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9月段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7188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283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9月段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7188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9月段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7188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9月段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7188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9月段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7188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9月段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7188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9月段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718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9月段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7188(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9月段考语文试题命题人:刘燕莉第卷 阅读题(共70分)甲 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本在中国遭到冷遇乃至唾弃的书,在日本却成为畅销书,人们竞相阅读100多年前海国图志的命运,为中日两国此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海国图志由魏源在1842年著成。这一年对中国意义深远: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国门洞开。进士出身的魏源很早就产生了改革内政的经世思想,鸦片战争的溃败,更使他深刻认识到了解西方的紧迫性,于是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经世目标,转而走上了“师夷”的道路。照理说,海国图志在这样一个败世颓局中出现,应该引起很大反响才是

2、。该书的宗旨是让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正为当时寻求救国大计的人打开了了解西方的窗口,理应畅销走俏。然而,历史却一波三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颐评价称,在当时,愚昧排外,“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观念主宰着“世道人心”,由于为“夷”所败,不要说“师夷”,连谈海外之事都成为禁忌。但海国图志却并未就此埋没。历史的吊诡,使它在一衣带水的日本,激起了一场巨浪。由于在国内无人问津,当时有些书商开始尝试在邻国日本打开这本书的市场。到1859年,同样一部书的价格涨了近3倍。海国图志在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利用海国图志提供的世界

3、知识,结合日本实际,提出了维新改革主张,拉开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序幕。据雷颐介绍,2011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日交流与中日关系历史考察学术研讨会”上,日本学者落合弘树在其学术报告明治维新与中国幕府维新的日本和中国中明确指出“以图独立的佐久间象山和魂洋才的想法,大部分是从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得来的”,充分肯定了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贡献。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命运不禁让人感叹。而对出版物和以出版物为载体的思想的态度之差别,为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差异埋下了伏笔。在雷颐看来,中国自古就是东亚文化的中心,对周边的国家有着强烈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这也造就了千百年来国人传统意识中的文化优越感,无

4、形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包袱。由此,当长期处于文化优势地位的中国第一次遭遇西方文化的冲撞时,优越已久的国人习惯性地将西方列强视为蛮夷之邦,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的先进性,“师夷”便成为无稽之谈。同样的,在以后的每一次变革中,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清政府坐拥着华夏正统文化这个巨大的包袱,让每一次文化的对接交融都变为惯性抵触,让每一次的迈步前行都变得步履维艰,一次次地失去变革时机,最终让中国成为国际社会边缘化的一个落后国家。相对而言,日本的文化包袱没有中国那么重。目睹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后,一向对中国文化顶礼膜拜的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也意识到了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必要性。所

5、以当19世纪中期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时,日本果断地接受当时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在变革中一路崛起。(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海国图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国图志是魏源在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国门洞开的情形下写成的一本书。 B海国图志是一本在中国遭到冷遇乃至唾弃,而在日本却被人们竞相阅读。 C海国图志一书为当时寻求救国大计的人打开了了解西方的窗口,其宗旨是让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因而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D海国图志为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提供了世界知识,帮助他拉开了明治维新的序幕。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源在鸦片战

6、争后走上了“师夷”的道路,但当时优越已久的国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西方文化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先进的文化,从而将“师夷”看成无稽之谈。 B虽然鸦片战争战败,但愚昧排外、“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观念主宰着“世道人心”,所以魏源提出的“师夷”主张得不到认可,因而连谈海外之事都成为禁忌。 C海国图志在当时的日本掀起了一场巨浪,其销售价格在短期内大涨,成为当时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为日本明治维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D日本一向对中国文化顶礼膜拜,但中国鸦片战争的惨败及19世纪西方列强的入侵,使日本果断地接受了当时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在变革中不断崛起。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 ) A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命运使我们认识到,只要认真对待出版物和以出版物为载体的思想,就能促进国家的改革,使国家进入现代化进程,从而使国家繁荣富强。 B海国图志没能挽救大清王朝灭亡的命运,却促成了日本的崛起,这是因为两国在对待西方文化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这深刻地说明文化对一个国家的盛衰有着重要的作用。 C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东亚文化的中心,其文化对周边国家有着强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这既使国人在传统意识中有了文化优越感,同时又阻碍了国人对其他文化的接受和吸取。 D清政府坐拥着华夏正统文化,却最终使中国沦为国际社会边缘化的一个落后国家,其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从而失去了一次次变革

8、的良机。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

9、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溱州刺史。

10、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B.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C.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

11、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D.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5.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B.“季秋”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古代一个季节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C. “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D.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诗书礼易合称为“五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的

12、正确,益州的百姓属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B. 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女皇即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C.“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从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的方式与来俊臣、侯思止的不同。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泄露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为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5分) (2)陛下德及

13、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古 树杜睿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注:本诗为杜睿在入清后为隐士邱至山所写。三株树:雨林诗话载,鄞人邱至山居东皋里,家有古柏一株,两松夹之,轮囷袅空,盖南宋六百年物也。苦楝:诗人家所栽之树。8这首诗里的古树有着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9尾联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

14、沮丧的句子是:“,。”(2)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3)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的感喟。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用“”做出选择,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枣(李广田)“俺吃枣。”傻子这样说。他这样说过多少次了,对爸爸说,对妈妈说,但爸妈都不理他。他依旧是悄然地微笑着,肩着粪篮出门去了。名叫傻子,他自己知道。但现在有多大岁数了呢?却连傻子自己也不知道。傻子的爸妈说,“今年傻子十五岁了”,于是人家也说,“今年傻子十五岁了。”傻子的爸妈都是将近暮年的人,他们几乎没有一刻不把自己身后的事放在心上。没有儿子时,盼儿子;儿子有了,却是这么一个!现在,他们惟一的希望就是给傻子提门亲事,而且愈早愈好,他们希望能在他们的晚年见到孙孙,他们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遥远的孙孙身上了。为要早给傻子找得女人,于是说,“傻子今年十五岁了。”却依然没有谁家的女儿肯跟傻子,傻子的爸妈很悲哀。傻子的日常生活是拾粪,清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