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31026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233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31026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31026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31026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31026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31026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310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31026(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文博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语文科考试(题目卷)命题人:裴芬 审核人:裴芬(完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中国画是一个庞大的艺术体系,水墨画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简单地说水墨就是水与墨的融合,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水墨画就是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据考证,唐以来,水墨画从诞生到不断地发展、提高、完善,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尤其是文人画形成和兴盛,使中国水墨画备受时代的推崇,以致成为衡量东方绘画艺术水平的标准。传统水墨画即传统文人画,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一支,传统文人

2、画是在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文人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而寻求艺术寄托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现代水墨画是举着反传统、反美学的旗帜出现的,它的根本出发点是打破传统。现代水墨在吸取西方的笔墨、色彩、造型等形式,在立足传统又改变传统的表现方式中应运而生,现代水墨画家吸收借鉴西方艺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中国画受宗教影响深远,无论画家是不是士大夫身份,从盛唐开始,文人士大夫无不为脱离宗教与帝王的约束而奋斗,追求自由自在的发展。“悦人”和“足以为乐”是苏轼在苏东坡集中所说的绘画价值所在,绘画是画家用来寄托情感、抒发意气的,作为个人的爱好存在。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以禅论画时也说:绘画的目的是

3、自娱以及表达情感,是纯粹的艺术表达,它的原则不是为他人服务,也不是为宫廷士大夫服务,它的主要阵营以文人士大夫、高人逸士以及虽身居高位但心存隐逸、又不是贵族的画家为主。艺术是纯粹的,以纯粹的艺术创作为目的,艺术就是艺术本身,是艺术家个体的事情,不再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一观点与现代水墨画“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观点是一致的。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画家笔下所描绘的内容是不同的。传统水墨画家们希望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在题材上大多为高山、梅兰竹菊之类。这些景物不单单是景色那么简单,而是代表了一种高尚的情操,象征了君子的清高文雅,其中有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有苏轼“竹生时,何尝逐节生”。现代水墨画与传统水墨画相比较,在内容上更加扩大化,很多以往没有涉及的题材融入到现代绘画中,从整体看水墨画已经突破传统的符号象征体系,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新材料和新技法也被运用到现代艺术创作中,人们的传统审美经验因此改变,新的艺术空间和语言被开拓,艺术家们探求各种材料的新特性,寻找新的表现技法。综合材料的运用范畴因为现代审美意识的介入,变得更加宽广。现代水墨创新的表现手法和传统水墨的技法拉开了距离,现代水墨的表现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形式各异的风格流派也不断产生,现代水墨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选自中国水墨的传承与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

5、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传统水墨画和现代水墨画的产生背景各不相同,但它们在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后,都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艺术道路。B中国画受宗教影响深远,从盛唐开始,一些文人士大夫开始为脱离宗教与帝王的约束而奋斗,追求自身自由的发展。C苏轼认为,绘画是画家用以寄托情感、抒发意气的艺术,它表现了画家的爱好,而其价值就在于“悦人”和“足以为乐”。D水墨画是用毛笔蘸着水墨混合物在宣纸上绘画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画的艺术体系中,地位重要,历史悠久,成就斐然。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董其昌认为,绘画的阵营由文人士大夫、高人逸士等组成;那些身居高位、心存隐逸,

6、但出身于贵族的人不在其中。B董其昌认为绘画是纯粹的艺术表达,绘画的目的是自娱自乐或表达某种情感,它遵循“不是为他人(包括宫廷士大夫)服务”的原则。C传统水墨画家们大多通过高山、梅兰竹菊之类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D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画家笔下所描绘的内容是不同的,现代水墨画与传统水墨画相比较,在内容上更加扩大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艺术家们探求各种材料的新特性,综合材料的运用范畴因为现代审美意识的介入,变得更加宽广,新的艺术空间得到拓展。B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的“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中的物象表现了一种高尚

7、的情操,不再是景色那么简单。C现代水墨的表现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形式各异的风格流派也不断产生,这就使现代水墨创新的表现手法和传统水墨的技法拉开了距离。D现代水墨画的题材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新材料和新技法也被运用到现代水墨艺术创作中。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域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初所杀。谧系尚方,孝武平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位,以为骠骑参军。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

8、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复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注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殇”。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赎论;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复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诏“可”。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系郡狱,饿之。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征还。明帝崩,遇赦得免。为正员郎,右军将军。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俗,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

9、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寻敕曰:“江谧寒士,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 南齐书列传十二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

10、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B.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C.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D.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

11、,也叫“褐”,这里代指官服。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C. 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不同的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D.东宫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地,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亦借指太子。诗经有“东宫之妹,邢侯之姨”的诗句,说明至少在东周时,东宫就借指太子了。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江谧做辅国行参军和于湖令时,尽职尽责。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骠骑参军。

12、B.当时左丞孙复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复附和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得孙复也受到惩罚。C.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D.江谧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世祖即位,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系郡狱,饿之。(5分)(2)江谧寒士,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

13、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好事近凝碧旧池头韩元吉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注】宋乾道九年(1173年),词人出使贺金主世宗生辰,途经故都汴京,金人赐宴,宴后作此作。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8.下列对诗歌内容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此句中“旧”字表明词人回忆起前朝往事:唐安禄山陷洛阳,在凝碧池大宴部属。梨园子弟唏嘘泣下,其中乐工雷海青掷乐器西向大恸。首句运用了一个情境与它相似的历史事件,抒写此时此际的痛苦。B. “一听管弦凄切”的“一”

14、字,在此作语助词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宴会所奏之乐凄惨悲切,进入百感交集的词人耳中更是牵动愁肠,加重了词人内心的悲切。C.“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听着当年梨园的曲调,一声声平添忧愁。此句中蕴含着白发老人回想青春少年的欢乐往事,抒发风流俱往,人已憔损的感慨。D.“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杏花自知无法避免乱红零落碾成泥的命运,执着地在荒烟野地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此句暗含词人伤春之情。E.全词以虚带实,兴寄遥深。所谓写实,是指杏花在二月间开花,而汴京赐宴恰在其时。所谓写虚,词人以杏花自喻,形象美丽而高洁;以野烟象征战后荒凉景象,亦极富于意境。9.词的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

15、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国家内部角度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3)杜甫登高中“ ,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常年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诗人要与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亚父之死 房占民月上弦,围几粒星子,明明灭灭。项王大帐里,酒香流溢。亚父范增与项王对饮。亚父分析着当前的战情,项王不置可否,脸沉似水,亚父心里有疑,便不再多言。蚊虫舞,不时有巡营的兵士从帐前走过。大王,您有心事?项王无语,脸色愈加阴沉。您累了,咱们改日再议吧。亚父起身作揖。等等项王把手一挥,战袍一甩,身子兀自不动。烛火在风里摇摇晃晃。你,年事已高,我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