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2798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東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魏晋以前,御史台隶属于少府,至魏晋时独立,主管监察的机构不再归属于行政系统主管。而成为与行政平级的国家机关。如明代开国时,“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

2、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明史职官志)作为独立的机构,必有完全独立的经费来源供其运转,这些经费应该不属于任何政治集团或财团,道理很简单,对某个人或某个组织在经济上有了控制权,就在意志上和行为上有了控制权。中国古代主管监察的机构,开没有单独的财政收入,因而显然不具备独立的基础。这也是监察官员的意志和行为受到行政官员的控制和影响的根本原因。至于各项监察制度的制订、更改和废弛,也不是主管监察的机构可以独自决定的。到唐代、宋代都曾有丞相决定或更改御史台的弹劾上报制。宋代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即多次奏议御史台机构设置、官员任期及其具体案例。监察制度要由被监察对象来制订,这也充分说明了

3、监察制的不独立性。监察官员的任免,也不是由主管监察的机构独立决定的。历代任用监察官员的途径大体有皇帝直接选用、吏部考选、行政长官推荐、监察长官推荐等。吏部与行政长官都属监察对象,自不必说。即便是皇帝亲选,也避免不了行政官员的干预和影响。宋代皇帝最强调“钦擢御史”,但钦选的谏官常为执政大臣等所推荐。总之,各代监察官员的任免权主要是由行政部门掌握。行政官员掌握了监官员的任免权,就可以合法地安插亲信,排斥异己。这也很能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不是独立的。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中国古代的监察员与行政长官在身份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同属于一个社会等级和政治利益集国,也同处于一个人事管理体系中。行政官员与监察官

4、员不仅可以相互流动,而且主管监察的机构是官员从下向上流动的一个过渡性环节。一般来说,监察官员由行政官员中选任,任满以后,便调到行政部门担任地位更高的职务,汉代、唐代常从地方官中选任刺史、御史。宋代御史多由太常博士等以上的官中选用。清代科道人员多由翰林编修、检讨、内阁中书、各部郎中等官员中考铨选用。更为重要的一个现象是,历代都有不少高级行政官员兼任史台长官。如唐代,萧至忠以吏部侍郎兼任御史中丞,第五琦以京兆尹兼任御史大夫,宋代,温仲舒以礼部尚书兼任中丞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晋是,我国主管监察的机构从少府中分出,成为与行政平级的真正独立的国家机关。B.行政官

5、员只要掌握着监察官员的任免权,就有机会通过合法程序安插亲信,排斥异己。C.唐宋丞相有决定或更改御史台弹劾上报的权力,皇帝所见的上报全都不是御史台原件。D.古代监察官全部从行政官员中选任,只要任满,就调到行政部门担任地位更高的职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绕中国古代的监察制不是独立的这一问题,文章从不同侧面进行论证说明。B.文章从经费来源、制度修订、官员任免等方面阐明监察官受行政官控制的情形。C.文章认为中国古代的监察官员不能与行政官员身份相同并同处于一个管理体系。D.古代监察官员与行政官员同属于一个利益集团,是其不能独立行政的前提之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

6、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古代监察机构能够真正独立起来,那么其对官员的监察监督作用会更好地发挥。B.只要监察制度由被监察对象制订,那么这种监察机制就一定存在着一些短板或漏洞。C.为保证谏官质量,皇帝在亲选谏官时,应排除执政大臣的干扰,全面考察慎重任用。D.高级行政官员兼任御史台长官,说明古代对监察机构职能的重视并采取的强化措施。(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棋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认为乐器中最难

7、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现在拉胡琴的松香都只滴了薄薄的一层。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的不中使。他养蟋蟀,养金铃子。他养过花,他养的一盆素心兰在我母亲病故那年死了,从此他就不再养花。我母亲死后,他亲手给她做了几箱子冥衣我们那里有烧冥衣的风俗。按照母亲生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色纸作衣料,单夹皮棉,四时不缺。他做的皮衣能分得出小麦穗、羊羔、灰鼠、狐肷(qin)。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

8、。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

9、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的通草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骂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

10、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硃砂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群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

11、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他那时还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我们等着他回来。不料他同时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

12、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大队的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责备他:“怎么事前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

13、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最后,他悄悄和一个小学时期的女同学好上了,结了婚。有了一个女儿,已近七岁。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

14、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绝顶聪明、很随和、关心“我”的学业等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B.“我”与儿子之间的关系,虽偶有分歧但一直融治,也进一步印证了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话。C.文中加点的两个“没大没小”意思不同,第一处是指无教养,不论辈分;第二处的意思则是平等民主。D.文章有些描写虽然有损父亲的形象,但给人真实的感受,体现了本文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的特点。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6.汪曾棋的这篇散文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15、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绿色食品生产是当今世界一项新兴产业,这项被称为“从土地到餐桌”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的产业,近年已在国内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全国经认证的绿色食品产品总数超过了1000种。当前,我国进入了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的阶段,市场价格下挫,农民增收缓慢。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从填饱肚子过渡到重视营养和健康,那些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备受青睐。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进口食品的安全性,药残等检测指标限制非常严格,检验手段已从单纯检测产品到验收生产基地。那种单纯追求数量型增长、不顾产品质量的

16、老路子已走不通。目前,经严格认证的绿色食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还很低,这一产业的发展潜力相当巨大。有关人士指出,在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变化,扶持农民搞好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使之成为一项有益社会、造福于民的大产业。(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材料二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日前联合举行了创建“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活动,5个生产基地和7个销售专柜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为了保证试点单位蔬菜的质量,有关方面从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在生产基地方面,从5月下旬开始,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和北京市农药检定所联合对基地生产的蔬菜进行全面的农药残毒检测,并对生产中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农药的管理和使用等情况进行了检查。销售时,除了生产经营单位自检后再上市销售外,北京市农药检定所对专柜的蔬菜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