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路专网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19547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路专网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0路专网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0路专网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0路专网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0路专网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路专网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路专网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XX 专网专网 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工程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工程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陕西省分公司陕西省分公司 20082008 年年 2 2 月月 技技 术术 方方 案案 XX 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工程技术方案 目目 录录 一、综述一、综述. 1.1 引言 1.2 系统实现模式分析与选择 1.2.1监控系统的模式 1.2.1.1 模拟视频监控系统. 1.2.1.2 全数字模式监控系统. 1.2.1.3 数字模拟混合模式监控系统. 1.2.2 KDM智能监控架构(本次方案设计架构核心)介绍 二、项目设计二、项目设计. 2.1 项目设计原则 2.2 项目设计依据 三、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2、三、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1.1XX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总体结构. 3.1.2本期系统总体结构 3.1.3XX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组网. 3.2 系统基本功能设计. 3.3 监控中心功能设计. 3.3.1信号控制设计 3.3.2图像显示设计 3.3.3网络传输设计 3.4 监控系统平台整合设计 3.4.1基于NGN的KDM监控架构. 3.4.2系统架构层次 3.4.2.1 用户接入层. 3.4.2.2 媒体交换层. 3.4.2.3 业务控制层. 3.4.2.4 运营支撑层. 3.4.3系统功能特点 3.4.3.1 智能便利的管理维护. 3.4.3.2 集中化

3、管理. 3.4.3.3 图像质量清晰. 3.4.3.4 系统高可靠性. 3.4.3.5 良好的系统开放性. 3.4.3.6 全系统时钟同步. 3.5 系统编解码技术和存储设计 3.5.1 编解码技术的选择设计 XX 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工程技术方案 3.5.2 存储容量的计算 3.5.3 存储硬盘设计 3.5.4 存储子系统可靠性方案 四、四、KDM 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功能介绍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功能介绍 4.1 系统管理功能. 4.1.1用户管理 4.1.2认证功能 4.1.3权限管理 4.1.4设备管理 4.1.5系统级联 4.1.6码流转发 4.1.7网络管理 4.1.8系统管理 4.

4、2 系统业务功能. 4.2.1网络视频监控 4.2.2远程报警与报警联动 4.2.3移动侦测 4.2.4远程矩阵摇杆键盘控制 4.2.5图像抓拍 4.2.6电视墙管理 4.2.7桌面视频浏览预案 4.2.8图像遮蔽 4.2.9多功能轮询 4.2.10局部放大 4.2.11中心定位 4.2.12桌面预案保存与选看 4.2.13语音远程对讲 4.2.14帧重传重组 4.2.15本地录像 4.2.16支持视频浏览时支持NAT、Socket5穿越 4.2.17电子地图 4.2.18画面显示风格 4.2.19多画面全屏 4.2.20码流信息 4.2.21录像功能 4.2.22系统设置 4.2.23权限设

5、置 4.2.24用户管理 4.2.25温湿度告警实时查询 4.2.26日志管理 XX 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工程技术方案 4.2.27丰富的第三方接口 4.3 系统特点 . XX 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工程技术方案 一、综述一、综述 1.11.1 引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对 安全防范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打击各种各样的经济刑事犯罪,保护国 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各行各业和社会各部门的正常运转,采用 高科技手段预防和制止各种犯罪将会成为安全防范领域的发展方向。其中,视 频监控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6、普及,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以及传输技术 的快速发展,使得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能够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和图像处理 技术,通过高速的计算机网络传输数字图像,可为实现远程图像监控及联网报 警系统提供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银行、公安、电力等已经建有小规模视 频监控系统的部门,利用其现有的监控设备与技术条件,通过于运营商的合作, 充分发挥最新技术和最优网络的优势,建成高效可靠的远程视频监控与联网报 警系统,为安全防范、高效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 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已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利用高新技 术预防、制止、打击犯罪,在三大防范手段中,技防逐渐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 主导地位。

7、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视频监控系统是必然的。 本次总体规划由四部分组成: 1.系统架构设计分析 结合 XX 市地域及经济特点,制订建设 XX 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总 体建设目标和系统总体架构。 根据系统现状及需求,确定本次智能监控系统规 划设计原则以及设计依据,提出一套技术领先的、超前意识的、经济实用的设 计方案。 2.系统方案设计 分析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对系统各部分做出详细的设计。 3.对原有系统的整合设计 本方案总体设计架构将结合自身特点,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将原有系统 XX 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工程技术方案 合理的融合进新的系统当中,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4.KDM 智能

8、监控网络系统设计 KDM 智能监控系统突破了传统监控的瓶颈点,使得监控系统具备更好的可 扩展性,使监控网络具有了良好的可管理性。各子系统之间基于视频的跨系统 联动,包括与银行 110 报警、图像与环境报警、现场喊话警告等。 1.21.2 系统实现模式分析与选择系统实现模式分析与选择 1.2.1 监控系统的模式 视频监控系统一直是监控领域中的热点,它以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 而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与电子、通信的发展息息相 关,就其模式看,主要有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全数字模式监控系统以及数字模 拟混合模式监控系统几种。 1.2.1.1 模拟视频监控系统 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发展较

