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31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44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绵阳南山中学绵阳南山中学 2018 年春季高年春季高 2020 届半期考试届半期考试 生物试题生物试题 1. 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每个癌细胞 A. 都具有两个中心体,且分别位于细胞的两极 B. 都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组 C. 都在诱导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原癌基因 D. DNA 的量未必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每个癌细胞不一定都在分裂,不一定都具有两个中心体,A 错;所有癌细胞不一定都 处于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其他时期的 2 倍,因此,不一定都有数目相同的 染色体,B 错;原癌基因是细胞原有的基因,不是诱导产生的,C 错;有的癌细胞 DNA 已经复制增 倍,有的还没

2、有,所以 DNA 的量未必相同,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癌细胞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能力。 2. 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A. 手指发育过程中,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 B. 红细胞寿命只有 120 天左右,红细胞的自我更新 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清除 D. 被浓硫酸烧伤而死亡的细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手指发育过程中,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属于细胞凋亡,A 符合题意;B. 红细胞在 120 天左右就会发生细胞凋亡,在此过程中有新的红细胞生成,使得红细胞可以发生自我更新,B 不符合题意;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3、C 不符合题意;D. 被浓硫酸烧伤的 细胞由于受到浓硫酸的破坏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进而使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 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应用和分析能力。 3. 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B. 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 C. 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根本原因 【答案】D 【解析】 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

4、生了改变,A 正确;从细胞器水平分 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B 正确;从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 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 正确;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量、功 能改变的结果,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分化 4. 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 作, “”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A.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 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 细胞重叠

5、、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 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由于甲没有进行解离,所以细胞与细胞没有分离开来而重 叠在一起;由于乙没有进行漂洗,解离液会与染色剂发生反应,导致染色效果不好,所以染色体 着色很浅不清楚;由于丙取材是在根尖 57mm 处,此处已不是分生区,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所 以染色质不会变成染色体,但操作过程正确,所以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故选 C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5.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细胞

6、全能性最高的是受精卵 B. c 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 DNA C. b1和 b2的分裂方式相同,但是结果有差异 D. d1和 d2的差异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1、a2表示有丝分裂,b1、b2表示减数分裂,c 表示受精作用; d1和 d2表示细 胞的分裂和分化,该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细胞全能性比较:受精卵生殖细胞体 细胞。 详解: A. 受精卵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A 正确; B. 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了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核 DNA,细胞质中的 DNA 几乎 都是卵细胞提供,因此,c 过程中卵细胞提供的 DN

7、A 要多于精子,B 错误; C. b1和 b2的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前者形成的是精细胞,后者形成的是卵细胞,结果有差异, C 正确; D. 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原因是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不同,D 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题图, 准确判断字母代表的生理过程。 6.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 DNA 的含量,则 cd 过程细胞中 DNA 含量不变 B.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 DNA 的含量,则 e 点时一条染色体中 DNA 的含量与 a 点相同 C.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

8、 DNA 的含量,则 ac 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 DNA 的含量,则 ac 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 DNA 的含量,则 cd 过程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 2 个 DNA 分子变为 1 个 DNA 分子,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中 DNA 总 含量不变,A 项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 DNA 含量,则 e 点与 a 点时,每条染色体都含 有 1 个 DNA,B 项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 DNA 的含量,则 ac 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 前期和中期,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

9、,C 项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 DNA 的含量,则 ac 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 项错误。 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及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曲线 (1)ab、lm、pq 是因 DNA 分子复制。 (2)gh、no、rs 是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3)de、rs 的变化很相似,都是 DNA 含量减半,但发生的时期不同。 (4)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 0,终点也为 0。 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该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所

10、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 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过程 C.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交和反交实验 D. 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则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明确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 【详解】孟德尔没有提出基因的的概念,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 遗传因子可以彼此分离” ,A 项错误;孟德尔时代还没有发现减数分裂,孟德尔在提出假说的基础 上进行演绎推理,B 项错误;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

11、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 项 错误;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则证明 F1可产生两种数量相等配子,证明分离定律的正确 性,D 项正确。 8.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 F1全为高茎,将 F1自交得 F2,F2中高茎 矮茎为 31。下列选项中不是实现 F2中高茎矮茎为 31 的条件的是( ) A. 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B. 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 C. 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成活率相同 D. 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 1: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对分离定律的理解。明确分离定律

12、的实质和分离定律实现的条件是解答 本题的关键。 【详解】实现 F2中高茎矮茎为 31 的条件包括: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形成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成 活率相同。F1自交时产生的雌配子数量远少于雄配子。终上所述,A 项、B 项、C 项正确,D 项错 误。 【点睛】本题易判断 D 项正确,错因在于对分离定律理解不正确。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子彼此分离,形成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但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 9.一对夫妇均为单眼皮(aa) ,经手术后变为双眼皮,则他们所生孩子表现为( ) A. 双

13、眼皮 B. 单眼皮 C. 眼皮介于单双之间 D. 不能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手术可以改变个体的表现型,但不能改变个体的基因 型。根据亲代基因型和分离定律可判断后代孩子的表现型。 【详解】一对夫妇均为单眼皮(aa) ,经手术后变为双眼皮,但基因型不变,仍为 aa,他们所生 孩子基因型一定为 aa,表现为单眼皮,选 B。 10.若基因型 AaBbCCDDee 与 AABbCcDDEe 的植株杂交(五对基因独立遗传),在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 应是多少( ) A. 1/4 B. 1/8 C. l/16 D. 1/32 【答案】C 【解析】 分析:解答

14、本题思路:首先是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情况 下,有几对基因就拆分成几个分离定律。如 AaBbCCDDeeAABbCcDDEe 可分解为: AaAA,BbBb,CCCc,DDDD,eeEe,最后将每对杂交的结果综合起来。 详解: 针对每对性状单独研究,AaAA 子代中 AA 占 1/2,BbBb 子代中纯合子 BB 和 bb 共占 1/2,CCCc 子代中 CC 占 1/2,DDDD 子代都是 DD,eeEe 子代中 ee 占 1/2,所以子代中纯合 子的比例 1/21/21/21/2=1/16,故 C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

15、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 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要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 并能识记常见杂交组合的后代基因型比例。 11. 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花的腋生(E)对顶生(e)为显性。现有高茎花腋生 和高茎花顶生豌豆杂交,结果如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是 A. 4 种 B. 6 种 C. 8 种 D. 9 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杂交结果:高茎:矮茎=3:1,可知亲本为 DdDd,腋生:顶生=1:1,则亲本为 Eeee,因此亲本植株基因型为 DdEeDdee,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32=6(种) ,故 B 正确。

16、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 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2.基因 A 、a 和基因 B 、b 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 aabb 测交,子代遗传 因子组成为 AaBb 和 Aabb,分离比为 11,则这个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先对两对基因的遗传 分别进行分析,然后再综合。 【详解】一个亲本与 aabb 测交,子代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 和 Aabb,分离比为 11,分别分析两 对基因的遗传,根据子代均为 Aa 可判断该亲本为 AA;根据子代 Bb 和 bb 分离比为 11,可判断 该亲本为 Bb,综合分析,这个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选 A。 13. 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患短指症,母亲完全正常。已知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