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藁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语文试题(无答案)$859192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420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藁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语文试题(无答案)$85919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藁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语文试题(无答案)$85919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藁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语文试题(无答案)$85919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藁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语文试题(无答案)$85919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藁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语文试题(无答案)$85919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藁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语文试题(无答案)$85919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藁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语文试题(无答案)$85919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强化考试(一)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

2、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

3、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

4、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5、。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6、-6题。感悟九华梁衡到九华山已是下午,我们匆匆安顿好住处便乘缆车直上天台。天台顶是一平缓的山脊,有巨石,石间有古松,当路两石相挤,中留一缝,石壁上有摩崖大字“一线天”。侧身从石缝中穿过,又豁然一平台。登台俯望山下,只见松涛竹海,风起云涌。偶有杜鹃花盛开于万绿丛中如火炽燃。遥望山峰连绵弯成一弧,如长臂一伸,将这万千秀色揽在怀中。远处林海间不时闪出一座座白色的或黄色的房子,是些和尚庙或者尼姑庵。我心中默念好一湾山水,好一湾竹树。第二天一早,我们即去拜谒这山上的名刹祗园寺。一进庙,见和尚们匆匆奔走,如有军情。一队老僧身披袈裟折入大雄宝殿,几个年轻一点的跑前跑后,就像我们地方上在开什么大会或者搞什么庆

7、典。更奇怪的是一些俗民男女也匆匆进入一个客堂,片刻后又出来,男的油发革履之间裹一件僧袍,女的则缠一袭尼衣,惟露朱唇金坠和高跟皮鞋,僧俗各众进入大雄宝殿后,前僧后俗站成数排。只见前侧一执棒老僧击木鱼数下,殿内便经声四起,嗡嗡如隐雷。那些披了僧袍尼衣的俗民便也两手合十跟着动嘴唇。大殿两侧有条凳,是专为我们这些更俗一些的旁观游客准备的。我搬条凳子坐下,同凳还有两位中年妇女。一个掩不住地激动,怯生生又急慌慌地拉着那位同伴要去入列诵经,那一位却挣开她的手不去。要去的这位回望一眼佛友,又睁大眼晴扫视一下这神秘、庄严又有几分恐惧的殿堂,三宝大佛身坐在半空,双目微睁,俯瞰人间。她终于经不住这种压力,提起宽大的

8、尼袍,加入了那二等诵经的行列。我便揶动一下身子,乘机与留下的这位聊了起来。我说:“你为什么不去?”她说:“人家是为自己的先人做道场,我去给他念什么经。”“这个道场要多少钱?”“少说也得有几十万。这是一家新加坡的富商,为自己所有的先人做超度,念大悲咒。”我大吃一惊,做一场佛事竟能收这么多的钱!她说:“便宜一点也行,出十元写个死者的牌位,可在殿里放七天。”她顺手指指大殿的左后角,我才发现那里有一堆牌位叠成的小山。我说:“看样子你是在家的居士吧。”她说才入佛门,知之不多。问及身上的尼姑黑袍,她说是在庙上买来的,三十五元一件,凡入这个大殿的信徒,必须穿僧衣,庙上有供应。我这才明白,刚才那帮俗家弟子为什

9、么到客堂里去,专门来一次金蝉脱壳。这有点像学校里统一制作校服,是规矩但也是一笔可观的生意。从祗园寺出来我们拾级而上去看上顶上的百岁宫,实际上是一个山洞。相传明代有一无暇和尚来此修行,积28年刺舌血写得一部华严经。我们到时,这里也正在做道场,问及价目,约每场20万元。庙门前空地上几个石匠正在叮叮当当地刻功德牌。我们缓缓下山,走几步就会碰到扛着木头或担着砖瓦的山民,这些苦力不时停下来将木料拄地,擦着汗水。但是他们不肯静下来休息,而是向每一个擦身而过的游客伸出手:“菩萨保佑,行个好,给个茶水钱。钱给了修庙人比买了香火还灵。”这种层层的堵截使人大为扫兴。我立即想起在印度访问时的情景,回国后愤而写了一篇

10、到处都伸出一双乞讨的手,想不到今天在国内的圣地名山又重陷那时的窘境。下山后又接着看了地藏王殿,这是九华山的主供菩萨,殿内经声嗡嗡,木鱼声声。门口有一位边吃饭边当值的小僧,我问这里可做道场,他翻我一眼说:“这是地藏王亲自住的地方,怎么会不做?”很怪我的无知。问及价码,700元到20万元不等。下山时我们从九华街穿过,路过两间储蓄所,见柜上都有和尚在存钱。中午吃饭时我心里总是不悦。我突然感到昨天在山顶所陶醉的一湾山树,一湾翠竹,竟是一湾欲海。在薄暮时分于茂林修竹间所用心体会的淙淙细泉,原来都向着这个大海流了过来。午饭后我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下山。车到山口,闪过一湾翠竹和一棵枝叶如冠遮着半天的大树。树下

