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1855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中,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以酒为载体而产生的敬酒文化,因地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中韩两国敬酒文化有许许多多相同与不同之处。了解把握两国敬酒文化,能使人在语言的学习和交流中受益匪浅。 【关键词】敬酒文化;敬酒次序;敬酒词;敬酒礼; 一、前言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中,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以酒为载体而产生的敬酒文化,因地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中韩两国敬酒文化,同中有异。敬酒文化之所以存在,与传统文化、礼仪及人际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比中研究两国敬酒文化的异同,能更好地把握两国敬酒文化,对学习和加深两国文化

2、的了解有深远的意义。 二、敬酒文化的含义及历史渊源 1、敬酒文化的含义 敬酒文化就是以敬酒这一行为为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礼仪的习俗的、行为的现象的总和。围绕着敬酒的起源、它的社会文化功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敬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敬酒文化是人类生活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只是敬酒文化的一个很小的范围,包括敬酒的次序、敬酒词、敬酒礼等等。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敬酒文化不尽相同。纵观中韩两国敬酒文化,会使我们领略到一幅色彩斑斓、生动活泼的美丽画卷。 2、敬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敬酒文化的历史渊源,在史料中有大量的记载。由于两国使用的都是汉字,文化习俗相近,加之国土接壤,两国互相学习、

3、互相借鉴,敬酒文化的历史非常相似。两国的古代,敬酒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礼节,古人分席而坐,主人一般不离席,斟酒有专人负责,但主人要以礼节动作向客人敬酒,宾客也要回敬。据诗经小雅瓠叶记载,敬酒程序有所谓“酌”、“尝”、“献”、“酬”、“醉”之分。“酌”指斟酒;“尝”是指众人把斟好的酒品尝一下;“献”指主人向客人敬酒;“酬”是客人接受主人的敬意,把酒饮下;“醉”是客人回敬主人。古人敬酒时还有“洗爵”的习俗,即当着客人的面把饮酒用具清洗干净,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古人敬酒时讲究跪拜礼,这也是敬酒的一种形式,后来桌椅流行,起跪敬酒不方便,人们就很少跪拜敬酒了。 三、中韩两国敬酒文化的比较 1、敬酒次序 敬酒

4、是一门学问,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分清主次与尊卑,这点中韩两国是一样的。敬酒时通常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年龄大小 在家宴的时候,会有不同年龄不同辈分的亲戚聚在一起,敬酒时晚辈要向长辈敬酒。首先敬辈分最高的,然后敬辈分其次的,以此类推。如果参加宴会的既有家里人也有作客的远亲,而且他们辈分又相同的话要先敬远亲,后敬家里人,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和重视。 (2)职位高低 在参加公司宴会或聚餐时,敬酒就要考虑职位的高低。职位低的人要向职位高的人敬酒。首先敬职位最高的、再敬职位其次的,以此类推。向同一个人敬酒时,应该等身份比自己高的人敬过之后再敬,否则,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 (3)宾主身份 在参加

5、婚宴、乔迁宴、满月酒、升学宴等宴会时,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也可以根据在座各位客人的身份高低,先敬身份高的再敬身份低的。如果同桌的人情况复杂,混合了以上的情况,要根据客人的情况和自身的情况斟酌考虑,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中韩两国人同辈或同级别的人之间饮酒就比较随意,在非正式的场合双方都可以举杯敬酒,并不用考虑以上的因素。 2、敬酒词 敬酒作为一种文化,敬酒时有一些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敬酒词就是其中的一种。正式敬酒词要在特定的时间进行,不能影响来宾的用餐,一般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可以由主人或司仪提出。敬酒词的内容一般不长,主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客人对此进行答

