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25963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300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25963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25963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25963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25963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25963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2596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25963(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滦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赵丽艳 校对:惠国兴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第1页至第4页,第卷第5页至第8页。第卷(选择题,共39分)注意: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涂好自己的考号、考试科目。试题113题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上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一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剽掠/剽悍媵嫱/田塍 廊腰缦回/瓜蔓B迤逦/骊山槛车/门槛 雨霁天晴/侪辈C妃嫔/摈弃椒兰/铁锹 鼎铛玉石/抵挡D呕哑/讴歌横祸/横财 朝秦暮楚/朝露2.下列划线加点的含义与现

2、在相同的一项是(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用之如泥沙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多于市人之言语A B C D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盘盘焉, 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骊山北构而西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夫晋,何厌之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D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A戍卒叫,函谷举 B为仲卿母所遣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缦立远视,而望幸焉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面对雾霾天气,人们大多选择

3、在室内,实在不得已必须出行时就钻进各种类型的交通工具里,认为这样就能防止雾霾不再侵袭我们的健康。B老百姓评价一个政党的好坏,最大的衡量因素就是腐败。腐败就像是恶性肿瘤,对于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就保不住性命;对于政党来说,治不了腐败可能就保不住政权。C尽管西方节日对中国现代节日的多样化产生了影响,但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特性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它的基本内容、样式还是保留下来了。D新华中学“尖尖角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之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里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在没有对手竞争,缺少推动力的情况下,我们即使在胜利的时候也不要踌躇满

4、志,应该使自己永远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他平时学习粗心,总是目无全牛,以致一些很简单的题目也常常出错。如果你能够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那么你做起事来就游刃有余了!他恶习不改,整日沉迷于网游之中,最后弄得名落孙山,这完全是他自己咎由自取。流金铄石,避暑纳凉只能待在空调间吗?显然不是,在南京,想要纳凉,还有一个较好的选择,那就是防空洞。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被折服。A B. C. D.7.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张教授;我是记者小王,发邮件是想跟您预约一个访谈。收到您 的大作,连夜 ,深为您深刻的思考、透辟

5、的见解 ,所以想就您书中谈到的家风建设的话题做一下深度交流,希望您 。冒昧打扰,敬请 !A赠予速读感动知无不言海涵B惠赠拜读折服不吝赐教谅解C赠予赏读叹服万勿自谦原谅D惠赠捧读打动指点斧正宽恕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周飞亚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自古以来,服

6、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更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

7、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是重视。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因而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

8、宗旨,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确,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这就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魏晋风流,士人爱穿敞襟宽袍,以显自由不羁;大唐盛世,开放自信,服饰因之雍容华贵;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遇到巨大阻力,因为王公大臣认为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是一种

9、罪过。B在当代中国,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好像逐渐衰弱了。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中式礼服。C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D民族服饰,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尤其是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赵武灵王“革衣服之制”的内容相反,魏孝文帝“禁胡服,改汉服”,但他们都由此达到了融入汉族的目的。B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历经流变可谓博大精深。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都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C世界上不少国家都

10、拥有自己的“国服”,比起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我们的重视程度好像还不够。D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是“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的一种体现。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外交官用穿西服取代不太符合当下审美观的中山装,但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这种穿着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B“探讨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象可以证明,当下有不少人正在试图弥补我们没有“国服”的缺憾。C我们只有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穿具有中国范儿的“国服”,才能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

11、化自信的中国形象。D大唐盛世雍容华贵之服,彰显开放自信。服饰反映社会,因此在国家崛起之今日,我们都应该把“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当成一件大事。三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高隆之,字延兴,洛阳人也。为阉人徐成养子。后有参定功,神武命为弟,仍云渤海蓨人。初,行台于晖引为郎中,与神武深相结托。后从起兵于山东,累迁并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仆射。又领营构大将,以十万夫彻洛阳宫殿,运于邺。构营之制,皆委隆之。又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造水碾硙,并有利于时。魏自孝昌之后,天下多难。朝贵多假常侍以取貂蝉之饰。隆之自表解侍中,并陈诸假侍中服者,请亦罢之。诏皆

12、如表。自军国多事,冒名窃官者,不可胜数。隆之奏请检括,旬日获五万余人。而群小讙嚣,隆之惧而止。诏监起居事,进位司徒。武定中,除尚书令。文襄作宰,风俗肃清。隆之时有受纳,文襄于尚书省大加责让。齐受禅,进爵为王。寻以本官录尚书事,领大宗正卿,监国史。隆之性好小巧,至于公家羽仪、百戏、服制,时有改易,不循典故。时论非之。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先是,文襄委任崔暹、崔季舒等。及文襄崩,隆之启文宣,并欲害之,不见许。文宣以隆之旧齿,委以政事。崔季舒等仍以前隙,谮云:“隆之每见诉讼者,辄加哀矜之意,以示非己能裁。”文宣以其任既久,知有

13、冤狱,便宜申涤,何过要名,非大臣义。天保五年,禁止尚书省。又帝未登庸日,隆之意常侮帝。帝将受禅,大臣咸言未可,隆之又在其中。帝深衔之,令壮士筑百余拳,放出。因从驾,死于路中。竟不得谥。(节选自北史卷高隆之传)注释:堋,箭垛子。 讙嚣,读音为hun xio,释义为喧哗吵闹。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B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C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堋上可作猛兽以存

14、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D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受禅,王朝换代,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B领,兼任某职务,可以指兼任高级或低级的官职。如“又领营构大将,以十万夫彻洛阳宫殿,运于邺”“寻以本官录尚书事,领大宗正卿,监国史”。C尚书省,官僚机构,南朝宋时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D谥,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扬赞誉的称号,始于西周。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隆之是宦官徐成的养子,有参与定策的功勋,北齐神武帝把他当作弟弟,而他自己却依旧声称自己是渤海蓨人。B在主抓邺城的建设工程时,高隆之凿渠引漳水环城郭而流,增设水碾等水利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