11、露出了一座黄墙青瓦的古寺。这也是一座上了九华名刹榜的大庙,叫甘露寺,同时也是九华山佛学院。肃穆之象不由我驻车凭吊。正当中午,僧人午休,整座大庙寂然如灭,使人顿生忽入空门之感。大殿上杳无一人,惟几炷香缈缈自燃,几排坐禅的蒲团静列成行。佛祖端坐半空,目澄如水,静观大千。右侧为饭堂,十数排桌凳,原木原色,古拙简朴。桌上每隔二尺之远反扣两个碗,清洁照人。墙上有许多戒条都是当思一餐不易,一粒难得之语。饭厅之侧有平台,上植花木,红花绿叶。我们这样穿堂入室在大庙中随意行走,偶遇一二僧人也目不斜视,既不怕我们为偷为盗,也不把我们看作上门的财神,心情比在山上时愉悦多了。从庙里出来继续下山,车子弯过一弯又一弯,峰

12、峦叠翠,竹影绵绵。我想九华也可以说是一本令人参悟的哲学书。(选自梁衡散文选读,有删节)4.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 )A. 这篇文章取材平实中见深刻,别具慧眼,针砭时弊,引发读者共鸣和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B. 这篇文章以“感悟九华”为中心展开,按照游览的顺序来依次写自己的感悟,层次明晰。C. 作者在文末记叙了自己在甘露寺游览的见闻,把甘露寺与前面的游览经历作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名山名寺应能让人静心感受它的自然山水之美,应保留它原有的肃穆、庄重和古朴的特点。D. 本文叙事、描写、抒情、说理融为一体;叙事充满理性、冷静客观;情感丰富,有感染力;

13、说理精辟,切中时弊。5. 本文意蕴丰富,试分析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5分)6. 梁衡散文的语言独具特色,请结合具体语句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在厦门市举办的第七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上,邱学华(常州大学尝试教育科学研究院特聘院长,特级教师)应邀在论坛上发布主题报告中国教育怎么啦,针对社会上目前存在的对中国教育,尤其是对基础教育的8个误解,邱学华一一进行反驳。误解五 中国学生负担重,美国学生轻松愉快对于这个问题,邱学华直接举了日本教育的例子。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推行“宽松教育”,要求减轻学业负担,改革大学入学考试

14、办法。三十多年过去,结果却不甚理想,日本学生的学力下降,教育矛盾也未减少。减负并不应该一味倡导快乐教育,想象力也不是任性玩耍就会获得的。我们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因为学生学业压力大,就一味否定我们的教育模式,完全信奉或者照搬西方教育。美国学生也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轻松,只是将学习的时间段推后。他们的教育中存在着过于宽松所带来的弊端,我们不能盲目学习。材料二:日本基础教育减负教训值得借鉴(2017-04-10中国青年报)摘要:1960年-2014年日本高等教育录取率、家庭经济数据、18岁人口和教育政策变迁。日本“宽松教育”政策降低了达标的底线要求,却完全不为最优秀、最努力向学的学生提

15、供国家教育支持,甚至不提供荣誉感经济水平太低的家庭将得不到入场券,经济水平足够高的家庭可以购买到最好的私立教育,日本的中产家庭却承受着最大的学业竞争压力日本“宽松教育”政策下,教育供给由公立向私立转移,教育费用更多采取受益者负担原则材料三:日本教育减负30年反思(人民网)(一)日本的“减负之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民众对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大,经济条件优越的家长对激烈的竞争导致的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产生了质疑,减轻学业负担、改革大学入学考试的呼声甚至成了政治上的关键问题,最终日本政府于1976年年底开始实施“减负”。但所谓的“宽松教育”带来了三大恶果:公立瘦弱,私营肥满;中产家庭教育负担倍增;国民学力显著下跌、教育负担抑制中产阶级生育率。2008年开始,日本小学课本增加25%的页数被视为转折性标志。2016年5月10日,时任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宣布,日本将实行“去宽松教育”,朝着“教育强劲化”的方向发展。(二)中国的“减负之路”中国真正开始落实减负要追溯到1988年5月的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2000年伊始,教育部召开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工作的电视会议,下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正式“减负”已经17年了,孩子真正的负担丝毫没有减弱。“减负”只改变了表象的少学、少考、少作业,但是中高考不变,名校不变,社会分层不变,选拔制度不变,家长一旦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