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2019届高三4月理综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能力测试(三模)理科综合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8952051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钦州市2019届高三4月理综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能力测试(三模)理科综合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西钦州市2019届高三4月理综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能力测试(三模)理科综合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西钦州市2019届高三4月理综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能力测试(三模)理科综合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西钦州市2019届高三4月理综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能力测试(三模)理科综合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西钦州市2019届高三4月理综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能力测试(三模)理科综合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钦州市2019届高三4月理综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能力测试(三模)理科综合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钦州市2019届高三4月理综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能力测试(三模)理科综合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钦州市2019届高三4月综合能力测试(三模)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1.下列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附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清洗 B. 附有油脂的烧杯用热纯碱溶液清洗C. 附有苯酚的试管用热的烧碱溶液清洗D. 附有氢氧化铁的试管用盐酸清洗【答案】A【详解】A.银单质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附有油脂的烧杯用热纯碱溶液清洗,属于油脂水解,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附有苯酚的试管用热的烧碱溶液清洗,苯酚和烧碱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 附有氢氧化铁的试管用盐

2、酸清洗,是酸碱中和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结合用化学方法进行玻璃仪器的洗涤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用化学方法洗涤玻璃仪器的化学原理。2.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B. 金属钠可用来除去苯中的少量水分C. 常温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加快D. 测Na2CO3和Na2SiO3溶液的pH,可确定碳和硅两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答案】B【详解】A. 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是:,故A错误;B. 金属钠与苯不反应,可用钠除去苯中的少量水分,故B正确;C.

3、在加热条件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2,故C错误;D. 由于Na2CO3和Na2SiO溶液的浓度未知,故无法通过测Na2CO3和Na2SiO3溶液的pH,来确定碳和硅两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答案选B。3.四氢噻吩()是家用天然气中人工添加的气味添加剂具有相当程度的臭味。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在O2中燃烧B. 与Br2的加成产物只有一种C.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生成1 mol C4H9SH至少需要2molH2【答案】C【分析】由四氢噻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 由组成

4、可知,该有机物为烃的含硫衍生物,故能在O2中燃烧 ,故A错误;B. 分子中含有两个共轭碳碳双键,与Br2可以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或1,2,3,4全加成,因此加成产物有3种,故B错误;C.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确;D.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4H4S,根据氢原子守恒,生成1 mol C4H9SH至少需要3molH2,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掌握烯烃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易错选项B,要注意共轭二烯烃和Br2的加成反应的方式有多种,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4.新型锂空气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

5、可作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充电时,金属锂为阳极B. 放电时,正负两极周围都有LiOHC. 放电时,每消耗22.4LO2,转移4mol电子D. 放电和充电时,Li+迁移方向相反【答案】D【分析】由图可知,放电时是原电池原理,原电池放电反应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即4Li+O2+2H2O=4LiOH,锂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Li-e-=Li+,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O2+4e-+2H2O=4OH-;充电时的原理是电解池原理,金属锂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Li+ +e-= Li,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以此分析

6、解答。【详解】A. 根据以上分析,充电时,金属锂为阴极,故A错误;B. 金属锂电极周围为有机电解液,非水溶液,放电时,该极周围不会有LiOH,故B错误;C. 没有标明是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22.4LO2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 放电时阳离子由负极向正极移动,充电时阳离子由阳极向阴极移动,所以Li+迁移方向相反,故D正确。答案选D。5.下列四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硫并回收硫酸铜的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取二氧化硫B. 溶解反应后烧瓶内溶液中的硫酸铜固体C. 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D. 加热硫酸铜溶液制备硫酸铜固体【答案】B【详解】A.实验室可以用Cu和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取二

7、氧化硫,该装置为固体和液体混合加热制取气体,故A正确;B反应后的溶液还剩余浓硫酸,故不能将水加入其中,否则可能会使液体飞溅;另外,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故B错误;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故C正确;D硫酸铜为难挥发性酸的强酸弱碱盐,加热蒸干最终得到的固体是硫酸铜,故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结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和加热蒸干盐溶液所得固体等知识的灵活运用。6.短周期元素M、P、Q、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原子获得4个电子最外层将达到稳定结构,P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Q2+与P2

