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2753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2380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2753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2753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2753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2753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2753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275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2753(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霞浦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瀛洲(yng) 瞋目(chng) 渌水(l) 訇然(hng)B逸兴(xng) 咨嗟(ji) 坼裂(ch) 酣畅(hn)C鱼凫(f) 彘肩(zh) 玉玦(ju) 木屐(zh)D飨士(xing) 卮酒(zh) 目眦(z) 戍边(s)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的人们普遍存在缺少_的问题,以至于邻里之间都出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我_一次感受到,这些艺术家本质上都

2、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不管那是音乐、绘画还是书籍。那时候,每个人都住在帐篷里,很简单,他们_,仅是糊口,但是,却又那么快乐。A沟通 不止 身无长物 B沟通 不只 一无所长C勾通 不止 身无长物 D勾通 不只 一无所长3下列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收到美国朋友给我的来信,发现那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B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C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D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

3、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习近平索契之行创造了中国领导人赴境外出席国际赛事的新纪录,展示了中国高层崭新的形象,强化了俄罗斯民间对中国的友好和亲近。B在刚刚公布的金球奖三人候选名单中,C罗、梅西与诺伊尔最终入围,2014年的金球将刻上谁的名字,注定会成为人们热议的未来一个多月时间里的话题。C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群体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根本原因是没有树立起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优先保护原则所致。D司法的过程是一个依靠理性和知识作出公正判断的过程,是一个不能掺杂个人的利害关系于其中的推理过程,司法追求的目标就是公

4、正。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所守或匪亲B距关,毋内诸侯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6.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常以身翼蔽沛公A沛公欲王关中B项伯杀人,臣活之C吾得兄事之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背”,背叛、忘记 妇女无所幸 宠爱籍吏民,封府库 户籍B素善留侯张良 与交好道芷阳间行 道路故遣将守关者 所以C杀人如不能举 全,尽沛公则置车骑 舍弃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协力D大礼不辞小让 谦让乃令张良留谢 辞别度我至军中 估计8下列各组句子

5、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项王未有以应 寿毕,请以剑舞C长于臣 贪于财货D臣死且不避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9选出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沛公安在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B大王来何操C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天圣七年,

6、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

7、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

8、贼已出塞乃还。B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C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D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古时男子出生时取字。B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介于大雪和小寒之间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C亲一般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在中国古代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亲戚。D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

9、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B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C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D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

10、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5 分)(2)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415题。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司马光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尽日解鞍山店雨,晓天回首酒旗风。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注】寒食:即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后来与清明节合并。14下列选项中,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11、 )(5分)A“寒食节” 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绵山焚身。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B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C“尽日解鞍山店雨,晓天回首酒旗风。”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阻碍旅人行途,酒旗摇摇、风吹天色将暮”的景象。D“遥知幕府清明饮”实写了作者幕府中的朋友们在清明时节饮酒的景象,其乐陶陶。E“应笑驱驰羁旅中”写酒席宴饮之间,朋友们可能还将诗人在外羁旅无归、驱驰赶路的事情当做笑谈。流露

12、出作者对于幕府中友人的埋怨,不等待自己回去一起再饮酒过节的悲伤情绪。15本诗颔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李白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传说来凸显山势险峻,增添浪漫气息的两句是:“_,_。”(2分)(2)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派遣的句子是:“_,_”。(2分) (3)杜甫兵车行中“_,_。”想象青海边的古战场上,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2分)(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声在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时的震撼效果。(2分)(5)李商隐的锦瑟中, “_,_”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明珠美玉,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2分)三、现代文阅读题(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719题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