6、谢,说出一些应酬之辞或者是祝愿、祝福类的话即可。但在非正式的场合就很少用到敬酒词,通常只需要举起酒杯说一声干杯即可,这一点上中韩两国基本相同。 但是,与韩国不同的是中国敬酒词还可以用歌曲的形式来表达,通常称为“祝酒歌”或者“敬酒歌”,是一种或者一类歌曲的总称。常用在喜庆的场合及欢迎的宴会上,是一种用以祝酒、劝酒表达美好祝愿和敬意的歌曲。敬酒歌盛行于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如布依族、幺佬族、傣族、毛南族、蒙古族、藏族等,比如蒙古族著名的祝酒歌“金杯”。在蒙古族中,无论男女老少,人人会唱。只要有客人来做客,在敬酒的时候一定唱,以示主人的敬意与祝福。歌词如下: 美酒飘香啊歌声飞 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请你干一杯

7、 胜利的十月永难忘 杯中洒满幸福泪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十月里响春雷 八亿神州举金杯 舒心的酒啊浓又美 千杯万盏也不醉 手捧美酒啊望北京 豪情啊胜过长江水胜过长江水 锦绣前程党指引 万里山河尽朝晖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瞻未来无限美 人人胸中春风吹 美酒浇旺心头火 燃得斗志永不退 今天啊畅饮胜利酒 明日啊上阵劲百倍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 愿洒热血和汗水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征途上战鼓擂 条条战线捷报飞 待到理想化宏图 咱重摆美酒再相会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咱重摆美酒啊再相会 歌词内容既有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欢迎,

8、也有对国家的歌颂、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藏族人民也非常喜爱祝酒歌。藏族人常爱唱的歌词大意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但愿我们长久相聚。团结起来的人们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灾!”藏族人对敬酒歌的喜爱,从下面的一句笑话中可以看出来:“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 3、敬酒礼 在敬酒时要遵循一定的礼节,这种礼节我们称之为敬酒礼。例如,是否需要起身站立;双手在敬酒时的姿势;当敬酒碰杯时,你的酒杯与对方酒杯的位置;被敬者是否要一饮而尽以及敬酒时机的选择等等。 在中国,敬酒时,敬酒者应右手端起酒杯站起身,同时用左手托住杯子底部,目视敬酒对象说出祝酒词。对此,被敬酒者要将酒杯高高举起,说完感谢的话后将酒喝下

9、,再手端酒杯目视敬酒者。干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时候,敬酒者的酒杯要低于被敬酒者的酒杯。如果敬酒者的位置与被敬者的位置离得较远,可以用酒杯杯底轻碰桌面,表示和对方碰杯。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不想饮酒,可以请身边的人代喝或者以茶代酒。对此,敬酒人要表示谅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在敬酒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倒酒时要倒满杯,如果对方的酒杯里有酒,直接倒满即可。 韩国人敬酒时是坐着进行的。敬酒时,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则一手需托住另一只手的肘部为对方斟酒;双方熟悉之后,则可单手为对方斟酒。敬酒时,敬酒人先将自己杯里的酒喝干,将杯子倒过来把剩余的几滴也倒干净,在茶杯里洗洗杯口,用纸巾上摁摁。然

10、后把酒杯递给被敬者,把酒斟满或者酌量。倒酒时右手握酒瓶倒酒,左手置入胸与腹之间,被敬酒的人喝完后将杯中余下的几滴甩回自己杯中递还给敬酒人再给他满上酒,这时敬酒人通常要喝部分或全部以示尊重。在敬酒的过程中,有三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给对方倒酒或敬酒时,必须等对方把酒杯的余酒喝空,再给对方续杯,不能在对方酒杯未空时斟满;喝酒时候一定要让别人给倒酒,而不能拿起酒瓶给自己倒酒,当然自斟自饮时候除外;“第一杯酒不能干”,第一杯酒喝完后,杯中一定要留少许的酒。 韩国人在跟长辈饮酒时,有很多要注意的礼节。首先,晚辈通常要跪着,得到长辈允许的时候才可以坐下;接长辈给的酒时,应做起身状双手接杯;喝酒时,晚辈要侧过

