C 项、HBr 中氢原子与溴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溴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故 C 错误;

13、D 项、NH3中氢原子与氮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氨气是共价化合物,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关系,注意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 是离子化合物。 13.下列各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 4L0.5mol/LNaCl 溶液 B. 2L0.15mol/LNa3PO4 溶液 C. 5L0.4mol/LNaOH 溶液 D. 1L0.3mol/LNa2CO3 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电解质浓度电解质电离出该离子的数目,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详解】4L0.5mol/LNaCl 溶液中 Na+物质的量浓度为 0

14、.5mol/L,2L0.15mol/LNa3PO4 溶液中 Na+物 质的量浓度为 0.15mol/L3=0.45 mol/L,5L0.4mol/LNaOH 溶液中 Na+物质的量浓度为 0.,4 mol/L,1L0.3mol/LNa2CO3 溶液中 Na+物质的量浓度为 0.3mol/L2=0.6 mol/L,故选 D。 14.配置 250mL0.100mol/L 的氯化钠溶液,操作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A、称量氯化钠采用分析天平更精确,图中实验操作正确;B、溶解氯化钠时,为了加速其溶解, 可以用玻璃棒搅拌,图中实验操作正确;C、转移时用玻

15、璃棒引流,防流出容量瓶外,图中操作无 玻璃棒,图中实验操作错误;D、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操作,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答案选 C。 15.nmolC2H4(气体)和 nmol14CO 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 B. 不同温度压强下,分子数也相等 C. 同温同压下,质量相等 D. 同温同压下,原子数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C2H4(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28g/mol, 14CO 的摩尔质量为 30g/mol, 两者摩尔质量不相等。 【详解】A 项、nmolC2H4(气体)和 nmol14CO 的质量不相等,同温同压下,它们体积相等,所以 它们的密度一定不相等,故

16、A 错误; B 项、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它们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故 B 正确; C 项、两者摩尔质量不相等,nmolC2H4(气体)和 nmol14CO 的质量不相等,故 C 错误; D 项、两种气体的原子个数不相等、物质的量相等,它们的原子数一定不相等,故 D 错误。 故选 B。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B.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离子键 D.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不含有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如铵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 含有共价键。 【详解】A 项、离子化合物中可能不含金属元素,如氯化铵中不含金属元素,但氯化铵是离子化 合物,故 A 错误; B 项、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故 B 错误; C 项、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