9、早,常被称为第一代监控系统。模拟监控系统是 以视频矩阵、分割器、录像机为核心,辅以其他传感器的模拟信号传输、控制、 处理系统。模拟监控系统采用视频切换矩阵联网,多路数视频光端机上传视频 图像。系统主要特点是:视频、音频信号的采集、传输、存储均为模拟形式, 一定距离范围内图像质量保持很好。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 术成熟,系统功能强大、完善。但是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有天生的局限性。 首先,模拟视频信号通常采用同轴电缆进行传输,在距离较远时,需要使用视 频放大器对视频信号进行放大以补偿传输损耗,而这将导致信号信噪比的下降。 在实际工程中,如果对视频信号进行两级或两级以上的放大,图像就

10、会产生明 显失真;第二,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中所存储的视频图像信号是未经压缩的模拟 信号,需要使用大量录像带,成本高、体积大且不易保存;第三,模拟视频监 控系统在进行长时间录像时的图像质量较差,检索时需要在录像带上反复进退 查找,难度大、不易使用;第四,与信息系统无法交换数据,应用的灵活性较 XX 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工程技术方案 差,不易扩展。 由于模拟视频监控系统这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不能适应报警与监控系 统信息共享的要求,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逐步淘汰或者进行升级改造。 1.2.1.2 全数字模式监控系统 以数字切换矩阵代替模拟切换矩阵,实现了监控系统内数据的切换、传输、 存储的数字化,形成

11、了全数字监控系统。报警信号和视音频信号接入数字切换 矩阵,可以实现图像的切换和对前端设备的控制,以及图像的数字化记录;图 像传输采用数字网络传输的方式。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功能齐全,数字矩阵的 切换功能强。 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缺点是:对网络传输带宽要求较高,在网络负载较 重时,传输延时及时延抖动较大,易产生丢帧、图像不连续等现象,影响图像 质量;图像压缩编码属于有损压缩,因此降低了显示的画面质量。不同厂商的 设备采用的视频文件格式和通信传输协议不尽相同,造成大范围内系统联网的 困难。 1.2.1.3 数字模拟混合模式监控系统 将数字编解码技术、数字化存储技术、数字化传输应用到模拟监控系统中,

12、将传统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输,通过智能化 的计算机软件来处理,这就形成了模数结合的监控系统,实现了视频/音频的数 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和管理的智能化。 最初的数字化存储部分采用基于 IDE 硬盘的 DVR 类产品,随着技术的发展, 逐步过度为使用专业存储设备,如 IP SAN 产品,或具备专业存储功能的 PU 产 品。 模数结合监控系统的报警信号和视音频信号的接入、图像的切换和前端设 备的控制主要采用模拟切换矩阵;图像的记录采用数字方式;图像数字化后通 过计算机网络传输。 模数结合型又可以细分成:数字接入方式的模数混合型监控系统、模拟接 入方式的模数混

13、合型监控系统、双级联方式的模数混合型监控系统,其中双级 XX 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工程技术方案 联方式的模数混合型监控系统在“模拟接入方式的模数混合型监控系统”的基 础上,监控中心之间的级联采用模拟级联方式和数字级联方式,即监控中心之 间通过模拟视频信号传输设备传输实时监视图像信号和 IP 网络传输实时监视 图像和历史图像。 该模式具有模拟和数字的优点,安全、可靠、质量指标高,再经过整合, 能够取得较好的监控效果,缺点是投入较大,整合难度较大。 基于以上分析,为保证 XX 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取得最好的效果,本 次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模数结合的模式来规划监控系统,以 IP 智能监控架构为核 心

14、组成 XX 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1.2.2 KDM 智能监控架构(本次方案设计架构核心)介绍 本方案的核心是 KDM 智能监控架构,它包括专用的中心管理服务器、网 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和录像服务器等模块。中心管理服务器是用 于集中认证、注册、配置、控制、报警转发控制的专用信令服务器,支持多台 信令管理服务器相互协同工作组建多级多域的管理平台。网管子系统主要提供 对网内设备的远程管理,为网管人员维护此类设备提供支撑平台,具体服务包 括:设备管理、告警管理、系统管理、日志管理等。数据库服务器主要功能为 系统提供数据的写入和读取。客户端可以提供友好方便的人机界面功能,包括 监控对象

15、的实时监视监听、查询、云台控制、接警处理,并集成了基本的 GIS XX 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工程技术方案 功能方便用户操作。录像服务器可以用于媒体流的存储和点播。 该平台可以较为完善地接入模拟矩阵系统,实现对多种品牌模拟专线传输 系统的控制,实现模数整合。对现有的普通 DVR 监控系统也可通过编码器或 IP 网络无缝接入,实现对传统数字监控系统的融合,保护现有的投资,体现本方 案高度的开放性。在前端系统,支持视频编、解码器多种接入方式,支持 H.264、MPEG4 等编码格式,支持高至 4Mbps 的高清码流或低至 64Kbps 的标清 码流。 本方案中智能监控系统控制支持 SIP 协议,满足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通用技术要求 ,代表了通讯技术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可 靠性、可扩展性等性能;在 IP 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交换机的转发实现 视频流的传送,实现系统的平滑升级换代。 KDM 智能监控系统突破了传统监控的瓶颈点,使得监控系统具备更好的可 扩展性,使监控网络具有了良好的可管理性。同时有机地将模拟系统、监控前 端设备、监控管理软件、网络设备融合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有效地将客户的 监控应用由原先的安防应用提升到 IT 应用,保证本设计方案应用 5 年不落后。 XX 专网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工程技术方案 二、项目设计二、项目设计 通过本次项目的实施要达到以下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