11、身去,用手掩饰酒杯喝酒,不能正面饮酒;晚辈给长辈倒酒时一定要用右手握瓶,左手握着右臂。 两国人敬酒时都很重视时机,敬酒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认为对方会接受你敬酒,二是对方正好有空。如果没有考虑以上两个因素会被视为是没有礼貌的行为。酒桌上如有陌生的人,要先打听一下对方姓氏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对他的称呼,这样,在自己敬酒时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另外,中韩两国人饮酒都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第一杯酒不推让”。意思是说一起喝酒的人中,即使有人不会饮酒,第一杯酒也不应该推让。这是因为如果第一杯酒就推让的话,喝酒的气氛就被破坏掉了,所以即使你不会饮酒,也要把酒杯放在嘴边抿一下,以示诚意。 4、饮酒时的娱乐项目

12、酒由单一的祭祀的用品发展为宴会及日常生活的一种饮品后,人们在饮酒时会安排一些游戏,以此增添乐趣。 中国人在饮酒的时候,人们也会想一些游戏来活跃气氛,输的人会喝酒。比较常见的游戏有几个,比如说“数七”,凡是遇到七的倍数,或者是数字里有七的人就要敲桌子,错了的人就会喝酒。除此之外,除此之外还有划拳、猜拳等。 在韩国也有跟中国的“数七”差不多的游戏,但是有一些规则不太一样,韩国是“数3、6、9”,但不是3的倍数,是有3、6、9的数字就不说,只是拍手。如果是13、16、19就拍两下手,以此类推。 另外,罚酒也是两国人“敬酒游戏”的一种。罚酒的原因有很多,迟到要罚酒,玩游戏输了也会罚酒。一般说来,罚酒不

13、算文明,其中带有强人所难的成份,所以,罚酒最好是适量而行。中国的韩诗外传有这样一句话:“饮之札,跳而上。坐之赛,能饮者饮之,不能饮者已谓之配齐。”意思是说,能喝酒的人就喝,实在没有酒量就自己喝,只要在饮酒礼节上和大家保持一致就行,这是中韩国人推崇的罚酒礼仪。在韩国也有类似的表达形式,意思是“一不,三少,五宜,七过”意思是一杯酒不结束规则,三杯呢还不够,五杯正好,七杯稍微有点多了,所以,中韩两国在敬酒时都会遵守适量的原则。 四、敬酒文化存在的原因分析 1、传统习俗的继承 酒作为一种饮品曾是古代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朱翼中在北山酒经中写道:“昔先王诰庶士无彝酒,又曰祀兹酒言天之命,民作酒惟祀

14、而已”意思是百姓不可随意饮酒,就只能用于祭祀活动中。古人的祭祀活动中的敬酒行为,是以敬酒时的动作表达对上天的感谢和敬意。随着祭祀活动的消失,酒由祭祀用品演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饮品,现在作为饮品的功用甚至高于作为祭祀用品的功用,不管怎样,敬酒这一习俗继续保持,流传至今。 2、表达礼仪的方式 敬酒文化是由古代的祭祀活动演化而来。古代的祭祀活动所表达的就是一种“礼”。“凡饮,必祭,所始礼也”。“礼,饮食必祭,示有先也”。这种表示礼让,对天地鬼神及祖先亡灵“示有先也”的祭饮祭食顺序,正是早期“礼”所构成的重要初始本义。敬酒文化流传至今,成为了表达礼仪的一种方式。 另外,中韩两国文化习俗受儒家的影响都特别深。儒学中三纲五常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讲究尊卑次序和等级差别,所以中国和韩国人在敬酒时都讲究次序和礼节。儒家认为,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美好的德行。古代敬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感谢大地的奉献;然后尝尝酒味,对主人说一些赞美的话;最后举杯一饮而尽。总而言之,祭祀是敬酒这一行为的来源之处,时至今日,成为一种表达礼仪的重要方式。 3、人际交往的需要 中国的礼记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酒食合欢也”,意思是喝酒或者吃饭时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欢乐氛围。所以,现在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