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研究概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25957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研究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研究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研究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研究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研究概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研究概况 1川芎嗪 川芎嗪是从具有活血行气功效的中药川芎中提取的生物碱,能拮抗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对抗血管紧张素I及血管加压素等体液因子的缩血管效应,具有扩张微血管、抑制微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汪克林等21观察了川芎嗪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AMI的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再通率、溶栓后心功能、并发症、住院死亡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3.2%和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医院AMI住院患者中,大约一半应用中药汤剂2,常用方剂有生脉散、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等。目

2、前AMI中医分型多样,缺乏统一、规范的辨证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1995年公布的胸痹心厥(冠心病心肌梗塞)急症诊疗规范包括痰浊闭塞、气滞血瘀、阴血虚证、阳气虚证4型,但与中医临床实际不相适应,如缺少公认的气虚血瘀证型等。目前众多学者各有章法,提出一批较科学的辨证分型。王玲等22应用文献调查方法分析了1996年1月2005年6月近10年的中医证候学相关文献,在54篇文献中,证型有36种;而其在调查了北京14家中医医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的1124例AMI患者后,得到的AMI证型更是达到74种23。AMI的中医辨证分型不尽相同,遣方用药亦有所差别。许强等24在溶栓的同时将AMI分

3、7型治疗: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气滞心胸型,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予柴胡疏肝散加减;痰浊闭阻型,治宜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味;寒凝心脉型,治宜辛温通阳、开痹散寒,予瓜蒌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心肾阴虚型,治宜滋阴益肾、养心安神,予天王补心丹和炙甘草汤加减;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用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心肾阳虚型,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予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结果显示,治疗组(溶栓加常规药物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单纯溶栓加常规药物)(P生活质量、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等。但是,也存在着下面一

4、些问题。选择中药注射剂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机械选取,经验用药,辨病不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灵魂,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AMI,同样需要辨证,应根据其处方组成、功能主治及患者具体病情、证候,合理选取应用。这既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手段,也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措施。中医药应用的时间点、切入点问题。先益气还是先活血,或是同时进行,这可能是关系临床疗效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国内有学者已开始这方面的研究27-28。AMI证型的不确定,导致相关研究很大困难。临床试验设计有待加强。目前的临床试验多为小样本,且观察终点指标的研究不多,循证医学证据强度较低。只有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尤其是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才能为中医的规范化治疗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