8、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M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较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PWB. 比较原子半径:r(W)r(Q)r(P)r(M)C. 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Mr(W) r(M) r(P),故B错误;C. M为C,W为Si,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递减,因此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故C错误;D. P分别与Q、W形成的化合物为MgO和SiO2,前者含离子键,后者含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D错误。答案为A。7.向体积均为100mL浓度均为1molL的 NaClO、NaOH、CH3COONa的三种溶液中通入CO2,测得

9、各溶液中n(HCO3)的变化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CO2通入 NaClO溶液的反应:2ClO+CO2+H2O=CO32+2HClOB. CO2通入 CH3COONa溶液的反应:CO2+H2O+ CH3COO=HCO3+ CH3COOHC. 通入n(CO2)=0.06mol,NaOH溶液的反应:2OH+CO2=CO32+H2OD. 通入n(CO2)=0.06mol,三种溶液中:n(HCO3)+n(CO32)+n(H2CO3)=0.06mol【答案】D【详解】A. 由图可知,CO2通入 NaClO溶液,HCO3-浓度逐渐增大,故反应为:ClO+CO2+H2O=HCO3+HClO,故A错

10、误;B. 醋酸酸性大于碳酸,CO2与CH3COONa溶液不反应,由图可知,CO2通入 CH3COONa溶液HCO3浓度增大较小,应该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H2O3H2CO3HCO3+ H+,故B错误;C. n(CO2)=0.06mol,n(OH)=0.1mol,则先发生反应:2OH+CO2=CO32+H2O时CO2过量0.01mol,过量的CO2和生成的部分CO32、H2O反应生成HCO3,故C错误;D. 通入n(CO2)=0.06mol,根据物料守恒,三种溶液中均有:n(HCO3)+n(CO32)+n(H2CO3)=0.06mol,故D正确。答案选D。8.在通风橱中探究二氧化氮与过氧化

11、钠的反应。二氧化氮溶于浓硫酸(硫酸沸点为338),加热后NO2可逸出。(本题实验装置省略夹持仪器)(1)制备NO2的装置如右图所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干燥管内CaCl2的主要作用是吸水,吸水的主要目的是_。(2)加热B中吸收液,使NO2逸出,待试管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再接入装有足量Na2O2固体的试管,如右图:加热B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D中碱石灰的主要作用是_。(3)反应后C中固体淡黄色渐渐变白,经分析,反应产物可能有NaNO2、NaNO3,为此,进行如下实验检验:检验NaNO2:查阅资料可知:NaN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检验过程如下:取C中固体,加水溶解配制成100

12、mL溶液,加入少量MnO2,振荡静置(记为溶液Q)。取5mL溶液Q,滴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后酸性KMnO4溶液褪色。NaN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是_。加入少量MnO2的目的是除去剩余Na2O2和水反应产生的H2O2,其化学方程式为_(4)经检验产物中还含有NaNO3。NO2与Na2O2化合生成NaNO3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 避免水蒸气进入浓硫酸引发安全事故 (3). 温度过高,会有浓硫酸挥发出来,干扰实验 (4).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进入C中 (5). 5NO2-+2MnO4

13、-+6H+=5NO3-+2Mn2+3H2O (6). 2H2O22H2O +O2 (7). 2NO2+Na2O2=2NaNO3【分析】(1)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铜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以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中浓硫酸若进入水会发生安全事故;(2)由信息可知,二氧化氮溶于浓硫酸,加热后NO2可逸出,若温度过高,会有浓硫酸挥发出来,干扰实验;D装置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C;(3)NO2-与高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锰离子和硝酸根离子;H2O2 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为水和氧气;(4) NO2与Na2O2化合生成NaNO3,氮元素化合价升高,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以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详解】(1)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铜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故答案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干燥管内CaCl2的主要作用是吸水,吸水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水蒸气进入浓硫酸引发安全事故,故答案是:避免水蒸气进入浓硫酸引发安全事故;(2)由信息可知,二氧化氮溶于浓硫酸,加热后NO2可逸出,若温度过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